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要慎用马稷,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诸葛亮算是马稷的老师,非常了解马稷的为人,而且相信他的才华,只是最后百密一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实诸葛亮要是不多次提醒马稷,说不定马稷还不会违抗指令,被诸葛亮一激就不冷静了。当然马稷违抗命令还输了,被杀时肯定的,所以说诸葛亮看人也有失误的时候。
刘备率大军为关羽报仇,却被吴国小将陆逊打了回去,见报仇无望,便退居白帝城,不久郁郁寡欢而死。临死前,刘备招诸葛亮入内,说:“我快要死了,临死前我想问问你,马谡这个人怎么样?”诸葛亮回道:“才华横溢,可以一用。”刘备听后,甚是痛心,对亮嘱咐说:“我看他名不副实,先生可要仔细观察他啊。”而诸葛亮没有遵从刘备的嘱托,才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失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诸葛亮为何不听呢?
其实诸葛亮并非没听刘备遗言,而是认认真真听了,才这么做的。
刘备毕竟是一国之主,诸葛亮又为贤臣,刘备的嘱托诸葛亮肯定会听的。在与司马懿对抗时,大于十军棍的惩罚都是诸葛亮亲自批阅,可见其用心。而刘备留下遗嘱后,诸葛亮更是细细观察马谡,还经常与他谈论军事谋略,通宵达旦。日子久了,诸葛亮便发现这是个栋梁之才啊。身为名士,自然有自己的眼光,并不会因为刘备的“愚昧”,错失栋梁之才。
出兵南征时,诸葛亮还是不敢让马谡带兵,为了证明刘备是错的,又问马谡此行该如何彻底解决蛮族之乱。马谡从容不迫的说:“蛮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如果采用强攻,必然损失惨重;而如果采用心理战,说不定有奇效。”诸葛亮听了深以为然,认定马谡是栋梁之才,才在第一次北伐后把街亭的重任交付于他,可惜马谡只是纸上谈兵之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倘若能早些让马谡带兵,倘若能遵从刘备的遗嘱,诸葛亮也不会遭受如此损失。可惜他却一直认为马谡是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