太乙真人为中国明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以及评书《群仙破天门》中的虚拟人物,是阐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之一,昆仑十二金仙排名第五位。
清微教的教主,道行高深,仙法高强,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徒弟是哪吒,以莲花为哪吒重塑肉身,传授哪吒三头八臂(不是三头六臂),
并传授给哪吒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神火罩、火尖枪、金砖、阴阳剑等许多厉害的法宝和神兵利器。
相关战绩不多:乾元山杀石矶;破化血阵杀孙天君。个人法力、悟性、根行也是极高,先下手意识好,擅长生物技术,哪吒的名字、灵珠转世、莲花化身、三头八臂都出自他的手笔,身边法宝很多。
只在三霄娘娘手中败过一阵。在评书《群仙破天门》中有一位徒弟杨宗英(杨七郎之子)。
动画片《哪吒传奇》中,他为哪吒的师父,乾元山金光洞的洞主,曾协助女娲娘娘一起帮哪吒重生。他是一个有点忙忙叨叨的长胡子老头,仁慈和蔼,善良可敬,总在关键时刻对大家施以援手。
人物设定
封神原著
注:此目录以下的设定主以封神原文内容为例。
太乙真人是出自于神仙小说《封神演义》的原创人物(非太乙救苦天尊),在封神原著中开创清微教,乃教主级仙人,道场为乾元山,洞府名为金光洞,有两位座下弟子,真传弟子是哪吒,近侍弟子是金霞童儿,书中没提到有兽类坐骑(仙鹤出自影视剧)。
所有宝物:灵珠子(已转世成哪吒)、乾坤圈、混天绫、风火二轮、两根火尖枪、金砖、九龙神火罩、阴阳双剑、豹皮囊(都已赠给哪吒)。其他:佩剑(与石矶、孙良打斗时使用)、宝锉(万仙阵使用)、八卦龙须帕(指落,杀死石矶后所夺) 。
法术武学:托梦送子、一次性隐身符、起死回生之术(复活哪吒) 、独门秘传枪法(控制火尖枪)、灵符秘诀(控制风火轮) 、隐现之法(控制三头八臂) 、召唤青莲二花飞行(破化血阵时所用) 、头顶庆云(破化血阵护头专用)、剑法(大战石矶和孙良时采用)、推算预知、五行遁术、纵地金光术等。
造身材料:乾元山五莲池中的两枝莲花、三片荷叶、一颗金丹、哪吒之魂;让哪吒以莲花化身复活重生。
法身材料:三颗火枣、三杯仙酒;让哪吒长出三头八臂的法相。
经生经历
在封神原著中,哪吒的名字是太乙真人所取,他是昆仑十二仙中最有个性、最为特别的护短仙人(这点跟他的师尊元始天尊一模一样)。是阐教之中最早犯杀戒的大仙,其指导徒弟打人、帮着徒弟杀人、授计徒弟害人、秘授徒弟自杀、激着徒弟去杀父、又暗中请来同门收伏徒弟以磨其心性。与文殊下棋时,却又借机放纵哪吒去追赶李靖。
其思维方式近乎于魔鬼,纯粹用修道之人渡劫数的手段来了断人间因果(手段有两种:其一为以果还因、以杀平杀,以哪吒自杀为例;其二就是灭因断果、以杀止杀,直接把与起因有关一切存在尽数毁灭,自然便无任何后果,以太乙杀石矶为例)。太乙真人和文殊首次开杀戒的时候,都朝着昆仑山方向下拜,并说一句弟子开杀戒了。
前期曾奉师命将奇宝灵珠子护送下山投胎转世;姜子牙下山后,太乙真人派遣哪吒救了黄飞虎全家出五关,在武王伐纣兵临青龙关时(张桂芳时期),正式让哪吒出道加入周军。后期的汜水关前,为哪吒算命、推测前途凶吉,提醒哪吒与敌人一战时方显莲花化身就行,就在哪吒中毒刀麻木后,派金霞童子去接哪吒回山,又借机让徒儿休假多天,留在乾元山久住一段时间。在姜子牙请太乙真人下山同会截教的诛仙阵时,给哪吒敬酒三杯,并送火枣三颗于其品尝,哪吒下山后,火枣刚好消化,在半路上变成三头八臂,返回乾元山询问师父,太乙真人祝贺哪吒法力大增,见哪吒拿起所有武器,但还空着三只手,后传他九龙神火罩、一对阴阳剑,并将法身收起或展现的法决也传于哪吒,把徒弟强化到比自己还出色,可谓一味宠爱。
