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以“道”为核心概念,推演出具有整体观念和朴素辩证法的哲学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国民精神的两大源头之一。
人物档案
姓名:李耳
生卒年: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
出生地: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
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
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一部书命名的艰难时代。春秋后期,周王室衰微,政由方伯。冲破了礼制束缚的诸侯们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为争夺财物,扩充地盘,以大国争霸为特点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霸主迭出,烽火连天,尸横遍野。面对这样“礼崩乐坏”的社会,老子提出“道”的主张,希望人们遵循“自然”的轨迹去生活,渴望建立“小国寡民”的“无为”社会。而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甚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历史。
生平纪事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老子是当时人们对他的尊称。“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约在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据考证,老子的几代祖先都是贵族,是各朝的史官。独特的家庭文化使老子从小受到熏陶。在约公元前 521年前,老子一直在苦县隐居修学,并逐渐成为一位智者。
约公元前521年,老子做了东周王室的藏书史官。由于工作之便,老子得以遍观当时的各种文献典籍,产生了深邃睿智的思想。但由于他只注意研究关于道德的学问,所以一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又经过多年钻研,老子成为当时一位精通周礼理论与制度的大学者。
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微,把握政权的公卿士结党营私,争夺朝政。身为藏书史官的老子记录和保存了一些官场的材料。由于得罪了甘简公,老子被免去了史官之职。罢官之后,老子没有回故乡,而是到了崇尚周礼的鲁国考察。老子在鲁国期间不断学习,感悟着沧桑之大道。
甘平公即位后,老子官复原职。经过多年的周游,老子的见识更广泛了。联系自己的失官,老子认为自己的言行也有失于检点之处。自己得罪权贵而被免职,是因为忘了在福中蕴藏着祸患,粗心大意所导致。经过反复思考,老子认为守柔弱、守静笃是一种防止祸患的好方法。这是老子思想的雏形。
约公元前501年,年轻的孔子到东周问礼于老子。孔子为恢复周礼,“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对他的观点不太赞同,便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约公元前499年,老子见周王室衰微,无心再做官,便辞官归隐,回到家乡苦县开始著书立说。约公元前478年,陈楚两国交兵,苦县成了战场,老子的书稿不幸被匪兵焚毁。悲痛之余,老子大悟,遂骑着青牛,离开东周,向西而去。在函谷关,老子遇到周大夫尹喜,写下《老子》一书,然后绝尘而去,不知所终。据推测,老子约死于公元前471年。
生活剪影
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毕生都在探究“道”,宣扬“清静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些睿智的思想光辉不仅在他的政治生活中熠熠生光,也闪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出而行
相传,老子的一个友人去世,出葬那天,年轻的孔子也去了。孔子十分好学,特别爱钻研周礼。这一天,出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叫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左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
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的,而且日食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会不安的,所以日食时还是继续走为好。老子却说:“诸侯朝王,大夫出访,无不日出而行,日落而歇。送葬也是一样。夜晚看到星星而赶路的,只有罪犯以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日食时天很黑,如同夜晚,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葬时遇到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孔子沉默不言。
孔子问礼
相传,老子复职后,孔子到周朝王都来学习周礼。此时的孔子学识已大长,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耐心地解答了孔子的问题。
但在周朝做了三十年官员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奴隶官场的腐败,开始对周礼的实质有所认识,他仿佛看到周礼成了某些人谋取漂亮名声和官爵利禄的手段。对于孔子,从他的眼神和举止上看,都隐约可以看出一种骄矜之意和急于从政的劲头。于是,老子又诚恳地对孔子说:“我送你几句忠言吧。你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其背后的铭文能背下来吗?”孔子说,背下来了,其中有几句正在揣摩,如“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等等。老子说:“这正是我时常思考的人生问题,也是我要送你的良言。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接近死亡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希望你去掉身上过多的骄气与功名利欲,及自我表现的毛病。这就是我要说的。”
以柔胜刚
在哲学中,老子最推崇以柔胜刚。他认为柔弱的事物比刚强的事物更具生命力。《庄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老子高寿,惹得许多人羡慕。一天,有个人向他请教长寿的秘方。老子张开嘴,指着自己没有牙齿的口腔问道:“你看我的牙还在吗?”那人说道:“不在了。”老子又指着自己的舌头问:“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那人迷惑地答道:“在呀!”老子于是笑道:“牙齿比舌头坚固得多,可是坚固的牙齿没有了,柔软的舌头依然还在你懂了吗?”那人恍然大悟。
思想成就
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奠定了道家的哲学体系,集中反映在《老子》一书中。
老子在书中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整个老子哲学就是由“道”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推演出来的。他所谓的“道”是指构成世界的实体。有些地方,“道”是指创生宇宙的动力;有些地方,“道”又是万物运动的规律,以及人类行为的准则。老子通过这样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 “道”,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古代的哲学大都以政治和伦理为轴心,而老子哲学突破了这一局限,把思考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宇宙,树立起朴素的整体观念,并由此出发,审视人间的万事万物。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而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在《老子》一书中,作为万物之本的“道”是“无形”、 “无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就是“无”。这里所说的“无”是“无形”、 “无名”之物。这种无形无名之物又能产生“有形”、“有名”的“天地万物”。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又是“有”。这就是所谓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宇宙间的一切自然之物,都是以 “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本原有机统一的整体。
