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得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周文王的儿子召公共同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渴望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于是他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并制造谣言说周公有篡权的野心。召公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与召公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他绝没有野心,要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用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还制订了一套周朝的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作“成康之治”。
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5年)
牧野之战后,武王进入商都,分商的畿内为邶、帑、卫三国,以邶封纣子禄父(即武庚),帑、卫则由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分别管理,合称三监(一说管叔监卫、蔡叔监帑、霍叔监邶,以监视武庚)。随后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诸侯,据记载征服99国,臣服652国。克商后,武王还师西归,在他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盛大典礼,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
武王分封诸侯
周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政权,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武王决定按功行赏,调整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当时主要诸侯国有:齐、鲁、宋、燕。
周王朝统治的巩固(公元前11世纪)
武王死后,幼子成王继位,武王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与武庚纠合作乱。周公劝说召公支持东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出兵东征。历时三年之久,平定了三监之乱,既而挥兵继续东进,征服的国家有殷、东、徐、奄、熊、盈、攸、商盖(奄)、九夷、丰、敷古(蒲姑)、淮夷和东夷诸国。为消除商残余势力叛周的隐患,建东都洛邑(成周),迁“殷顽民”于此。东征对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第二次分封
武王分封诸侯以后,康王又分封和改封姬姓宗亲为诸侯,又建立了刑、吴等诸侯国。通过第二次规模更大的分封,使西周的疆域向北扩大到燕山南北,向东扩大到山东和江苏的沿海,向南到达长江沿岸。通过分封,周天子使姬姓宗亲占据全部国土,成为国家真正的主宰。
西周社会(公元前11世纪)
西周时期,周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和各诸侯国都有国、野。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为国,郊以外称为野。居住在国中的是国人,其余是野人。国与野各方面制度均有所不同。国中划分为乡,周有六乡,诸侯国大的有三乡。国人多数是与贵族有宗法血缘关系的士阶层,他们有议政的权利,才能优秀者,会得到选拔推荐。
周朝的官制(公元前11世纪)
西周的政权机构比商朝更加完备。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以下是太师、太保,是最有权势的大臣。太保以下有三事六大。三事:一是常伯;二是常任;三是准夫。六大,即所谓六卿,分三左、三右。三左是大史、大祝、大卜;三右是大宰、大宗、大士。三左是负责神事的官,三右是管理人事的官。另外,还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官。
等级森严的分封(公元前11世纪)
制经过两次分封以后,西周逐渐确立了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血缘为纽带,以加强周王朝的统治为目的。所封诸侯国,均由中央控制,对周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缴纳军赋和提供力役等义务。诸侯在其封国内有世袭权。诸侯国的分封延续至西周晚期。西周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民授疆土”的仪式。
家天下的宗法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又确立了一套以姬姓为中心的宗法制度。这两种制度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在其封国内为大宗,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土地王有”的井田制(公元前11世纪)
井田制是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土地制度,它在西周以前已经存在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直到西周才臻于完善,这一制度因耕地划作井字形状而得名。《周礼》以九夫为井,方一里为一井,方十里为“成”,即百井;方百里为“同”,即一万井;构成井田体系。井田制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八家为井而有公田与九夫为井而无公田。井田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军事制度
周王和诸侯都拥有军队。周王和军队主要有三支:“宗击六师”或“西六师”,驻守在镐京附近,保卫京师,是周的主力军;“殷八师”,驻守在朝歌,主要用以镇压殷顽民的反抗;“东八师”,或“成周八师”,驻守在新都洛邑,主要用以保卫成周,镇慑东方。西周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加剧,军队组织逐渐扩大。军队的最大单位为“军”,据说一军有12500人,周天子拥有六军。
常备军的诞生西周武装,氏族兵制仍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为了维护王朝的政权,西周就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式的常备军。周王征伐时除了动用中央的直属常备军队外,往往要征召诸侯国的军队和王臣的氏族武装。诸侯和王臣要带领自己的军队和氏族武装参加征战,没有常备军的诸侯,临时征集士兵组建军队,随周王出征作战。