杀伐能力天赋之高,虽非元始首徒,却勇猛精进,在十二仙之中名列前茅。有后发先至、先礼后兵之道,封神时期就大放异彩,先灭石矶后杀孙良天君,初开了阐教灭截教正式弟子之先河,后期没有入释为佛;但在现世修为清微教主,实乃天资绝代。懂得将亡灵起死回生的造人法术。对哪吒有再造之恩,不仅为他赐名赐宝,还教授各种武学和法身变化,和哪吒关系非同一般,即是再生父母,也是亦师亦父的恩人。
元始天尊为灵珠子挑选师父时就有所考虑,在投胎之前特派白鹤童子去关心情况。哪吒是灵珠子转世,地位重要,又有重大使命在身,没个有实力的老师肯定管不住,光有实力还不够,还要护犊子,于是元始天尊才选择了和自己性格相似的太乙真人,既能护短又有战斗实力,这两点太乙真人正好都符合,无一是最适合的人选,无论哪吒闯下多大的祸,太乙真人总是会不顾一切保护徒弟,他还是十二仙之中第一个开杀戒、第一个杀截教中人的阐教高人。比如面对石矶时,先是用天数和后台安排为哪吒辩护,说自己的责任是要顺利培养哪吒成为伐纣大将,再以哪吒的身份和三教主共押封神榜的宗旨做护盾,便有正当理由杀死石矶并送上榜。
太乙真人分别送给了哪吒可以闹海降龙的乾坤圈,裹绑敌人的混天绫,专门近身战斗的火尖枪,可喷火飞行的风火轮,多重攻击的金砖等七种八件法宝神器,就连威力最强的九龙神火罩这等最重要的法宝都送给了哪吒,让哪吒一身装备齐全满载而归,而且还把自身都没有的三头八臂法身都传给哪吒,对徒弟可谓上心至极,毫无保留之意。
成就:护送徒弟投胎转世,为刚出生的徒弟取名,宠护纵容徒弟,成为徒弟帮凶,想方设法救活徒弟,赠送徒弟许多武器,教授徒弟哪吒武艺和法术。可见在封神诸仙中,除了太乙真人,还真没有哪个师父对自己徒弟如此上心。因为其他仙人都是传点粗浅神通,或让徒弟自己修炼,或只暂借几件法宝,从此就甩手不管徒弟死活。
而像哪吒这样的弟子,两次三番回归道场进修的绝无仅有,且出手大方送了哪吒一大堆法宝神器,最后太乙真人更是把自己的看家法宝九龙神火罩都转手相传,几乎将所有的家当装备送给哪吒作为打仗必备之品,把徒儿一身武装得琳琅满目。连天尊级别的文殊广法天尊都毕恭毕敬的应请和下棋,是护犊子最出名也是最至极的师父。最后一次登场是在万仙阵之中,持着宝锉闯阵。
劫难:《封神演义》一书之中唯一的一次劫难,同时也是最大的劫难,就是玉虚十二仙全员(包括太乙真人)的三花聚顶、胸中五气的数千年苦修皆被削掉。十二仙不但遭混元金斗所擒,并陷入截教三霄娘娘的九曲黄河阵。虽然沦为凡人,但自身法术依旧存在,且有师父元始天尊传授的纵地金光法,可日行数千里。由于荒废了千年修为,历劫后的玉虚十二仙们只能重新修炼,万仙阵一战后闭关。
但是在封神小说之前,哪吒师父并不是太乙真人。在《西游记》一书之中,将哪吒起死回生的是如来佛祖,在《三教搜神大全》的记载之中也是释尊(即如来佛祖)将哪吒起死回生,后佛祖知道哪吒有降妖伏魔的强大神力,收他为弟子并传授了一些法力给哪吒,哪吒得到了更强的神通后,几乎除尽天下各路妖魔鬼怪,最终回归天庭邀功,玉帝加封哪吒为天帅元领袖、三十六员总领使等神号,而佛祖则加封哪吒为通天太师兼威灵显赫大将军。到了《封神演义》之中作者才改成了太乙真人。也就是说,在封神一书之前的所有作品中,哪吒的师父都是如来佛祖。
太乙真人这个神话虚拟人物是随着《封神演义》一书的流传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加上其徒弟哪吒的名气所带动而闻名,又借助众多与哪吒有关的各大影视作品所传播,因此广为人知而有名,其登场影视动漫的次数程度远超过其他十一个仙人。都是以配角形象上镜,是负责帮助主角哪吒的重要角色,专为徒儿哪吒提供一些法宝与法力,有时又以搞笑担当为例,演变出各种不同的老仙人形象。
人物原型
太乙真人在《封神演义》一书中为清微派的创始人,自身则是清微派的教主,同时也是玉虚十二仙中唯一拥有教主之称的人物,暗示了太乙真人的原型。据《封神演义》第50回所述:在黄河阵坑三姑以混元金斗拿尽玉虚十二仙的战役中,提到太乙真人为清微教主(见《三姑计摆黄河阵》一回)。其原型即为道教清微派之中的著名神仙太乙救苦天尊。
