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以“仁爱”、“礼义”为根本,形成孔子思想,创建儒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年的社会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物档案
姓名:孔丘
生卒年: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身份:儒家学派创始人
时代背景
春秋末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文明飞速进步,沿用千年的礼法制度已经不能为“新”的社会服务。经过改革,率先赶上时代潮流的诸侯们冲破了周王室的束缚,打破了旧有的礼法。面对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思想家老子显得无奈无助,提出“无为而治”的理论,希望百姓、君主能顺其自然,遵循天道,企图通过这样的引导、影响改变社会的面貌。十几年之后,又一位思想家崛起。与老子不同的是,这位思想家提出“仁爱”、“德政”的主张,以积极入仕的态度出现在时代的舞台,以丰富发展了的礼法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个人就是孔子。
生平纪事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祈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子随母亲移居阙里,并受教于母。
孔子从小对礼有浓厚的兴趣,儿时嬉戏,常常设礼器,模仿礼仪。孔子15岁立志于学,20岁前后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 “乘田”。但他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他志在改变社会,为行义而出仕。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一方面向书本学习,孜孜不倦;另一方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别人。这使他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
孔子30岁时,经过努力,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到了齐国。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对此,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不久,孔子回到鲁国,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孔子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不仅国都安宁,而且四方诸侯竞相学习效仿。次年,孔子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掌管工程和国家刑狱。公元前500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观点。齐景公欲威胁鲁国国君,孔子又用“礼”斥责了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与鲁国定盟修好。54岁时,孔子代理鲁国相事,这是他一生仕途最辉煌的时候。为了减弱臣子对君王的威胁,提高国君的权威,他提出拆毁季孙、孟孙、叔孙三家权臣的城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鲁定公的政权。孔子55岁时,齐国为削弱鲁国实力,给鲁定公送来良马美女。定公遂终日迷恋声色,不理朝政,冷淡孔子。孔子大失所望,于是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开始了十四年仕途黯淡的漂泊生活。
孔子带着一群弟子闷闷不乐地来到卫国,住在贴身弟子子路妻兄颜浊家。消息不胫而走,卫灵公尊敬地会见了孔子,并按他在鲁国享受的俸禄标准送给他粟米六万斗。这似乎是一个吉祥的征兆,可惜好事刚刚开头就进入尾声。不久,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谗毁孔子,卫灵公对孔子来到卫国起了疑心,就派公孙余假带着卫兵在孔子的住所进进出出,既监督孔子,又给孔子造成无形的威胁。孔子失去了生活自由,又担心长期下去会触犯卫灵公,只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孔子满脸愁云,一行前往陈国。途经匡地时,又发生了一场小小的误会。曾经欺侮过匡人的阳虎和孔子容貌相近,匡人以为孔子是阳虎,遂包围了他好多天。孔子师生生活困顿,受到断粮、疾病的威胁。学生子路忍不住问老师说:“有道德的君子也要遭受穷困吗?”孔子平静地回答:“君子在贫困时仍能坚守自己的节操,而小人在贫困时就要堕落苟且了。”他照常讲学、弹琴、歌唱。最后匡人弄清楚他不是阳虎,孔丘一行才得以继续前进。此后,孔子又历经曹国、宋国、陈国,先后遇见七十多个国君,但终无所遇。
公元前484年,鲁国季康子才派人把孔子从卫国迎接回去。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于是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著名的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他还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还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晚年偏喜《易》,曾达到 “韦编三绝”的程度。但孔子的晚年生活更加不如意。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72岁时,又得知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公元前479年,孔子寝疾七日,告别人世,享年73岁。
生活剪影
孔子一生为实现充满“仁爱”“礼义”的理想社会,为教书育人而不懈努力。故此,他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一生学无常师,孜孜不倦:问礼于老子,学琴于师襄,拜仿八旬老翁。不断地学习使他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无论在政治上、教学上还是生活中,都闪现出其睿智的光芒。
夹谷之会
公元前500年,鲁、齐两国和解,在夹谷举行会盟。孔子提醒鲁定公说:“我听说办理文事有武备,办理武事要有文备。古代诸侯离开自己的疆域时,必须让文武官一起随从。请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前去。”夹谷会盟上,双方馈赠仪式后,齐国有司快步上前说:“请奏四方各族舞乐。”于是齐国乐队执矛戟蜂拥而上。孔子见状,快步上前,大声说道:“我们两国国君友好相会,为什么让夷狄的舞乐在这里现丑,赶快命令他们下去”景公十公惭愧,忙挥手让乐队下去。过一会儿,齐国有司又上前说:“请演奏宫中乐曲。”齐国的戏谑艺人和侏儒们边舞边唱走上来。孔子又大声说: “下等人戏弄诸侯,论罪当斩请有司按法处斩”齐国有司依法对这些人执行了腰斩。齐景公大为惊恐,深受触动,知道自己在礼义上不如鲁国。为表示对鲁国的歉意,景公就把先前侵占的郓、汶阳、龟山之南的土地归还给了鲁国。
座右铭
