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被赐朱姓为什么不叫朱成功

郑成功是我国非常出名的民族英雄,与清军抗争还收复了台湾。当时清军入关,郑家又重新扶持了一位皇帝,这位皇帝还把自己的姓氏赐给了郑成功,所以那段时间里郑成功又叫朱成功,但为什么后来又改回郑成功了呢?其实郑成功虽然被称为国姓爷,但他扶持皇帝也只是为了抗清而已,这个名号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而且当时在海上郑家的名号已经成为了最强标志,简直是不要太好用啊。

在帝制时代,获赐国姓是无上的荣耀。比如,隋唐评书演义中,那位足智多谋,如同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徐茂公,就被李唐赐予国姓为“李”,而更名为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公,被唐高宗李渊赐姓李,为李世勣,其后又为避李世民的名讳,而单名为勣),并附宗正属籍(即被视为李唐宗室)。至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李勣之孙--李敬业起兵讨伐武氏,才被武则天追削官职爵位,并发冢斫棺,复姓徐氏。

而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有一个很是荣耀的称呼--国姓爷。国姓爷的称呼,源於郑成功蒙受明·隆武帝赐予国姓“朱”。郑成功为郑芝龙长子,本名森,字大木。明·隆武帝为郑芝龙所拥立,隆武帝很赏识郑芝龙之子-郑森的才华,同时也为了笼络郑氏。故赐郑森国姓“朱”,名成功,自此,郑森便更名为朱成功。

那么,既然郑森以获赐明朝的国姓为耀,而民间亦常称其为国姓爷。却为何后世很少称其为朱成功,而通称其为郑成功呢?

其一,郑氏在闽台地区的强大影响力。郑氏为入闽八姓之一(其余七姓为林、黄、陈、詹、邱、何、胡),在闽台地区深有影响力(在闽南及台湾,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俗语)。郑芝龙经营海上数十年,家族力量盘根错节、极为雄厚,而获赐国姓唯有郑森。而由于郑森青史留名、千秋功载,故在郑氏宗法上,也得称呼其为郑成功,以示为郑氏之荣耀。

其二,南明的最终败亡。获赐国姓虽为无上荣耀之事,但南明政权并没有能支撑多久。在国力强盛之时获赐国姓,乃是蒙受国家的恩宠与庇护。而在国家衰败之时获赐国姓,乃是朝廷往往已经要仰赖受赐姓者的支撑才能得以维系,这在实则上已经主客易位了。故而,“国姓”的含金量已然不同,而在明郑政权被满清消灭之后,“国姓”更成为烫手山芋。在满清的统治之下,郑氏战战兢兢,为与明朝撇清关系,也不会再称其先祖为朱成功。

其三,满清的官方影响。“国姓爷”成为郑成功抗清的一块金字招牌,屡屡令满清头痛不已。在明郑政权被消灭之后,满清官方惧怕郑氏残余力量,再以此为抗清的名号(“国姓爷”的名号,在很大程度上就已意味着获得了大明授予的抗清名分),故复其本姓为郑,称其为郑成功。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