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于禁投降为什么却被天下人耻笑

于禁作为五子良将下场却没这么风光,襄樊之战于禁败给关羽然后就投降了,但是于禁投降这个举动却一直被天下人给耻笑,难道于禁就不能投降么?其实在三国里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投降或者归顺的例子有很多,于禁也是后来归顺曹操才开始帮魏国效力。而且于禁在官渡之战也会立了大功,所以才被封成魏国将军。

于禁,一个被襄樊之战截成两段人生的将领,战前,五子良将之首,左将军,假节钺,外姓武将最高军职,即便张辽取得逍遥津大捷,但于禁在职位上依旧压着张辽;战后,五子良将之尾。先前被评价为最号毅重,此时成了最大的讽刺。于禁投降关羽这事,一直被人诟病,但东汉末年战事频繁,招降纳叛之事数不胜数,关羽张辽黄忠等人都曾投降过,为何唯独于禁一直饱受嘲笑,原因不外乎这三点。

其一,时代不同。关羽等人投降之时正处汉末诸侯纷争之时,当时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年代。良禽择木而栖,智谋勇武之士投奔了一个诸侯,处了一段时间,觉得对方成不了气候,于是改换门庭,这种事司空寻常,没什么可说的,于禁自身也是从鲍信处转投曹操,这一次的选择没什么人说三道四。但到了襄樊之战的时候,天下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世间人才没有了更多的选择,曹操刘备孙权经历多年征战都展现了自己的雄才大略,人才们也没办法说自己遇不到明主了,此时,世人对忠诚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其二,地位不同。于禁投降时是七军统帅,左将军,御下有杀伐之权,这样重要职位的人选择投降,当然会引起天下震惊,简直是令曹操颜面扫地,比损兵折将还要严重。反观关羽投降时,官职估计是护军,因原先是别部司马,投降后曹操拜其为偏将军,以此推测,关羽投降时差不多就是护军这种级别的官职。关羽虽然之前跟着刘备四处征战,有了一些名气,但毕竟一个护军级别之人投降的事情在当时诸侯争霸的背景下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激怒了张飞吧!而张辽投降曹操后被拜为中郎将,那么他跟随吕布时级别应该比中郎将更低,而且张辽当时还没有太多展现才华的机会,名声远不如关羽,他的投降更是激不起什么波澜。黄忠原先也是个中郎将,投降刘备时是裨将军,地处南方,先前没什么战绩,当时的中原之士更不会关注他的投降。无论是关羽的偏将军,张辽的中郎将还是黄忠的裨将军,都无法和于禁的左将军相提并论,而且更关键的是于禁当时是统帅。

三,处境不同。关羽是被曹操大军包围之下选择投降,面对曹操数倍于己的大军,关羽打不过,这有什么错?老大刘备不早被关羽打跑了吗!这种情况下关羽的投降属于情有可原。张辽的情况更是如此,跟了吕布这号人,老大自己都死皮赖脸要求投降呢!难不成要张辽为以死为吕布尽忠?至于黄忠,自己的老大都被人砍了,同僚们都愿投降,自己手头又没部队,法理上自己是刘表帐下将领,而刘备和刘表称兄道弟,刘备手上还捏着刘琦呢,刘琦好歹是你旧主之子吧,这黄忠的投降到底算不算是投降,这事还真得细究细究。反观于禁则不同,曹操派你援救曹仁,结果被关羽来了个围城打援,救兵先完蛋了,而且是被对手不费一兵一卒地击败,这个事就严重了,身为统帅,这种级别的败仗总要承担责任吧,按理说你于禁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自杀谢罪,结果你投降了,人家曹仁还在城里等救兵呢,要是换做其他将领,得知援兵投降,估计也跟着献城投降了,好在是曹仁在守,于禁这一降影响极坏。更惨的是于禁还遇到了个对立面,愣头青的下属庞德,这家伙是可以降却非选择死,在关羽眼中,庞德算半个自己人了,在世人眼中,曹军中就你庞德投降是不受指责的,偏偏这家伙非要求死,庞德的死最大的重要就是狠狠地羞辱了于禁。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