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建七十二疑冢

是为了让别人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墓在哪里。其实曹操的墓原本不是秘密,但从宋代开始就没有人知道曹操墓的地点了,加上《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很大,大家就普遍有了曹操在自己死前建设了七十二疑冢的说法。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为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里,保持自己军队的正常生活,曹操在军中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官职,专门盗取古代坟墓,补充军饷。“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写过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记载曹操各种罪名,里面就记载了:“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也坐实了曹操盗墓的行为。

曹操盗墓盗多了,看过被盗墓之后尸骨遍地的坟墓,明白了厚葬会引来盗贼的道理。所以在安排自己后事的时候提出了要“薄葬”的要求。他在死前写的《终令》里写:“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临终前还明确要求自己要穿着平时的衣服安葬,不允许在棺椁里放珠宝,并交待将自己葬在邺城之西。

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曾经写文描述过父亲入殓的情景,晋代的文人陆机、陆云等人也写过,曹操的灵柩是由大将司马懿和贾逵护送的。这些内容都记载在史书上,有据可循并且合情合理,“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因为曹操是简葬,所以没几年曹操的墓就开始损毁了,因为没有贵重的金玉陪葬品,所以盗墓者也不重视。曹操墓没有建造陵园,也没有植树加封,所以很快风化,几百年之后曹操墓消失的无影无踪,唐代李世明还为曹操墓做过祭文,到了宋代,曹操墓只是史书上的一句记载了。加上《三国演义》的风行,将曹操设定成一个奸雄的角色,曹操为了不被人知道自己真的长眠之地在哪,而建造了七十二疑冢的故事就流传至今了。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