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岁月》是今年国庆一部受关注度很高的献礼剧。剧情是以“两弹一星”为核心,讲述了当年那些年轻的科研人员,为了理想把自己放在一个无比艰苦的环境中,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最后终于实现了“两弹一星”,铸成一个伟大的时代。这部剧主要是致敬“两弹一星”的元勋人物,剧中男主是王怀民,那他的历史原型究竟是谁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我们国家“两弹一星”的元勋都有谁,一起来了解下吧。
王怀民历史原型是谁?
《激情的岁月》作为国庆的重头戏,受到了媒体的高度重视,王怀民由李光洁饰演。剧中怀着崇高理想的年轻人,在无比严苛与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整部剧用有趣的方式表达朴实的价值观,通过一代科学家的命运来展现激情澎湃的伟大时代。剧中,王怀民有历史原型吗,一起来看看!
据悉,《激情的岁月》是致敬两弹一星元勋的一部作品。拍摄期间,剧组在嘉峪关附近的沙漠取景,时间长达一个季度。演员们顶着毒辣太阳的烘烤,出色完成表演任务。通过这次经历,他们充分体会到当年科研人员和保障人员的不易。目前,暂未听说王怀民有人物原型。或许他是无数科研人员的一个缩影。
《激情的岁月》中,王怀民是一名物理学家,他曾经到苏联深造。建国初期,王怀民选择归国,怀孕的妻子难产而死,他完全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心地善良的妇科医生杨佳蓉主动给王怀民提供帮助,替王怀民处理家庭琐事。1958年,二机部九所成立,王怀民投入对原子弹的研发工作。
八年的时间很快过去,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患上绝症的王怀民卸下重担,开始替自己而活。杨佳蓉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他们正式生活在一起。实际上王怀民的原型人物,就代表了当年成功研发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
“两弹一星”元勋人物: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
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
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黄纬禄(1916.12.18~
2011.11.23)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钱骥(1917.12.27~1983.08.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程开甲(1918.08.03~
2018.11.17)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2]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
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王希季(1921~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陈能宽(1923~2016.05.2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朱光亚(1924.12.25~
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3]
孙家栋(1929~
)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周光召(1929.05.15~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激情的岁月背景
作为首部以年轻科学家为主角的“两弹一星”题材的电视剧,《激情的岁月》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背景,讲述科研工作者扎根戈壁、奉献青春的传奇故事。该剧由白涛、黄楠执导,黄剑东编剧,李光洁、高露、李健领衔主演,即将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
近日剧研社对话该剧制片人梁仁红,聊了聊有关《激情的岁月》台前幕后的故事。在梁仁红看来,创作这样一部年代剧最难的在于平衡真实与虚构、保密与揭秘、事业线与情感线这三者的关系。
为了突出作品的真实性,主创团队采访了很多当年两弹事业的亲历者。其中有院士级别的科学家、各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也包含警卫员、保密干部、工人等基层人员。
据梁仁红回忆,这些采访对象的联络依赖于中核集团和绵阳九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中核集团。除此之外,主创团队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了解那段历史,力求更加真实地去还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大量的回忆录,专业的书籍,啃史料,消化史料。”
直到现在,梁仁红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中国核工业史》这本书,通过文字记录和亲历者的讲述去一点点还原故事,重温那个时期年轻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
