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个很理想的时代,盛世唐朝似乎总是一派四海升平,和乐安宁的场景。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当中,唐朝也的确是这样被演绎的,似乎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就连平常的日常工作都透露着欢乐的气息。很多人都认为,唐朝的社会相当开放,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同外国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这一点确实是这样,唐朝时期的开放程度,可以说是现在都难以想象的,如果你是一个官员,那你很可能拥有很多外国同事,甚至还有外国的异国王。
在各个朝代,中国的版图都是不断变化的,帝王征战,为的也就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或者进攻侵扰边境的外族人,保护自己国家的领土。唐朝盛世时期,国家版图在唐高宗李治时期,龙朔年间达到顶峰,国土面积达到1240万平方公里,也有说是1076万平方公里。南至罗伏州,即现在的越南河静,北至玄阙州,即现在的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至安息州,即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至哥勿州,今吉林通化。
国土面积非常大,如此一来,与唐朝接壤的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东北有靺(音莫)鞨(音和,轻声)、高句(音勾)丽(音离),蒙古高原有突厥、薛延陀、回纥(音湖)、契丹、奚族、室韦,西北有葛逻禄、黠戛斯、党项,青藏高原有吐蕃、吐谷浑,西南有白蛮、黑蛮、五溪蛮。除此之外,大唐与西亚诸国也有交往,最主要的有拂菻,即东罗马帝国,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等国。而唐朝的开放程度,也就与这些汉人以外的民族有很大的关系。
公元630年,一位突厥首领来到长安,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这里了,他就是颉利可汗。只不过,他到长安来,不是自己高高兴兴来的,而是被押送而来。他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兵强马壮,一直在阻挠唐朝的统一。唐高祖李渊时期,因为天下初定,不宜再起战事,于是委曲求全,但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上,那就是另一种态度了,当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曾经与这位可汗交战过,登基之后也没让他讨到便宜,630年大败颉利可汗,颉利可汗也被押送到长安。
到了长安之后,李世民不仅赐给他田亩宅院,还封他做右卫大将军,其实颉利可汗也看得清楚自己的处境,东突厥前汗国亡,即便是长期行走大漠,桀骜不驯的颉利可汗,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他已经没有选择了。这件事情被太上皇李渊知道以后,不禁感慨,当年刘邦被困白登,称帝之后也没有复仇,相反还得不断送公主去和亲,现在自己的儿子不过几年时间就消灭了突厥,也可以放心安度晚年了。
如今,很多人都想着移民国外,但是在唐朝时期,却有很多人想要移民来到大唐,来这里的人,还有来朝拜、经商、进贡、礼佛的,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前来留学的留学生,那个时候的留学生,购买书籍的花销由本国支付,而衣物及饮食等日常所需,都是由唐朝朝廷负责,还专门为他们设立“宾贡科”,召取汉学优异的外国士子入仕为官。
不仅是朝堂,在军队里面也有很多外国的将领。波斯帝国的一位王子卑路斯,在战乱中沿着丝绸之路逃到唐朝,寻求政治避难,唐太宗允准,并授予他右威卫将军的官职,之后大量亡国的波斯人来到唐朝,很多酒馆中就出现有“胡姬”,也常见于各种唐诗中。阿拉伯要求唐朝交出波斯王子,唐太宗直接拒绝,正因此,阿拉伯一直支持吐蕃与唐朝抗争,在这多次的战役中,出现了很多外国的将领。
这些武将,以及前面所说的文臣当中,出名的也有很多,比如宰相就有二十多个人。突厥的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阿史那承庆等,沙陀人有沙叱阿博、沙叱忠义,而李国昌(本名朱邪赤心),李克用(本名朱邪)还被封王,回纥有契必何力、浑释之、李思义等,奚人和契丹人中有张孝忠、李宝臣、李唯岳等。这里列举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高句丽人、新罗人、天竺人等等,加起来得有数千的外国人。
李泌(因毕),唐中期的宰相,在这个时期,他了解到,因为那些外国人全部都有政府的供养,财政压力巨大,没办法,他打算停止供养减轻压力,谁知道被他们找上门来,李泌劝说他们回国去报效国家,毕竟哪里有像他们这样子的别国朝贡使者留在这数十年都不回去的?结果没有一个人听他的,李泌无可奈何,只好把他们编入神策军,也就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找一份工作总比白吃白喝强得多。
唐朝的强大吸引了外国人的到来,而他们的到来也为唐朝的繁盛增添了巨大的助力,在外国人的眼中,“唐”能够成为中国的符号,也是准确而具有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