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为什么姓马 赵奢为何不是名将

赵奢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如果说赵括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长平之战中赵国换掉廉颇的那个小将,而赵奢就是赵括的父亲。但很多人可能意想不到的是,赵奢在后世竟然有一个后人,就是马超。这就真的是非常奇怪的了,赵奢明明姓赵,为什么他的后人却姓马了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赵奢为何会成为的马姓始祖

秦国军队驻扎在武安城西,列阵大喊大擂,武安城内的屋瓦都为之震动。赵军中一个军吏忍不住提议急救武安,被赵奢立即斩首。看不清形势,乱出主意,正好梳理反面的榜样。

赵奢军坚守二十八天不动,反倒增修营垒。秦国一个间谍潜入赵军,赵奢佯装不知,用好吃好喝招待他。间谍回去报告秦军大将,秦军大将十分高兴地说:“援军离开国都三十里就按兵不动,还增修营垒,阏与一定不是赵国的了!”这是反间计。

赵奢放走间谍以后,下令部队卷起盔甲悄声前进,一天一夜便到了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修起营垒。秦国军队听说后,披甲前往迎敌。这是暗度陈仓。

赵奢军中有个军士许历要求提出军事建议,赵奢便召他进来。许历说:“秦军没想到赵军会到这里,他们来势盛气凌人。赵将军你一定要集中兵力排出战阵对付,不然必败。”赵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许历以自己违反了军纪,请处死刑,赵奢忙说:“且慢,现在是邯郸那次军令以后的事了。”许历便再次提出建议说:“先占领北山的人必胜,后到的必败。”赵奢点头称是,立即派出一万人前去北山,秦军后到,争夺北山无法攻上。

于是,赵奢指挥全军猛击秦国军队,秦军大败,撤去对阏与的包围,退兵而还。

赵惠文王赐给因有大功的赵奢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 由于赵奢受封"马服君"。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是马姓的重要来源。

2、赵奢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

在战国时期,提到纸上谈兵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赵括。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所以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成为赵军主帅之后,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

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数十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赵括的纸上谈兵,最终让赵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为赵国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不过,对于赵括的父亲赵奢,却曾经击败过秦国大军。那么,问题来了,赵括的父亲赵奢,曾重创秦国大军,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呢?

就战国四大名将来说,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对于赵括的父亲赵奢来说,之所以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也即和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并列,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一方面,对于战国四大名将来说,基本上都是戎马一生的武将,但是,就赵奢来说,之前一直是一位文臣,其指挥阏与之战,重创秦军,主要还是临危受命。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60余岁。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郡的郡守。换而言之,赵奢原先是治理一方的文臣,而不是南征北战的武将。

虽然曾经在燕国担任郡守,不过,赵奢还是回到了赵国,成为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铁面无私,甚至杀了平原君赵奢的官家。对此,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以泄愤。不过,赵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仅没有被平原君赵胜杀死,反而获得了他的的认可和器重。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而这,无疑是赵国成为战国时期强国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来说,就赵奢之前的官职来说,相当于后来的户部尚书一职。

如果事情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下去的话,赵奢甚至有望成为赵国的相国,也即成为赵国文臣之首。但是,阏与之战的爆发,让赵奢得以在沙场上一展身手。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秦昭襄王以赵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为由,派胡阳率军进攻赵国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惠文王赵何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

3、赵奢的军事才能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在廉颇、乐乘这两位名将都不愿意和秦军相抗衡的背景下,赵孝成王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于是,赵奢可谓临危受命,担任阏与之战中的赵军主帅。在这场战役中,赵奢先是在邯郸一带停滞不前,故意示弱,等到秦国大军放松警惕的时候,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50里处筑垒设营。

此战,秦军攻阏与不克,突闻赵援兵到来,仓促分兵迎击。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后到,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不过,在阏与之战后,史料中就没有赵奢相关的记载了。也即在阏与之战到长平之战之间,赵奢应该就去世了。否则,在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也不会启用赵奢之子赵括了。

最后,相对于白起、李牧、王翦、廉颇这四位比较纯粹的武将,或者说是起步于军旅之中的将领,赵奢一生的大部分时期都是一位文臣,担任武将更是临危受命。另一方面,赵奢之所以没有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也是因为他的一生中,只有阏与之战这一场战绩。在此基础上,战绩的相对单薄,促使赵奢没能和白起、李牧、王翦、廉颇等人相提并论。就战国四大名将来说,各个都是身经百战之人,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比如王翦这位名将,王翦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除了消灭赵国,王翦还攻破燕国都城蓟,又率领60万秦军消灭楚国。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消灭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

对于王翦来说,如果仅仅是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这一个战果,显然不会位列战国四大名将。正是因为丰富的战功,促使王翦得以跻身战国四大名将。同样的道理,在阏与之战大败秦军之后,赵奢如果可以继续指挥赵军南征北战的话,完全是有机会在历史上留下更高的评价。不过,对于经历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这三位君主的赵奢,在阏与之战后,已经是年事较高了,所以在长平之战爆发之前就病逝了。总的来说,在战国时期的名将中,赵奢可谓一闪而过的一颗流星,其实类似的名将还有不少,比如攻破齐国70余座城池的乐毅,再比如帮助齐国复国的田单等。虽然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是战国历史的篇章中,永远有属于他们的一页。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