西周的宗庙祭祀(公元前11世纪)
宗庙祭祀在周代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产生了专供祭祀使用的建筑群并且建立了规范祭祀活动的礼仪制度,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宗庙祭祀体制,被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和发展。周代推行以礼治国的方针,祭祀活动遂成为国家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由国君亲自主持祭祀天地、宗祖和社稷的礼仪制度在周代正式形成。
(公元前11世纪)严密的刑法
西周统治者在商朝刑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完整的刑法。所谓“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西周的刑法,种类繁多,法网严密,主要有“五刑”:墨刑(即黥刑),在脸上刺字涂墨;劓刑,是割掉鼻子;刑(即刖刑),是砍掉脚;宫刑,是破坏男女的生殖机能;大辟,是杀头。
“政教合一”的明堂制
明堂制度是一种宗教、宗法、政治、社会意识形态一体化的制度。明堂制形成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宗教在周代达到鼎盛的重要标志。周人在前代明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明堂制度。该制度以明堂为核心,形成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和宗教、宗法、政治、伦理、教育一体化的意识形态。明堂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古代宗教发展的最高水平。宗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笼罩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周礼的形成(公元前11世纪)
西周初年,实际掌握周朝西周初年,实际掌握周朝大权的摄政大臣周公姬旦制定了完整的周礼系统,成为西周及东周数百年间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体制。这套周礼体系将商人的宗教、政治制度和周民族自己的宗族、政体、信仰传统融为一体,形成了青铜时代中华文明的古典形式。由天、德二元基础出发,周礼形成了一系列伦理道德观念,它们成为周礼的精神和核心。周公从“敬德”出发,阐发了“保民”和“慎罚”的主张,以之作为“德”在统治上的主要规范。
显示尊卑的用鼎制度
用鼎制度是按等级使用食器的制度,主要是鼎、簋等青铜食器。在礼的约束下,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都受到限制,因而等级越高的人,可享用的物质越多,生活质量越高。这种礼仪系统的建立与制度化,使贵族内部的秩序固定,减少内部的竞争与冲突。
被神化的玉器
西周是中国古代玉雕业空前繁荣的时期,玉雕工艺技术不断创新。统治者又赋予新宗法礼制的理念和内涵,使之深化为一种与青铜器相辅相成的重要礼器,并予以系统化和等级化。西周玉器在巩固周王朝统治的精神王国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
雅乐(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的建立使奴隶制经济空前发展,音乐文化显著提高。西周初期的统治者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完整的宫廷礼乐制度。统治阶级在宗教、政治等仪式典礼中所用的音乐和乐舞,被后世称为雅乐。统治者把礼、乐、刑、政并列,使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和法律等统治手段结合在一起,成为贵族统治的支柱。
西周的教育(公元前11世纪)
西周在继承商代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古典教育官学体系,形成当时先进的六艺教育。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设立,分小学和大学两级。乡学则按地方行政区域,州设序,党设庠,乡设校。乡学教育对象是地方普通贵族子弟及退隐乡里的绅士乡官子弟。乡学的优秀生可升入国学。西周六艺教育的特点是官学为主、官师合一,教师既行教又兼国家事务。
西周的农业生产(公元前11世纪)
周人从其始祖时起便非常重视农业,整个西周时期,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一时期的农业工具,据考古所见,仍多为木、石、蚌、骨所造。农作物种类较商朝有所增加。《诗·采芑》和《臣工》两篇有新、畲的名称,分别指垦种一年、二年、三年的田。《周礼·大司徒》有类似记载,把较薄的田休耕一二年再行种植。这种休耕制,对促进农业生产有一定作用。
西周的畜牧业(公元前11世纪)
西周社会生活的礼制化,加大了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因此西周非常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周王室设置了专有的牧马场,周王还经常视察牧马场。西周社会对牲畜的需求量是相当惊人的,当时牲畜除了食用、驾车外,大量用作祭祀活动和殉葬的“牺牲”,而且牲畜的骨骼还是骨器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战争需要大量的马匹。因此,西周畜牧业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部门,牲畜也成为社会上拥有财富的标志之一。《礼记·典礼下》说:“问庶人富,数畜以对。”这说明了畜牧业对西周社会的重要性。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工商业
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完全被周王和贵族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官府设立工正、陶正、车正等官职,管理手工业,在生产场地还派有监工。西周的手工业种类很多,分工很细,号称“百工”。西周官方对商业的管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周王任命官员管理从事手工业的商人,另一方面是管理市场。当时商人被称为“贾”,也就是贾人。那时用来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奴隶、牛马、兵器和珍宝,贝仍是当时主要货币。
原始瓷器的发展
商朝出现的原始瓷器工艺为西周所继承,并有所发展和提高。产品数量比商朝大增,西周宗周、岐周、成周地区的居住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原始瓷器;王室之外,北方的诸侯国及方国也使用少量的原始瓷器;南方地区的西周墓更大量出土原始瓷器。
