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作者写宁愿吃饭的时候没有肉,但是一定不能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这里的“肉”代表的是一种荣华富贵,而“竹”代表的是一种君子刚正不阿的骨气,将这两种事物类比,表达自己的志向。
出自下文:
于潜僧绿筠轩
作者: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翻译:宁愿吃饭的时候没有肉,但是一定不能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没有肉吃可以让人变得瘦弱,但是没有竹子会让人变得俗气。人如果变瘦了还可以变胖,但是人变得俗了,就很难医治了。如果旁人对这种观点不理解,笑着问道:“似高还似痴?”那么如果面对着君主,仍然大嚼,既想要清高的名誉,又想要丰盛的食物,这个世界上哪有像“扬州鹤”这样鱼和熊掌都兼得的事情呢?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苏轼,全诗就是歌颂风雅高洁的美好品质,批判物欲的世俗想法,全诗主要运用了议论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于刚正不阿、清廉的君子之风的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