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狮子座)。共和国大将。精于战略,善于用兵,具备精湛、纯熟的指挥艺术,以高超的军事才能和不败的作战记录,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人物档案

姓名:粟裕

生卒年: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

出生地:湖南会同

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

时代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革命风起云涌。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趁机侵占中国大片领土;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以蔡锷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讨袁护国战争。而1917年的十月革命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五四运动势如烈火燎原,迅速蔓延全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革命与反革命、侵略与反侵略、革新与守旧的激烈搏斗,强烈震撼着中国大地,震撼着粟裕的家乡,使粟裕迅速觉醒,走入革命的洪潮中。

生平纪事

粟裕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地主家庭。据他说,“父亲一心想把我培养成封建地主式的接班人。”为反抗封建礼教,粟裕愤然离家出走。1927年夏,粟裕参加了叶挺的第二十四师,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1927年8月,粟裕随叶挺参加了南昌起义,在领导机关的警卫队当班长。部队在粤东北失败时,他负了伤,但仍以坚定的意志跟随朱德、陈毅走上了井冈山。井冈山斗争中,粟裕在主力部队第二十八团先后任连长、党代表、师长、军团参谋长等职。主力部队长征后,他率红十军团剩余的几百人在闽浙赣地区度过三年艰苦的游击战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粟裕任第2支队副司令员。他充分发挥游击战的特长,一再痛歼日军。1939年,新四军成立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1940年10月,粟裕率部与国民党亲日派军在黄桥进行决战,他采用“黄鼠狼吃蛇”的战法,将数倍于己的敌军切成数段,歼敌一千一百余人,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皖南事变后,粟裕领导苏中、浙西军民开辟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粟裕精心组织发动了车桥战役,共歼日伪军近千人。当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时,毛泽东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粟裕集中华中野战军主力三万人迎击国民党约十二万人。一个半月内,七战七捷,歼敌五万三千余人,震惊苏中。1946年10月,粟裕又具体部署和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其中莱芜战役以损失仅为敌军1/9的代价,创造了歼敌七万的新记录。陈毅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导一贯保持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1947年5月,粟裕虎口拔牙,采取正面突破、分割两翼等战法,将全副美械装备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围歼,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震惊中外。1948年6月中旬,粟裕又指挥了著名的豫东战役,先克开封,又围援敌,歼敌九万余人。同年9月,组织指挥济南战役,攻克济南,歼敌十万余人。1948年11月6日,粟裕指挥华野大军打响了淮海大战的第一枪。淮海战役共计歼敌五十五万余人,粟裕部就歼敌四十四万。1949年 4月,粟裕参与指挥渡江战役,以三野组成的中、东两集团军率先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5月下旬,粟裕又精心组织指挥了淞沪战役,激战半月,歼守军十五万余人,解放大上海。

共和国建立后,粟裕历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文革”中,粟裕淡出军、政界。“文革”后,回中央军委担任常委。1984年 2月5日,粟裕因肺炎在北京去世。

军事成就

粟裕是一个非凡的将领,他是典型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最终赢得战争的杰出将领。粟裕一生身经百战,他打过各式各样的仗:游击战、运动战、攻坚战。他用过各种各样的战术手段,最擅长打险仗,并屡屡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如脍炙人口的黄桥决战,改变了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淮海战役等。可以说,粟裕一生经历的凶险是最多的。

 粟裕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战役指挥员,对于战略性问题也常有不凡的见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毛泽东曾要粟裕再率一个兵团进一步深入长江以南,以调动中原之敌。粟裕却认为此举不可行。毛泽东等研究后,随即肯定了他的意见。

莱芜战役

鲁南战役后,蒋介石调集53个旅三十一万人组织“鲁南会战”。南线以整编 19军军长欧震指挥8个整编师20个旅自台儿庄、郯城、城头一线北犯临沂;北线以第2“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3个军9个师组成辅助突击集团,由明水、周村南犯莱芜、新泰,进行南北夹攻,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临沂地区与其决战。

针对国民党军的企图,粟裕等决定将北犯之敌诱至适当地区,选其突出的一路围而聚歼。但南路之敌由于齐头并进,稳扎稳打,不便分割歼灭。而北线之敌李仙洲先头部队于2月4日到达莱芜。粟裕决定放弃临沂,北上围歼李仙洲集团。华东野战军除2个纵队伪装主力阻击南线之敌外,其余全部隐蔽,兼程北上。19日,华东野战军各部逼近莱芜地区。22日,北线之敌第46军由新泰退至莱芜与第73军汇合,华东野战军即将该敌包围。23日华东野战军攻占莱芜城,切断了北逃之敌的后路。随后,华东野战军主力自东、西两面发起猛烈攻击,至下午5时,将所围敌全部歼灭,战役结束。

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以临沂一座空城换取歼灭国民党军五万六千余人的重大胜利,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的最高纪录。

影响评述

在解放军第一代将帅中,粟裕的资历并不算太老,军事指挥天才却为全军称颂。他自己一向谦虚,历史上有“两让司令”的美谈。作为解放军“第一大将”的粟裕,参军前没有上过正规的军事院校。但在同时代的战士中,他有较高的文化水准,有善于思索的特点,因此,他具有超出一般指挥员的敏锐见识。在战争年代,他总是抓紧时间刻苦学习。身为基层指挥员,他注意研究思考战略问题,在具体问题上经常比别人看得远,具备“超前意识”。天才来源于实践。粟裕从班长成长为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战争熔炉把他铸造成常胜将军。刘伯承就曾赞扬他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粟裕精于运筹,善于用兵,具备精湛、纯熟的指挥艺术,他以高超的军事才能和不败的记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为精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