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提前制造出了原子弹会怎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科技水平可以说是世界领先的,因为他们拥有这当时世界上众多的顶级科学家。二战期间所制造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V2导弹等等都是他们科技发达的表现。1939年希特勒开始下展开对核武器的研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若是德国提前研究出了原子弹的话,战争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为尽快造出原子弹。德国成立了“铀俱乐部”,海森堡被指定为俱乐部的负责人之一,研究了几年后,海森堡的团队毫无进展。海森堡认为1945年之前,德国不可能造出原子弹。因为造一颗原子弹,需要数吨铀235,德国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远远不能支撑这样的研究与生产,希特勒和斯佩尔听取了海森堡的报告后,决定放弃原子弹,研究重点改为核能源。后来希姆莱想重拾原子弹项目,但终因国库已空,人才流失而最终放弃。

美国的曼哈顿工程,总耗资25亿美元,投入了十几万人,从39年搞到45年7月才研发成功。而德国,海森堡领导的专职科学家只有70多名,另有40多名兼职研究者,总数不超过120人。帝国为这一项目的拨款,不过200多万马克。

从武器威力来看,原子弹堪称人类毁灭性的武器,至今只有日本的广岛长崎体验过,一颗原子弹就可以毁灭一个城市,这种武器能给敌人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威慑。所以,一旦德国在后期率先拥有了核武器,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果德国在美国之前研制出来原子弹,那么当时的英国很可能坚持不住,跟法国一样投降德国。

而且美国和苏联必将因为核武器的威慑而极大的收敛,投降是不太可能的,但战争的持续时间会更长,即使德国提早研制出了原子弹,最终改变的只是局部战争的胜利。假设德国制造出原子弹会怎样呢?

第一种说法

第一、战争一般打到最后,拼的是经济和消耗力,而即使德国研制出原子弹,也没办法改变其当时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整个后期,德国经济一塌糊涂,战争消耗实在太大,国家经济很难持续下去。

第二、美国研制出核武器,最开始也只有2颗,后来才开始批量生产,所以德国如果率先研制出核武器,那么数量也不会很多。因为当时浓缩铀技术不成熟,铀矿也很难获取,顶多就威慑一下,很难产生持续的打击力。德国即使早研制出核武器,美国和苏联的情报机构,会很快得到消息。那么美国也将很快研制出来原子弹,可以对德国的核武器威力形成巨大的抵消。

第三、二战末期德国不仅几乎占据整个欧洲,还伸到了北非,战线太长。而德国人力十分有限,极大的削弱了其军力,失败是早晚的事,即使研制出来原子弹,也无法改变这一状况,原子弹只能使战争打得久一点。

按照德国在二战时的国力,充其量也最多能研制出3枚原子弹而已,而且还是2万吨级别的。因为二战时期的原子弹体积是非常大,而德军并没有合适的战略轰炸机将原子弹运到高空中。只能在地面上使用,并且射程也不会太远。再加上本就数量不多和威力不大,所以也不会起到像美国在日本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那么大的作用。因此,就算是二战时德国最先研制出了原子弹,也是无法改变二战的结果。

二战末期德国的灭亡已经成为必然,不会因为某一个武器的出现而有所改变,喷气式飞机、吉斯塔夫巨炮还有v2火箭都做不到这一点,原子弹也不可能做到。

第二种说法

假如德国真的制造出原子弹了,并且能将之量产,那么绝对是一场灾难,二战肯定会被改写,我们不妨开开脑洞探讨一下。所以那些关于德国能不能研究出来,怎么研究出来,有没有条件研究的历史这里就不说了,老王以前写过多篇德国人的铀计划文章,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扒一扒。

假设德国能研制出广岛和长崎原子弹对等威力的核武器,这将成为德国的杀手锏,完全是十足的决战武器,2万吨级当量的原子弹足够摧毁当时的大城市,对毫无核武防御能力的国家造成毁灭性打击。虽然德国一直在航空投送能力上比较弱势,但他们有个与核武器最好的搭档——V2飞弹。这种原始版本的弹道导弹曾经给英国带来巨大的恐慌,仅携带的TNT战斗部就能爆发出炸烂半个街区的威力,当时的人们除了指望这玩意儿打歪外没有任何的有效反制方法。

搭载原子弹的V2飞弹毫无疑问将是英国最大的噩梦,伦敦的下场可能会比广岛和长崎更加悲惨,沦为纳粹无差别轰炸下的瓦砾。同时英国的工业城市、军事基地、机场、港口都会受到惨痛的核打击——前提是希特勒下得了这种决心,毕竟核武器攻击连带的伦理问题很难忽略。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纳粹决定大规模运用原子弹开路,那么英国除了投降别无它法,不投降也没辙,被核弹炸废的土地没有什么价值。倒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比较难办,他们与第三帝国的梁子已经结下了,而且也有研究核物理的曼哈顿工程,水平比德国只强不弱,纳粹的原子弹可以将美军赶出英国,但这无疑会刺激美国加大步伐推进曼哈顿工程,这会比历史上罗斯福逝世后杜鲁门的推进力度还要大。要不了多久,美军就会携原子弹卷土重来。

