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诸葛亮还能领兵

李严和诸葛亮,作为刘备临终前托孤的对象,一文一武,分处不同的派别,也是刘备希望借此平衡两方势力的举动。这个时候,兵权还是在李严的手里的。但是我们从后面的事件可以明白,诸葛亮数次北伐,足以证明他的手里也有兵权,不然如何能够调动军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诸葛亮为什么还能够领兵呢?

很多人都受演义小说的影响,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其实并非如此,至少在军事谋略上,刘备从未倚重过诸葛亮。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征战),(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以致,诸葛亮在刘备被陆逊大败於夷陵时,而感慨道: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伐吴);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而刘备在白帝托孤时,也并没有将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交给了李严。据《三国志·李严传》……(章武)三年,先主疾病,(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其时,蜀汉大败於东吴,蜀吴双方正处於战争状态。而刘备既对荆州之地仍有不甘,也担心东吴趁蜀汉大败,而西进灭蜀。故而,刘备将用兵方向与防御重心都放在了东线,而让李严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白帝)。从李严的中都护的职权上来看,就相当於两汉时期的大将军。

那么,刘备在托孤给诸葛亮的同时,为何又将兵权交给了李严呢?首先,这体现了一种权力上的制衡。诸葛亮主政,李严主军,彼此制约。其次,李严没有派系势力,将兵权交给李严,刘备比较放心。李严虽出身於南阳(按地理上,也属荆襄势力),却系刘表的部下。曹操南下荆州之时,李严才入蜀中投靠了刘璋。故而,李严虽属刘璋的旧部,却资历较浅,且非益州土著势力。

既然,蜀汉的兵权在李严的手中,为何后来统兵北伐的却是诸葛亮而不是李严呢?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以丞相的身份而辅政的。而丞相虽为百官之首,却并无统兵之权(曹操系诸侯兼摄丞相之职)。秦统一天下之后,以丞相、太尉(掌兵权)、御史大夫(监察权)为三公,其本质上就是对相权的制约。而汉朝的官制,基本上沿袭了秦制,由太尉(大将军、大司马)掌兵权。

那么,诸葛亮又为何可以像曹操那样,能以丞相的身份而统兵北伐呢?这要归於诸葛亮的另一个身份。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於是即帝位……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即是说诸葛亮除了丞相这职位之外,还兼领了司隶校尉(前任为张飞)。司隶校尉这职位始置於汉武帝时期,早期负责京畿地区的监察。而到东汉时期,司隶校尉的职权发生了变化。至东汉后期,“州”正式成为地方上的最高行政级别,而州牧也便成为最高的地方长官。其时,天下一共分为十三州,而有一州较为特殊,此便是被称为司隶的畿辅地区。由于畿辅地区属司隶校尉负责督察,故称之为司隶。

此时的司隶校尉,就相当于满清时期的直隶总督(疆臣之首),负责京畿地区的安全。故而,司隶校尉被称为雄职。而蜀汉的第一任司隶校尉(卫戍成都)是张飞,张飞死后,便由诸葛亮兼领。而诸葛亮有了司隶校尉之职,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领兵。

李严的统兵之权虽在诸葛亮之上,但由于李严被诏令留镇永安。而诸葛亮辅政之后,改变了刘备的用兵方向,与东吴主动修好,使蜀汉东线的高危警报得以解除,李严的重要性也就自然随之降低。诸葛亮既对李严的才能与品行不够放心,又比较喜欢亲力亲为,而李严的根基与威望又远不能与诸葛亮并论,于是,诸葛亮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抽调东线的兵力以南征北伐了。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