清微派是道教的雷法派别,产生于唐末,成型于南宋,稍晚于神霄派,其讲究内丹与符箓结合,也就是内功与理论并重,该道派自称符法符箓出自于清微天元始天尊之处,所以取名清微。清微派以神霄九宸大帝为主神,其中包括东极青华大帝(即太乙救苦天尊,又名青玄上帝)、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二神,综御万类。太乙天尊在道教中的地位显赫,传说为元始天尊的化身,乃无上大道,且有大慈大悲的怜悯之相,职能为超度阴间鬼魂,道门称他专门拯救坠入地狱的亡灵,受苦难者只要呼叫天尊之名,即能得其救助、脱离苦海;乃誓愿救度切众生之神,其以九头狮子元圣儿为坐骑,故九天九地任来往。且流传下来很多道教经典,司掌福报、好运、九幽之魂等;以寻声救苦、功德无量为著称,故名太乙救苦,相当于佛门中的观世音菩萨(慈航道人)、地藏王菩萨。
名称含义:太乙之名,向为道家所尊崇。太乙也写做太一、泰一;古代乙与一时有互换通用;据《封禅书》载:天神贵者太一;《天官书》云:中宫天极星,其一多者为太乙常居之所。而屈原《九歌》中所颂的最高天神,就为东皇太一。太乙属于一个荣誉的称号,又指太乙神术,是术数的一种;而且为仙家等级的一种划分,比如太乙金仙、太乙散仙、混元一气太乙金仙等。同时还是古时道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太乙采用五元六纪为术语,以三百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利用太乙神术可以占卜祸福。利用天象观察天下的局势变化,便能预测出可能发生的灾难。总之,太乙的由来,一方面是因为玄门称道的名号,另一方面不失为对人物的一种美誉。
形象特征
太乙真人是中老年或老人的外形,发型上方高挺、头型是向上竖起的束发,戴有莲花头冠,额眉细长、长须飘飘、眉间突出,耳后的鬓角两绺和侧脸两边的边角处有较短的头发下垂到胸前,佩戴赐福配饰,右手拿着一把拂尘,原著中说他身穿一件太极图道服,头挽双髻,大袖宽袍,丝绦麻履, 整体特征是一个老道模样的仙人,周身弥漫着仙气,头后光环亮丽凌人,鸿运当头圣光护体,有着仙气逼人、崇高神圣般的面孔,仙欲圣人的气质,声音浑厚尘老和蔼。
腾空驾云而飞,通常是驾着神鸟仙鹤飞行。具有非常高超的法力和武力。是乾元山金光洞的洞主,仙山奇美华丽,雄伟壮阔,九天神云光芒万兆,他的洞府中金光射日,神光笼罩,辉煌高尚、洞内景象十分灿烂,机具神韵百般万丈,有如铺金盖银般尊贵无比。
他的洞金光闪闪,因此得名为金光洞,仙洞外有一处莲花池,池中有鱼儿,洞里洞外的美景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洞天福地仙境,身边徒弟有金霞侍童,爱徒是大名鼎鼎的哪吒三太子,太乙真人的师尊是昆仑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是元始座下的弟子之一。真人并非元始天尊的第五位弟子,元始天尊的第五位弟子名叫邓华。而十二仙的具体排名不明,仅知广成子排前。
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弟子排名:广成子、赤精子、灵宝大法师、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座下的著名弟子。
师伯乃是三清之首的太上道君。天上人间享奇哉,因果乱世共享奇珍,太乙的寿命与世共存,与天同在,可长生不死,拥有数不尽的功德和气数。
影视剧和动漫中有首戴头环金轮发冠,手持法杖的形象,手杖上系着一个装酒的小葫芦,头上系着高马尾的发型、发尾后部较长、两侧头发蓬松,衣带配装饰品,衣着打扮是个道人外形,道行高深莫测,召唤天云万里行。