不过假设纳粹的研究能力更逆天一点的话,他们可以研究出核鱼雷,然后像“击鼓行动”那样,通过远洋潜艇进攻美国的港口,只要摧毁了大西洋沿岸的美国重要港口,美军对德国恐怕是有力也难使。这样的话,美军最好的出路便是加大对苏联的援助和支持,乃至直接从苏联这边上援兵,从东线的大陆方向直推西方。德国人倒是可以继续大肆发动原子轰炸,问题是炸掉的地方他们也难以扼守,搞不好会在东欧至西伯利亚之间造成大量的核污染地带。

不过在德国的原子弹建功英国之时,历史可能也会开个插曲,虽然盟军暂时没有原子弹,但这不代表他们一点反制都没有,比如生化武器这个“穷人的原子弹”,反正德国已经开了核武器这个口,那么有什么理由认为盟军不会疯狂动用化学武器呢?通过航空优势,他们完全可以用化学武器做出与纳粹原子弹几乎同样的事,只是手段上要苛刻和麻烦许多罢了。

等到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开花结果,德国人的核战争恐怕一点优势都不会有了,到时候化学武器与核弹纷飞,地球打成小破球,无数城市被炸成废土,然后二战胜利结束,留下投降的德军们挥着小铲铲清理废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二战的结局除了更惨一些外,不会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最大的改变是战后的世界经济会更加难以复苏,欧洲很有可能就此彻底玩完。而从德国那缴获到原子弹的苏联也会更早的获得核战争能力,于是,历史又被扭回了冷战这条轨道。因为这条历史线上早已爆发过核大战,冷战也可能会更容易变成“热战”。

第三种说法

纳粹德国原本处在研制核武器的优势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希特勒最终还是错失了拥核“良机”,不过却幸运地让人类避免了一次更大的浩劫......

回顾核武器的研发历史不难发现,德国无疑是该领域的先行者: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哈恩和物理学家斯特拉斯曼首先发表了关于“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进而敲开了人类对核能利用的大门。

和许多新技术的诞生一样,核能同样也被优先考虑应用到军事领域的可能。不久后,德国闪击波兰拉开了欧陆二战的序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欧洲国家对核能及相关武器的研究,但迅速蔓延的战火也阻碍了研究进程。

当然,意图统一欧洲的希特勒纳粹集团也对原子弹这种当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产生了兴趣。所以当德国于1940年初占领挪威后,就以迅雷之势控制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重水工厂维莫克化工厂。除了核能设施外,德国还将理论上阐述出核裂变反应过程的丹麦科学家玻尔等人监视了起来。(玻尔最终于43年逃到瑞典并辗转美国)

实际上,早在二战爆发之前,以爱因斯坦和海森堡为首的物理学家就已经围绕“应不应该将核能应运到武器领域”而争论。但是当二战爆发后,之前的争论却被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所替代:德国科学家会不会为纳粹研制核武器?令科学界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二战爆发后不久,海森堡和哈恩便成为了纳粹德国原子弹研发项目的负责人。

在这种情况下,匈牙利核物理学家西拉德和爱因斯坦等人赶紧致信罗斯福,督促美国也应该尽快上马核武器研发项目,而且必须要赶在纳粹德国之前。就这样,服务于纳粹德国的海森堡成为了除德国以外同行们谴责的对象。而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发自内心热爱德国的海森堡却陷入了自我矛盾:祖国情怀难以割舍,但他又无法接受纳粹的暴行;最终,海森堡在1942年呈报给德国大本营的报告中写道:原子弹的研制很难在短期内如愿完成。

而急于一统欧洲的希特勒在得知获得原子弹无望后,也没有心思在这件事情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故此,他开始下令军工部门着重研发诸如V2火箭一类可以短期投入到战争中的武器,原子弹项目自然也被冷落。

除上述原因外,德国最终没能研制出原子弹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点:

1,基础设施水平不足:比如美国的石墨反应堆在1942年底就已经达到临界状态,而德国的重水反应堆直到1945年初才勉强达到次临界。

2,希特勒的种族政策:战争爆发后,希特勒开始肆无忌惮的实施自己狭隘的种族政策,甚至在关乎国家生产和发展力的科技面前也不例外,大批的优秀科学家因为被迫害而死亡或逃离,这也导致德国缺乏足够的科学人才。

3,希特勒的盲目自信:当时,偏执的希特勒艰辛拥有强大装甲力量的德国可以凭借常规武力碾压欧洲。但事实证明,西欧的小国确实难以招架德国的闪击,可拥有超大纵深的苏联却成为了德国的梦魇。