除此之外,该剧还有专门的顾问团,从剧本创作到拍摄期间全程参与其中,“他们负责剧本中的专业知识、史料真实性还有保密审查,在拍摄阶段,也要对服化道真实性提供意见。”
而在拍摄阶段,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文字和语言转化为镜头语言,怎样营造整部剧的年代感,成了主创团队的新目标。
其中仅搭建的场景就有300多个,再通过书籍中的记载和亲历者的讲述,一点点归置物什摆件,填充空间,渐渐呈现年代感。
尤其是剧中出现的核爆塔,高达102米,搭建难度极大。核爆塔中间要有升降梯,顶上需要有爆室,地面要有控制室,通过一个按钮控制,然后空中起爆。剧组花了3个半月的时间搭建了三分之一爆塔,再通过特效做出一个完整的爆塔。
在拍摄期间,《激情的岁月》这种基于真实生活的年代剧更具挑战性,一方面很多年长的观众都经历过那个时期,但环境已经变了,有些场景很难完全还原。所以只能一遍遍打磨,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寻找合适的摄影棚、搭景。
而解决了大的场景问题,还得保证场景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环境才能提供真实的创作氛围。氛围对了,演员才能更快投入,演员表演的投入,才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创作过程。
因此道具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关于道具可以去旧货市场和专业的道具城淘,但用哪个道具就完全取决于制作团队的眼力和专业性。而《激情的岁月》剧组被称为是细节控,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每个物什摆件都力求真实。
开机前一天,主创团队去拍摄地,发现黑板、桌子、灯、窗户没有突出年代感。最后剧组连夜通宵改景,第二天早上才顺利拍上。
梁仁红认为细节是决定一部戏质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年代戏,每一件道具是否符合那个年代,吃穿用度,背景装饰都很重要,尽管因为时间问题有一些遗憾,但每个成员都出色完成了各自的工作。
除了环境上的变化,演员服饰、发型、妆容、精神面貌的变化,饮食文化的变化。经历过的人都还有记忆,想要呈现真实感,更需要花费心思。
《激情的岁月》造型由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敏正操刀,剧中每个人物均呈现了原汁原味的年代感。包括脸上都晒斑、嘴唇脱水的效果、高原效果和被晒伤的肤色都很逼真。
此外对人物状态和年龄差的拿捏也很到位,“因为年代跨度大,主演们要从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直演到50多岁,甚至结尾有场女主的戏是70多,这些都很考验造型。”
《激情的岁月》主场地选在嘉峪关附近一个神秘的地方,说它神秘是因为至今都是军事禁区,在地图上找不到。“当年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那里造的,那里本身就是大戈壁。”
梁仁红用“一年刮一次,一次刮一年”形容拍摄地的风。整个拍摄期,基本每天都在刮风,大风预警很多次。梁仁红调侃说,“喝风吃土100天,说的就是我们。”
有一次拍戏,监视器在的帐篷被刮跑了,整个帐篷被掀了起来,铁杆子都从土里拔了出来,翻滚着往前。当时梁仁红就坐在导演旁边,“帐篷杆从土里拔起,掠过我头顶那一刻,我抓住那根杆跟着跑,根本拉不住,还有几个人都各扯着帐篷一角在跑。导演当时大喊一声‘监视器’,就整个人扑在了监视器上。”
“所以再刮大风的时候,一群人压着帐篷边,有坐着,有站着,有拉着帐篷绳子,很壮观。”
除了应付不可控的天气因素,人员的调配和管理也是一件破费心力的事情。剧组仅工作人员就有600人,参演人员总数更达到12000人。拍摄的地方缺少比较专业的群演,又不能经常从北京调配,只能求助当地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开始报名的人很踊跃,后来就不愿意了,宁可加班。”
一如创作初衷,掺杂了民族情怀和个人坚守的《激情的岁月》也希望给现在的年轻观众传递些什么,或是那个年代人的精神风貌,或是价值观、爱情观层面的内容,至少让他们看得懂、感兴趣。
创新和改变是必然的,保留时代特征的同时和年轻观众产生联动也很重要。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与现在观众的生活相去甚远,想要与他们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情感是突破时间维度,连接不同观剧人群最好的方式。
因此在剧本中将情感作为突破口,将喜怒哀乐俱全的科研基地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对人与人亘古不变的“情”字展现得淋漓尽致。剧中除了家国情怀,还有兄弟情、亲情、爱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突出他们的特质,完成对那一代青年形象的刻画。尽量能完整展现那一代人情感、生活的变迁。
比如科研人员住集体宿舍,互怼的日常,寝室夜聊……都非常像现在大学宿舍的相处模式。同时包含了不同类型的爱情,多元化的恋爱方式很容易引起当下观众共鸣。
在创作上,精益求精,突出作品真实性。在情感上与年轻观众的建立连接,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4k50帧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具备了电影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