名书形象:书中描绘,侍天颜之咫尺,额广足圆,眉清目秀,还提到眉如一字,鼻如悬胆,唇若含丹。(出自:太乙真人书)
哪吒是太乙真人之徒,他用自己种的莲花帮助哪吒重获新生,使哪吒得以肉身成圣位列仙班,对哪吒的成仙重业恩重如山,如同再生父母般疼爱哪吒,懂得起死回生妙术和三头八臂等妙法以及许多仙府仙洞所传的仙家法宝,且见识广泛,同时对自己的弟子宠爱有加,对哪吒的好生培养及呵护和造就大业非常优秀,名利有成,和各仙家的关系也很密切不凡,是个极端且对徒弟很好的绝世仙师。
人际关系
师尊
元始天尊:太乙真人的师傅,昆仑三友(原文三清是指老子的法术)之一,鸿钧老祖的二弟子,掌管的门下为阐教。
师叔伯
太上老君:太乙真人的师伯,三友之一,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着阐教(原文没有人教),又被称为太清道德天尊和老子。
通天教主:太乙真人的师叔,三友之一,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的教派为截教,又被称为通天圣人。
同门师兄弟
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非玉虚十二仙: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
门下弟子
哪吒:太乙门下大弟子,哪吒是太乙师傅的爱徒,太乙真人是哪吒的授业恩师,他授予哪吒莲花化身令其复活,还传授哪吒七件法器和三头八臂的神通,师徒二人的关系如同爷孙俩一般密切。哪吒的前世乃灵珠童子,老早就注定是姜子牙的驾前先锋官,后奉三清玉虚元始法旨之命下凡投胎至陈塘关李府内,成为李靖一家的第三子,哪吒全名李哪吒,家中两位兄长分别是李金吒和李木吒。
哪吒兄弟三人各拜不同的师傅,而且都是出自于阐教同门,哪吒的实力和法宝都是三人之中较强的,区区一个金砖就打得木吒够呛起不来。最终哪吒一家子都肉身成圣,同与杨戬和雷震子等人物是阐教第三代弟子。
金霞童子:金霞童儿是太乙真人第二位弟子,哪吒的师弟,身处乾元山上的金光洞中陪伴在太乙真人身边修行,是一位旁侍道童,负责看守洞府。
杨宗英:杨七郎之子。
相关传说
1、太乙救苦天尊综御万类,并尊为「青玄上帝,每於十一月十一日圣诞,或遇急难之时,信众迳往寺庙祷祝」由于天尊具有无限神权,能超度亡魂,拔度婴灵,尤为信众所敬,故家有丧事,悉皆祈求天尊解救,使亲人、婴灵亡魂,能免於受苦受难,天尊亦有求必应。
(太乙真人只是名字与太乙救苦天尊相似,二者身份完全不同,但总有人错认为是同一个人物,虽然太乙天尊是太乙真人的原型,但二者并非一人)
救苦天尊:记载于南北朝时期,是道教第一冥神。
《封神演义》太乙真人:拿慈航道人、道德真君,拿清微教主太乙真人,拿灵宝大法师这里明确提到了太乙真人为清微教主。清微派是南宋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流传于元至明初。该派自称出于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故以清微为名。
清微派以符箓雷法为主,太乙真人应是清微派的一位雷法祖师。与冥神救苦天尊完全不同。
2、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是哪吒的授业恩师,他最大的性格就是护犊子,他指导徒弟打人,帮着徒弟杀人,授计徒弟自杀,激着徒弟去追杀前父亲(只好这样说)却又暗中求人收伏为的是磨磨徒弟的杀性,他的造人本事一流。他的宝贝特多,而且大部分适合哄小孩,他很是伶牙俐齿,从他与石矶的对话可以看出(护短也振振有词),哪吒泗水关被余化所伤,他特意把徒弟接了回去,趁机让徒弟休了好长时间的假(那药用了就马上好的),是好师父的典范!
