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城门什么时候建

北京天安城门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始建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当时只是一面牌坊,最初的名字是叫“承天门”,意寓是“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明天顺元年(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

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由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此次重建后的承天门,只是由原来的东西宽5间、南北进深3间,扩大为宽9间、进深5间,形制上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再次被毁。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门。

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京市整修了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天安门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