老子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观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阴阳、刚柔、强弱、兴废等等,它们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又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都表明了对立双方的同一性。老子还认识到对立的事物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曲能够伸直,破旧能够新鲜。因为这种转化表现为“物极必反”,“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为了防止物极必反,避免衰落,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像“道”那样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还突出表现在军事战略方面。他指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就是说,一个好的军人不会耀武扬威,一个善于打仗的人不会暴躁发怒,一个善于战胜敌人的士兵不会跟敌人硬拼。对此,他提出了“以柔胜刚”的指导思想,比如: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以水攻坚的力量没有攻不下的。他还举出这个指导思想所依据的一些“事实”:人活着的时候柔弱,死了变得坚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柔脆,死了变得枯槁。所以,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
老子还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观念。他认为,天地的运行是自然而然,是不假外力的。同时,他又把这一观念运用于人道观上,认为人也应该和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人生必须消除主观和外在的干涉,使其自然发展。在这种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老子建立起了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种“无为”的政治论从理论上讲是把天地的“自然无为”延伸到人世的活动上。同时也可以说,老子提出“无为”的真正用意乃在针对 “有为”的虐政,反对当时诸侯国内出现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象。
春秋时代,统治者奢侈无度,“多欲有为”的结果使广大下层人民陷于贫困的境地,进而导致社会的动乱和分裂。老子有见于此,才对这种不合理的、畸形病态的“有为”进行了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他说: “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乏有为也,是以难治。”老子把人民的饥荒、贫困看成是多欲的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如果一味倚恃政刑之威,凭仗恐怖手段对人民进行镇压,而人民被逼到了绝路,他们就会拼着一死来对付统治者。所以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由于老子把这种自然无为的“天之道”运用到了人类社会,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听任百姓自作自息,不加干涉,按天道自然的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于是,“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社会就在“自然无为”的原则下统一了起来。
老子通过这种“无为”之治,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对这一社会的情形,他自己有很生动地描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幅恬淡宁静的农村乐园风光但是,社会要前进,就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今天,当我们为现代科技下人的异化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想想老子的这种理想,倒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奢望了。
影响评述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以柔胜刚、无为而治。他的这些思想被战国时代的庄子等人继承,形成了道家学派,而老子也就成了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思想对先秦诸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先秦诸子的启蒙者。著名的法家代表韩非不仅在思想上深受老子的熏陶,而且写有《解老》、《喻老》二篇著名的论著;《吕氏春秋》和后来西汉时的 《淮南子》中也大量宣扬道家的思想;其他如荀子、公孙龙子等人的思想中无不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痕迹。
老子提出了一个最高哲学概念—— “道”,从总体上说明了世界的构成情况,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天道观划清了界限,无疑是哲学认识论上的一个巨大进步。这是老子最早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反映,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深化与拓展,表明了古代中国人的抽象思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老子提出的对立双方互相转化及物极必反等辩证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也是极为光辉的思想火花。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第一个如此系统而深入地论证了辩证法思想的人,比起同时代的西方,他思想的深度也是令人惊叹的。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还充满了许多治国平天下、处世为人的智慧,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随着老子学说影响的扩大,老子的面目也逐渐改变,被人们神化为 “太上老君”。道教创立后,老子一跃而成为道教的教祖,《老子》一书也被奉为道教的三大经典之一,尊为 《道德经》。
千百年来,老子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文化,甚至中国人的思维,与儒家思想并立,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两大源头之一。在全世界,老子也是个文化伟人,受到西方的推崇,光《老子》的英译本就达到了四十多种。在西方国家,除了《圣经》,没有任何一种书会受到如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