3、在夏津县黄河故道的树林中,原有老虎,昼伏夜出,食家禽家畜并伤人,人们不敢下地种田,行人只能绕道。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寻方到此,降下祥云,落于一最高的沙峰上,手挥麈尾,念念有词。顿时,狂风大作,尘沙飞扬,雷鸣电闪,风雨交加。转瞬间,又风息天晴,丽日当空。再看沙丘,各个移位,与往昔位置迥然不同,据传,在高空中俯瞰夏津县黄河故道中的沙丘,宛似一道八卦符箓。自那以后,老虎不见了。人们又恢复生产,安居乐业。
虎为山君,有虎才能镇山。当年,太乙真人,曾用手中的麈尾把儿,在沙丘上画了一只虎,用以镇服沙山,以为民造福。
据民国本《夏津县志》载:邑东北温辛庄西围墙门外,旧有冯姓大沙冈二座,各二三亩。今年(1934年,修县志时)正月初旬,掘用土数尺下,突发现黑土一方,约半亩,宽大完全,虎形,作蹲伏状,尾弯曲八尺余,身亦六尺以上。掘之坚若铁石,斧镢不能入。洵为异闻。事为某友亲见,所述如此云。老神仙太乙真人驱虎之事不知确否,但城东北温辛庄(今属苏留庄镇)的沙冈下有土虎却是实事。
《太乙真人书》
侍天颜之咫尺,额广足圆,趋帝阙之须臾。
眉清目秀,天庭高阔,不贵还当富有馀。
地阁尖长,多忧还是家不足。
鼻如悬胆,平生足禄足财。
耳若连腮,自是有名有誉。
因其功名较晚,筋骨伤高。
绿何寿命不长,人中短促。
口无棱角,终为说是说非。
唇若含丹,一世润身润屋。
常是忧深远虑,只为眉攒。
然而吉少凶多,皆因目陷。
伤残骨肉,须知眼下泪痕。
克害亲情,偏忌怒中喜色。
欲识其心不善,眼视偏斜。
要知其心不良,唇掀舌薄。
齿方而密,聪明勤视诗书。
面润而长,志气贯通今古。
若知贵贱,细看分明呜呼。
唇若掀翻,言语虚而怀奸。
眼如深露,诡诈大而蕴强梁。
五岳不正,非尽善尽美之人。
两眼雌雄,岂由义由仁之子。
色如常变,必蹭蹬而名更迟。
声如破锣,多刑害而心不睦。
眉如一字,岂能润屋肥家。
背若屏风,终是封妻荫子。
腹垂腰阔,衣粮足用而仓库充。
胸露肾高,家业败散而寿源少。
若乃天庭中正,定知事事无忧。
假若眉宇长弘,必主般般利益。
身宜横阔而正,扁不入相。
维体上短下长,难为吉论。
若夫行步缓重,当为仁德。
更加坐视端庄,必为福相。
神要藏而威不露,贵而可知。
色要正而气要清,富而不谬。
色要细察,方断吉凶。
形要细说,方言贵贱。
或形清而后有福,或貌古而有前程。
古怪清奇,必当详审。
不以美善而言福,不以丑怪而言凶。
此名太乙真人书,唤作仙家神品鉴。
《太乙真人图》是明代作家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曰:小舫轻于一瓣莲,贪书忘却水如天。丹青未识当时意,误比乘槎海上仙。
群仙破天门
在评书《群仙破天门》中也有太乙真人的身影,并有收过一个门徒杨宗英
仙器和仙法
随身法器:一把具有神力的拂尘,能念咒施法,拂尘甩甩就能变化咒术,翻江倒海,呼风唤雨,千变万化等。
独门道法:三头八臂大法、火尖枪法、隐身灵符口诀,变化术等道术。天道轮回至高无上,从此再与世俗无上往来。
独门法宝:太乙真人赐予哪吒七件神器,法宝有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神火罩;兵器为紫焰蛇牙火尖枪、阴阳双剑、打仙金砖。有些神兵利器大多都是来自于昆仑山的至宝。
《封神演义》原文中描绘,乾坤圈(金镯)和混天绫(红绫),在灵珠子(哪吒)一出世时就已经戴在他的身上,出道后改名李哪吒,陪同在身上的护身法器助哪吒战胜多名敌手。
三头八臂(三头六臂):太乙真人传授给哪吒的神通,《封神演义》原著描述,哪吒嗑下太乙真人所赠的三枚火枣子,又饮琼浆御酒所得的强大神力,此通天神力无比广大,蕴含无穷威力,可同时使用八件神器,是哪吒的法相,此法力比三头六臂更强一筹,可累积修炼根源不断增长提高强化,变化神威,也可收法变回平常的一头二臂。
