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六大谋士司马懿第三,诸葛亮第二,第一让曹操念念不忘!

在历史的这段长河里,三国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篇章之一,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各种名将谋士层出不穷,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奋斗,给了我们无穷的遐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武将我们暂且不说,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当时几位极为出众的谋士,为此小编艰难的做出取舍,列出了小编心目中的六大谋士,看看是否符合广大读者朋友们心中的谋士排行榜。

六、东吴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出身于江东大族。陆逊的祖父、父亲都在江东为官,叔父陆绩还是大儒,只不过跛脚,32岁就去世了。鲁肃过世后,东吴的大都督交给了吕蒙,但在夺回荆州后没多久,吕蒙就病逝了。

当时的刘备为报兄弟之仇,尽起蜀国之兵伐吴。短时间,连克东吴数座城池,在此危亡之际,陆逊临危受命统领吴军抗击蜀军。在他的指挥下,吴军一场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可以说,如果不是陆逊,东吴可能就被刘备灭了!所以,把他排在第六位,应该是实至名归的!

五、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谋士在三国里就是军师,帮主公出谋划策,让自己的主公无往而不利。论谋略,庞统可算一级的,论忠,他更胜一筹。谋士都是要献计策的,可是有一计他是拿自己为计。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当初刘备在川蜀帮着刘璋打仗,打完了要走。刘备本想取川蜀,但没有合适的理由,深知刘备心思的庞统,用自己做饵,为刘备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

公元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36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四、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三国早期著名政治家、战略家,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用古人的话说,他是“萧何、曹参”的再生之人。

在谋略方面,荀彧的智慧谋略也是一流的。在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都是荀彧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克敌制胜,一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使用的还是荀彧的战略部署。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说服毒自尽,年五十。

三、司马懿

说到司马懿,我们都不陌生。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人,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同时也可以说是西晋开始的始作人。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作为一个谋士,司马懿头脑发达,是旷世的奇才,其中最主要得功绩就是他率军对抗北伐和平定辽东。在三国后期,他是唯一能够制衡诸葛亮的一个人。在笔者的心中,司马懿和曹操都是属于一类的人,乱世之奸雄。但司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王,最终成为了三国最大的赢家。

二、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三国谋士的代表,诸葛亮的地位几乎无人可以撼动,无论是“草船借箭”还是“空城计”,都是他的杰出之作。前者免费骗取了曹操十万支箭,后者直接吓跑了司马懿,可见其谋划水平之高。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敬佩和学习的。

一、鬼才郭嘉

郭嘉,人送外号“鬼才”,又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人。在投奔曹操后,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中就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他智慧超群,算无遗策,曹魏平黄巾,定河北,天下九州十三郡,其中北方的统一,皆出自郭嘉之计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郭嘉在曹操麾下效力的时候大放光彩,在曹操和袁绍争霸时,他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为曹操剖析了天下时局,最终坚定了曹操的信心,一统北方,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可惜他英年早逝,年仅38就病逝了,虽然他病逝了,但曹操对他却是念念不忘。在他逝世后没多久,曹操南下讨伐孙权和刘备,却被周瑜一把大火大败。失败后,曹操曾仰天长叹:若奉孝在,孤也不会遭此大败。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