最后要说地是,如果参考历史来看,希特勒一旦拥有了核武器,那么这个战争狂人会毫不犹豫的将它们投在那些久攻不下的国家领土之上,比如英国、苏联。而人类也将被一场单方面的核战争推入更深的泥沼。

第四种说法

首先能够肯定一点的是没有什么如果,德国肯定是制造不出原子弹的,因为原子弹制造是一项庞大的研究项目,其后续的资金与技术成本投入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就拿美国的曼哈顿工程为例,当时美国投入了25亿美元,外加上十几万相关人员和数千名科学家,用了七年多的时间才令原子弹爆炸成功。

可是相比较美国,由于德国在二战前期摧古拉朽的进攻势头,不仅是原子弹项目,德国还同时叫停了许多其它前沿项目,毕竟手中现有的资金要供应给前线战场,另外就是德国觉得凭借现有的武器已经能够打赢战争,就不需要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投到那么不靠谱的项目当中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战争环境已经开始不容乐观,所以德国将希望转到了能够扭转乾坤的项目上,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原子弹,但这时的德国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资金支持,所以德国的原子弹项目只投入了200万马克可几十名科学家便开始了入门论证。

但不知是因为种族迫害还是其它什么关系,这时德国手中已经没有什么好科学家了。可是这些科学家所得出的计算,德国想要制造原子弹最起码需要数百吨的铀矿石外加上十年时间或许才能成功,看到这份报告之后德国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对原子弹项目抱有什么期待了。

可如果假设德国真的在战败之前研究出了原子弹,那么历史的进程也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首先由于初期技术的不成熟,德国即便能够制造出原子弹也不会太多,最多也就两三枚。为了遏制盟军的攻势德国或许会利用V2导弹搭载将伦敦夷为平地亦是威慑,可是这样并不能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因为即便看到了英国被夷为平地,美国与苏联也不会停止攻势,毕竟V2导弹的射程可打不到华盛顿或莫斯科。不仅如此美国和苏联反倒会加快对德国的进攻步伐,因为双方都清楚德国拥有了大杀器,必须先对方一步将其弄到手并销毁一切不让对方得到一丁点有价值的东西。

综上所述:假设德国在战败之前研制出了核武器,非但不会让德国转败为胜,相反会令德国跌入更加可怕的深渊。

第五种说法

我们可以从美国投放在日本的小男孩,就可以推测出初期的原子弹的威力,并不像现在原子弹的威力那么大,当时的原子弹当量只有12,000公吨TNT烈性炸药,德国是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开始大力的发展军工业和一些企业,但是时间比较短,德国就算可以制造出原子弹,但是因为资源的匮乏,也不可能会造出很多的原子弹。

在二战中,德国面临的对手太强大,首先是全军出击的苏联,拥有上千万的军队,而且还有日不落帝国,我在海军上打了一个德国措手不及,而且英国是殖民地国家,他们拥有非常大的海上军队,所以在二战中德国两面受敌,东西作战,导致他们的资源消耗的更加的快,还有美国加入到同盟军,这是德国必败的一个关键点,面对英国和苏联压力都非常的大,如果再加上当时拥有军事工业最强大的美国,就算德国拥有原子弹,也非常的难反败为胜。

当时的美国也就制造出了三颗原子弹,而美国作为二战中军事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他们的资源非常丰富,才制造了三颗原子弹,而德国一直和苏联站着战斗消耗的资源非常的多。

其实德国在技术上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德国的资源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要制造原子弹,需要的原材料是铀矿,如果单干,德国自己国家的资源,根本就不可能制造出多个的原子弹,所以美国也可以从这一点,推测出德国所拥有的原子弹数量,就算当时德国拥有原子弹,苏联美国英国也不会后退。

苏联和美国的国土面积非常的大,苏联是全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而德国有两三个原子弹,扔下去之后,也不能左右大局,而且还会加快了战争的结束。当年美国把原子弹投放到日本,是把原子弹装在轰炸机上,而当时的德国并没有这样的轰炸机,所以他们也不可能把原子弹投放在美国的国土上。

战争拼到最后拼的就是资源,因为在强大的资源面前,所有的战术都是虚的,德国从一战战败之后20年又重新发动二战,他们发展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准确的说,他们从1935年才开始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和工业,战争是需要很多的资源,如果工业不够强大,那么后备的资源就跟不上,总不能用刺刀跟机枪对打吧!

当时德国已经开始在研发核武器,只是美国的科技力量比德国的科技力量先进一些,所以他们比德国先研发出原子弹,而且美国的国土上并没有遭受到战争,所以他们可以安心的研发自己的核武器,而德国在苏联开始反扑的时候,整个国民非常的慌张,而且在出现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很多的军队开始从老百姓那里拿东西,这也让很多的德国老百姓,对二战已经失去了信心,有部分德国的科学家也不想帮希特勒研发核武器,美国的立场又不同,他们是为了让法西斯快点的投降结束,所以他们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他们可以安心的研发核武器。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