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当中主要是运用了对比与反衬的表现手法,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王昭君身死前后的巨大差异,表现出她身世的坎坷;再用周围广阔的环境反衬出昭君墓的凄凉和孤寂,将王昭君的悲剧情节展露无遗。
全诗原文如下: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解释:群山万壑仿佛波涛浪涌般像是要奔赴向荆门那里去,王昭君出生成长的那个村子至今还在。紫台到塞外沙漠是笔直连接着的,荒郊上只有那青色的坟冢独自面对黄昏的到来。只能够靠留存下来的画卷来辨识昭君的面容,那在月夜里叮当作响的环佩当是昭君归魂。千年来,那琵琶声中弹奏出来的胡地音调,分明就是昭君怨恨。
赏析:在这首诗当中,诗人借追思已故的明妃昭君,表达出诗人对王昭君身世的深切同情,来抒发表达自己身世飘零,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伤,也表达出自己对于家国的深厚情谊。全诗意境凝练,气势浑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