《封神演义》正文 第七十六回 郑伦捉将取汜水关
出自原文:话说哪吒回来见太乙真人曰:弟子长出这些手,丫丫叉叉,怎好用兵?真人曰:子牙营行,有许多奇异之士,有双翼者,有变化者:有地行者,有奇珍者,有异宝者,今着你现三头八臂,不负我金光洞所传。此法进五关,也见周朝人物稀奇,个个俊杰,这法隐隐现现,但凭你自己心意。哪吒感谢师尊恩德,太乙真人传哪吒隐现之法。哪吒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一手执金砖,还空三手;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
法宝
1.乾坤圈:金环,能变化,改变大小,分解百变,投掷攻击,力量巨大,百发百中,可翻江倒海,震荡乾坤,其色正金,其形正圆,以法天,故其威力可以映月耀日,笼罩众生,为昆仑山至宝,后传于太乙真人,也是镇金光洞之宝,哪吒曾用此宝打死夜叉李艮和敖丙。
2.混天绫:红绫,七尺长,能自动捆绑敌人,改变长度,能长能短,可翻江倒海,包举万物,即使断了也能自动修复,其色正红,其形正方,以象地,故其威力可以移山倒海,也是防御型护体法宝,可攻可守,会抵挡任何刀枪等兵器攻击,此物攻击时似火块千团,曾缠裹敖丙。
3.风火轮:状如太极,周转不已,以明道,双轮暗藏风火之势,故其威力可以追风逐火,灼烧无穷,可踏在脚下作为飞行工具。传说由青鸾火凤二神鸟所化,左轮生风右轮喷火,驾驭时能上天入地,日行万里,速度极快,又名金霞风火轮,轮中火乃三昧神火。
4.火尖枪:枪头能喷火,枪身一丈八长还可随心所欲变化,可粗可细,共有两挺,能够合二为一,是斩妖除魔的神兵利器,封神原书中提到此乃紫焰蛇牙宝,又叫紫焰蛇牙火尖枪。
5.九龙神火罩:威力巨大,施展时能将敌人罩住,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条火龙盘绕。放出三昧真火,将里面的敌人焚烧而亡。曾烧死石矶,还把许多敌人烧成灰烬。
6.阴阳剑:一黑一白不同属性的两把宝剑,也被称为阴阳双剑,也可合二为一,变成一把神剑。
7.金砖:纯金打造的砖形武器,投掷攻击敌人,又称打仙金砖,和番天印差不多,但比不过番天印。
其他物品
豹皮囊:太乙真人送给哪吒的豹皮锦囊带,可放入各种物品的包袱,囊中有乾坤圈、混天绫和一块金砖。
法力
莲花化身:封神原著中,太乙真人用了两朵莲花,加上三片荷叶,再用金丹摄住哪吒的灵魂放入其中,念动起死回生之法将哪吒之魂推入莲花之中令其重生复活,帮助哪吒幻化出人形,外形和人类的身体相似,虽然看上去是哪吒,但实际上还是莲花,是不具灵魂的化身,象征着莲花的人性化,并且呈现出高雅风尚的个性化姿态,可不惧任何克制魂魄和病痛的影响,经过胎变过程而演变成优雅丽质的化身,还能免受轮回之苦,灵动仙气逼人,充满着炫丽气质。
展现了代表莲花层层的美丽绝伦和干净利落的风度,超凡脱俗出泥不染,神圣高贵之身,集聚仙花形态精美程度绽放丰满的风采,纯洁至圣品行高尚,汲满瑞丽霞光灵气聚盛,光辉灿烂以身俱来的至高无上中至宝,生来就是采集一身的华丽,亦能跳出三界五行之外,仅显成形身却无魂无魄,还方可超出六道轮回免去生死,有体无魂,无生老病死,没有一切生死轮回,之后哪吒靠此身沦为圣尊仙体,成为肉身成圣之躯。
在太乙真人的造就下,哪吒现是一株没有灵魂和血肉的莲花,亦被称作莲花童子,身体不是用人做成的,而是用没血没肉的莲花和荷叶拼接而成的莲身,乃无魂之体,因哪吒曾自刎而亡,之前死过一次,把体内身上的父精母血骨肉都归还于父母,失去凡胎肉骨再无血肉之躯,再加上哪吒是由灵珠子投胎转世,前世元神本是灵珠子化身,所以现世可以凭借莲花化身而脱胎换骨,重回仙体。也因是植物体质,能免疫各种摄人魂魄的法力和法宝,现已在天庭数千万年。
莲花之身乃是植物体,打自从摘下之后本身就是没有任何痛觉和灵魂的灵物,但植物是具有生命的生物,因其没有痛苦,因此不会受轮回之苦影响。其已削去凡根,换上新身体,还传入通神精髓,注入仙根,又有妙法融入体内,因此具有高强的法力。
