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公元前403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的奴隶制也在逐步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我国历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新时期。春秋后期的十几个大国,经过激烈的战争和兼并,只剩下齐、楚、燕、秦、韩、赵、魏七个大国,被称为“战国七雄”。这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为了保存和扩展自己的势力,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去侵占别国的土地,削弱别国的势力,相互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这个时期战争连绵不断,所以称它为“战国时期”。

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募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十年的改革里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变法同年,秦国灭蜀。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宜守难攻,故而被称为“天府雄国”。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使之完全具备了统一全国的能力。

楚国在春秋末期是势力较强的国家之一。楚怀王即位之际,恰逢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合纵抗秦,楚怀王为合纵约长,但他轻信张仪之计,破坏合约,失信于六国,终遭毁灭。

燕国原是北方的一个小国,因其远离中原,使之得以相对安宁,并无太多战事。所以春秋末期燕国已成为北方的大国。至燕太子丹的时代,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未果。秦王嬴政对燕深恨不已,公元前226年出兵消灭了燕国。

韩国原为晋国韩氏家族,在“三家分晋”之后才成为独立的诸侯国家。它东临魏国,西靠函谷关,占据军事要道,故而连年争战不断。公元前358年,韩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执行苛刻政治,使韩国的国力暂时得到加强,但没过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韩国在六国中是最早被秦消灭的国家。

赵国是“三家分晋”所形成的第三个国家,建都于邯郸,与齐、燕相临。战国后期,赵国因有名相蔺相如、大将廉颇等大臣忠心为国,使赵国颇为强大。直至公元前2 6 0年,长平之战中四十万士卒遭秦坑杀,使秦以此为契机,逐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魏国也是由晋分裂出的国家之一,并且在三个国家之中实力较强。加之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很快强大起来,魏国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354年,马陵之战中魏国惨败,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精力与其他六国交战,直至其被秦国灭亡。

齐国是六国中比较强大的国家,因其远离秦国,故而一直未与秦国有正面冲突。公元前314年,燕昭王任乐毅为大将,联合三晋、秦、楚等国大举伐齐,攻占了齐国的大部分国土。齐国损失惨重,后其强国地位一直未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