冶金技术的发展
西周的冶金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在量、质、创造新产品上都取得重大的突破。首先,西周都城内有比商朝更大规模的铜器作坊,铸造业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使青铜器的产量大大增加。除了青铜器外,周人在冶金技术上也取得重大突破,开始冶铸真正的铁器,并掌握了玻璃器皿的制造方法。
古老的占卜术(公元前11世纪)
《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它分为《周易本经》和《周易大传》两大部分。“传”是解释“经”的。《周易》一般认为是西周的作品。它的基本思想是阴阳对立,代表阴(--)和阳(—)的两种符号叫做爻(阴爻和阳爻)。爻是构成“卦”的基本成分。三个爻画为一组,据说象征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一组称为卦象,有八种基本排列,称为“八卦”。“八卦”是“单卦”,以后又发展为重叠排列而成的“六十四卦”,叫做“重卦”。
《周易》的影响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它渗透在我国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先知(预测)学、军事学、数学、医学、气功学、武术学、体育学等各个领域,被视为我国5000多年文化科学技术的源头活水。
瓦当:我国古代建筑用瓦始于夏代;但没有实物作证,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瓦和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使我国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青铜文明的巅峰——金文(公元前11世纪)
西周初年,周王朝为了炫耀征服天下的功绩,宣扬其建立的新秩序,在向祖先祭祀和留传子孙的青铜器上详尽地铭刻了千言万语,于是青铜器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铭文,金文从此发展起来。金文在中国文字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文字的造字方法中,金文中的形声字比以前的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更进步,因为它含有表音成分。
经典名作毛公鼎
西周晚期的毛公鼎是金文的经典名作。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在鼎上,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全铭文以“王若曰”开始,基本引述王的册命话语,分段处以“王曰”隔开。它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建筑工艺
西周的大型宫室建筑已普遍使用瓦覆盖屋面,有板瓦和筒瓦两种,配合使用。板瓦与筒瓦背面都饰以绳纹。西周中晚期出现了半瓦当,有素面的,也有饰以重环纹的。瓦的发明可能是在商朝,而砖的发明与使用则是在西周。使用砖瓦,表明当时已由土木建筑向砖木建筑发展,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西周的建筑,特别是大型宫殿建筑,屋顶构架是用纵架、斜梁搭起来的木构架。西周建筑奠定了中国木构建筑基础,对以后中国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代的西域(公元前11世纪)
“西域”是中国史籍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地理名词,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西域的先民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与中原地区来往。当时农业已成为西域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小麦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工具中石锄、石镰、石磨盘等农业生产用具占很大比例。有些地区狩猎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当时西域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并且掌握了用土坯建造房屋的建筑技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除了建造房屋以外,在西域地区还出现了城堡,这是西域地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西周的少数民族(公元前11世纪)
西周镐京周围的宗周,除有采邑主的封邑外,还有数量不多的少数民族。自商朝晚期,周人就与他们交好,据史书记载,周武王伐纣,蜀人、巴人和羌人都曾参与,周人对少数民族以融合为主,而控制与对抗只在融合不易时才发生。西周晚期,居住在西北地区的戎族势力大振,曾不断侵扰周境。
戎
先秦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又称西戎。两周之际,戎族活动频繁,见于史载的有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等。有的学者认为允姓之戎是周王朝西北部地区的主要威胁,曾攻至周王朝腹地,周宣王用重兵与之交战,将其赶走。春秋时,允姓之戎迁于渭水一带。
狄
狄是先秦时期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北方和西北地区,又作翟。相传隗姓赤狄与商周时的鬼方有关。鬼方又称鬼戎,商王武丁曾率兵将鬼方打败。周王季也曾讨伐过鬼戎,俘虏2 0位狄王。春秋时期,赤狄东徙,曾灭掉邢国、卫国。
夷
夷是先秦时期的少数民族。古代文献里有东夷、西夷、淮夷、九夷等称谓。夷主要指发夷,相传是太昊部落、少昊部落后裔,又称为鸟夷,曾以各种鸟名为族名及官名。和禹同时的皋陶即为东夷族首领。夏商时华夏与东夷多有斗争,西周初年,东夷曾支持三监之乱,周公东征时不少东夷方国被灭。战国时,史传里已少见夷称,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夷逐渐与华夏族融合。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舆服制度
西周的服饰分为上衣下裳、深衣、袍服三大类。西北、西南地区的氐羌、巴蜀民族普遍穿边缘绣上纹饰的袍服。贵族男子穿“上衣下裳”,即上身是短衣,下身是裙,腰系宽带,并有垂于膝下的“蔽膝”。上衣下裳是贵族的礼服,也就是官服。卿、大夫及高级的士等贵族则穿深衣,这也是贵族妇女和贵族家臣的日常便服。社会中下层和士的日常服装,是一件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