原著记载:《封神演义》第14回 哪吒现莲花化身
诗曰:仙家法力妙灵量,起死回生有异方;一粒丹砂归命宝,几根荷叶续魂汤。
超凡不用肮脏骨,入圣须寻返魂香;从此开疆归圣主,岐周事业藉匡襄。
太乙真人叫金霞童儿:把五莲池中莲花摘二枝,荷叶摘三个来。童子忙忙取了荷叶、莲花,放于地下。真人将花勒下瓣儿,铺成三才,又将荷叶梗儿折成三百骨节,三个荷叶,按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将一粒金丹放于居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魂魄,望荷、莲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只听得韾一声,跳起一个人来,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莲花化身,见师父拜倒在地。
在师父太乙真人的授意下,哪吒经过了唯一的一次渡劫,割肉还母剖骨还父,没了肉体束缚的哪吒成了游魂野鬼,飘荡到太乙真人身边,虽然在师父的指点下,由殷夫人帮忙造了座庙,享受了半年人间烟火,却被李靖打断。
哪吒之魂无所依托后,太乙真人用莲花为哪吒重造躯体,以藕为肉,以莲花与荷叶为衣,哪吒以莲花之体托生后功力大增。哪吒杀父是太乙真人为了磨炼哪吒的杀性,但要不是燃灯道人给予李靖玲珑宝塔而震慑住哪吒,估计哪吒真的就把李靖给杀了。最终,哪吒凭借高强的武艺和强大的法力及法宝过关斩将,多次立下奇功,成为肉身成圣之躯。
相关记载
清微教主太乙真人。清微派著有道法,《清微元降大法》、《清微神烈秘法》、《清微斋法》、《清微丹法》、《清微玄枢奏告仪》等皆为著作。该派以行雷法为事,主天人合一,以内练为基础,辅以外法。强调诚于中,方能感于天;修于内,方能发于外。至今海内外仍有传承。
清微道经中,记载清微派传自于元始天尊。陈采《清微仙谱》序云:其传始于元始,二之为玉晨(大道君)与老君,又再一传,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之四派。十传至昭凝祖元君(名舒),又复合于一。继是八传,至混隐真人南公(名毕道)。
公学极天人,仕宋为显官,遇保一真人(陈少微)授以至道。遂役鬼神,致雷雨,动天使,陟仙曹。晚见雷渊黄先生(黄舜申),奇之,悉以其书传焉。该序作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是目前所见到的清微派源流和历史最早的记载。
清微道派的成型,盖始于南毕道之弟子黄舜申时。黄舜申(1224~?),名应炎,字晦伯,舜申为其法名。福建建宁人。出身闽中世家,少通经史百家之学。
年十六,侍父于广西幕府。某日染疾,遇官于广西的南毕道,以符疗之。病愈,授以清微雷法。宝皊(1253~1258)中,出任检阅。理宗召见,御书雷渊真人四字赐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应诏赴阙,奏对明敏。未几,乞请还山,制授雷渊广福普化真人。黄舜申有弟子近百人,使清微道法大行于世。
可以说至黄舜申时,其教派组织始正式宣告成立。
清微派在南宋形成之后,至元代,取得很大发展,名目甚多。郑所南《太极祭炼内法序》:正一法外,别有清微法雷,名逾数百。
元代清微派,仍以黄舜申一系所传最盛,他的弟子分为两支向南、北发展,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传行于南,一支以武当山为中心,传行于北,从而使清微道法很快传播于大江南北。
ECHO 处于打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