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化干戈为玉帛”最早出现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后衍生出典故则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原道训》,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故事内容

大禹年幼时,跟随他的父亲鲧来到中原。他的父亲鲧被尧帝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叫崇伯,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当时,中原闹水灾,尧帝便叫鲧治水。后来,鲧偷了天帝的息壤来治水,结果并没有成功,被处死在羽山。

大禹的父亲被杀之后,舜又向尧推荐说:“可以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职,继续治水。”禹深知如果自己再不能成功,只能被杀。因此,他“薄衣食,卑宫室”“声为律,身为度”“ 左准绳,右规矩”“疏九河,陂九泽”“度九山,开九州”,为平定水患劳累不已,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不仅如此,大禹还功成不居,谦卑自律,责躬罪己,仁厚爱民。以前,大禹的父亲鲧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使得自己属下的部落及族人纷纷离他而去。大禹当上首领后,马上派人拆掉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他还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大家,毁掉兵器,以道德来教化人民。

在大禹的带领下,天下安定,国富民强,老百姓家里集聚了够好几年吃的粮食,国库中的贮备也足够用好几十年。消息传出后,别的部族纷纷前来归附。后来,大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达到了上万人。

这则成语至少有以下三点启示:

其一,就治国而言,最根本的是要施行德政,与民休息、藏富于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为政者将民生问题解决好了,百姓自然就不会无缘无故地生乱,为政者也就无乱可防,“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八十章》)。上述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然而,历史上重蹈夏鲧之覆辙的君主却不在少数,如秦始皇便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最终落得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其二,就为人处世而言,机巧之心不能过重,要善于随顺物事之自然,以简驭繁。大禹在治国中,即善于顺民之性而为,因此能够得到诸侯百姓的拥护。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大禹也是善于循地势之自然,疏而导之,使洪水随地势顺利入海。大禹的父亲夏鲧则不然,在治国中,不是首先考虑民性民生,而是先谋划着如何防民;在治水中,不是首先考虑水往低处流的本性,而是一味地去堵。机械之心盈于胸,徒逞私智,最终必然导致矛盾愈演愈烈,所谓“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多一分“纯白”,少一分机巧,多一分真诚,少一分诈伪,世间也就自然会多一分和谐,少一分纷争。

其三,这则故事还涉及“海外”“四夷”,也即有关对外关系的描述。强调国与国之间应当以德服人,这对于反思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现时代,所谓“综合国力”,或者简言之,“力”与“利”成为左右国际关系的主要原则。只要有“利”可图,同时又有“力”,就可以以强欺弱,“德”或者“正义”仅仅沦落为一种堂而皇之的托词,降格为“利”与“力”的附庸和工具。正是因此,虽然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再爆发过世界性的战争,但是各种局部性的战乱纷争却从未停止过。“干戈”不止,“德”或“正义”不立,和谐世界、大同治世就永远不可能被建立起来。就此而论,需要向古人汲取的智慧太多太多。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