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驮摩那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40~前468年之间。他是寡头武士阶级中的一员。他与传统宗教彻底决裂,抛弃旧教的神祗与经典,这与佛教创始人相似。他在父母死后,经家人的准许出家,经过12年苦修,成了“耆那”。所谓耆那,就是战胜情欲和解除精神束缚的人。“耆那”亦即“大雄”,意思是与情欲作战取胜的英雄。后来,筏驮摩那的徒弟也成了耆那。大雄死时72岁,被他的14万信徒尊为“二十四祖”。大雄提倡苦修,强调以身体的极苦获得精神的极乐。因农业耕作容易伤害虫蚁,所以耆那教禁止农业。大雄认为世界的万物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部分,也就是躯体与灵魂。灵魂结合什么样的躯体,在于他行善与作恶。他批评婆罗门教的杀生祭神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恶业。他认为最高的境界是脱离轮回,让灵魂脱离躯体,达到梵的极乐境界。耆那教除了否定婆罗门种姓制度外,还强调不杀生,奉持三宝(正知、正行、正信),守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