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为官清正廉洁,不徇私枉法,勤政爱民,被尊称为“包青天”。他直言敢谏,为国家尽忠尽力,成为后世为官的楷模。
人物档案
姓名:包拯
生卒年:999年~1062年
出生地: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
身份:宋代政治家
时代背景
北宋中期,各处官员过多,造成了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而且军队数量庞大,军费开支过多。官多、兵多,战斗力不强,造成了宋朝贫弱状况的出现,导致北宋朝廷在和辽、西夏、金的对抗中一直处于下风。而北宋政府只知岁贡银绢,以换取暂时的和平局面。包拯在朝为官时,为改革这些弊政,向皇上直言进谏,提出许多改革良策,为当时社会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平纪事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封刑部侍郎。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1027年,包拯中了进士,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建昌赴任,包拯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官吏们的交口称赞。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拯先任天长知县,后又升为端州知州。两任期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
1052年,包拯因为弹劾外戚张尧佐而触犯了仁宗,被调离京城,改任河北督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事实上,转运使的职务在地方上权力也是很大的,可以看出仁宗并没有极力打击他,只是让他离开京城。因为这次加封了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所以后人也称他为“包龙图”。
四年后,包拯又被调回了京城,任开封府知府。在这个位置上,包拯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北而坐。因为这个典故,在戏剧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后来,包拯又担任右谏议大夫、三司使,最终官至枢密副使,主管军事事务,相当于副宰相。
1062年,包拯在府衙病倒了,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64岁。朝廷追封其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孝肃”,即孝道和铁面无私之意。由于包拯一生为官正直无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老爷”,士大夫们则尊他为“包公”。
包拯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百官吊唁,还派专使护送其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五十里的大兴集。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高尚品格。
功绩回眸
包拯在担任御史时,不满因循守旧的现实,写下许多奏议,要求实行改革,并积极推动庆历新政的实施。针对新政中的一些不当做法,包拯也提出了自己的改正意见。如范仲淹提出科举考试不再实行弥封誊录制,而代之以荐举制;包拯便上疏荐指明举制存在种种弊端,行弥封之法,则稍协尽公之道。
在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包拯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江南地区和江淮地域的人民大范围受灾时,百姓们难以生活,包拯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使很多百姓免于饥饿。包拯还为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给予严惩。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因此,包拯被江淮人民称为“再生父母”。
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这项措施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都不堪重负,很多人为逃避这项工作而逃到他乡,牲畜则常常累得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影响了人民生活。包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门去了陕西的解州考察民情,并及时上奏朝廷,请求废止食盐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可获得方便。仁宗采纳了包拯的建议。实行新的食盐通商法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
1045年,包拯奉命出使辽国。在途中,他发现负责迎送外交使者的三番官员常借机在沿途勒索百姓和地方的官员,边界的人民不堪重负,叫苦不迭。包拯上奏皇帝,请求缩短三番官员在边界的停留时间,严禁吃请送礼。仁宗采纳了包拯的建议,下诏实行。很快,边界人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
1049年,包拯出任三司使财政官,更是时刻关心着民间疾苦。他在巡视山西时,发现漳河两岸的邢、洛、赵三州万顷肥沃农田被当成军马牧场使用,不准种粮食,但是军粮却从外地远道运来,费时费力又耗费国财。包拯立即上书请求归还耕地,仁宗很快颁下诏书。结果,农民的粮食问题和军队的马料都得到了解决。从中可以看出,敬业精神、爱国精神也是包拯和其他官僚之间的区别。
包拯还进一步改革了开封府的官衙旧习气,为民谋福。按照宋朝法律,到衙门里告状的人不能直接到官员面前递交诉状,要由下属“门牌司”来转达,这使许多百姓受到刁难勒索,敢怒而不敢言。包拯到任之后,马上撤去了“门牌司”,让人将衙门的大门敞开,允许百姓直接到公案前陈述递状,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府小吏们对百姓的盘剥。
影响评述
在封建社会里,像包拯这样廉洁正直的官员,真可谓凤毛麟角。人们崇敬他、怀念他,一批以包拯为主人公的小说、戏曲纷纷创作出来,于是一位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善于断案、专为老百姓伸冤除害的清官形象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尽管这些作品与历史真实相差较大,但是,这却反映出人们在饱受贪官污吏的摧残之下,对于能为百姓伸冤的清官的向往和对包拯的赞扬。如今,包公已经成了清廉正直的代名词,人们怀念这位名垂千古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