仲夏的一天晚上,孔子与几名弟子一起步行赏月。孔子对弟子们说:“我已经69岁了,今后与你们一起散步的时间不多了。今晚,风凉月朗,咱们随便走走谈谈。”于是弟子子柳问:“老师,我是您的新弟子,个人修养远不及师兄们,我想在修养方面多努力。请老师谈一下‘格言’、 ‘座右铭’的确切含义。”
“‘格言’是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精练语言, ‘座右铭’则是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一个君子应当有自己的座右铭,以之警戒、激励自己。”孔子说完,问曾参:“你时常考虑什么? ”曾参说:“师兄颜回德高学深,但他有时常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的美德,他真正做到了‘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我时常考虑的就是从多方面学习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句话自然是颜回的座右铭了。”孔子问曾参:“你的座右铭是什么?”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即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检点自己帮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检点自己和朋友交往是否讲诚信;检点自己是否认真复习了老师传授的学业。”
孔子满意地说:“你这三点做得很好。要想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子柳问:“这三点,是座右铭吗?”孔子说:“曾参做到的这三点,既是他个人的座右铭,也应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大家都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思想成就
孔子一生最主要的成就体现在他的思想方面。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主导精神,其内容非常广泛,体现在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礼为行为规范就是仁了。礼是人们行为的外在标准,仁是内在的主观意识,礼的内容和实质又由仁来充实和决定。原有的礼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孔子又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即仁者要对世人有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他又把这种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原则概括为“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从仁爱的精神出发,孔子在伦理上始终主张以道德为中心,在政治生活中也要贯彻道德的原则,使政治行为道德化。在他看来,刑罚可以使人畏惧而不敢犯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犯罪动机,只有用德和礼对人民进行感化和引导,提高人民的道德意识,才能使社会长期稳定。而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就是统治者必须成为道德的楷模,以自己的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教育人民。因此,孔子反对暴政,反对滥用民力,希望君主能够“惠民”、“爱民”。为此,孔子在道德修养上做出很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有仁德的人,主要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为人应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己有德行,就不要老去担心别人是否赏识和理解自己;君子要安贫乐道,舍生取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以求道德的进步。
此外,孔子还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一生弟子达三千多人,精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在教学中,他提出 “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即不管什么人,他都一视同仁地传教。他以《诗》、《书》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又辅以文、行、忠、信。孔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做人,而做人的关键是要具备爱心,这在血缘关系上表现为孝悌。人有敬父母爱兄弟之心,才会有敬君爱长之心,做到事君就像侍奉父亲一样。而统治者也应该从爱心出发,为政从德或者克己复礼,才能有“天下归仁”的社会局面。这样,孔丘以道德作为媒介,把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他教育学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学习才能学到知识。在学习态度上,他要求学生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意思是反复温习以前学的知识,才能获得新知识。他还用“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等言论教育学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此外,孔子还有大量格言警句教育学生如何修身,如何学习。
影响评述
孔子,这个伟大的名字,是用奋斗、坎坷、智慧、光环、失败和坚韧铸成的丰碑。孔子的一生是治学教书育人,执著追求仁政德治,不计荣辱,为国为民的一生。他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座高峰,第一个形成完备思想体系的思想家。
孔子以仁爱、礼义为根本,建立了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虽然孔子的某些主张不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但是,他那种心忧天下、为了社会变得美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毅和博大让后人感动,他那种积极参与政治、重视人格修养、正道而行的人生态度也影响了中国士人几千年,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谁也没有像他那样,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和思想产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生前,他汲汲追求而郁郁不得志;死后,他当之无愧地受到后人的尊敬。汉平帝追封他为“哀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谥他为“文宣王”,元成宗加封他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他的学说在西汉武帝时期被定为享有独尊地位的国教,清圣祖康熙皇帝为他亲笔题书“万世师表”匾额,学者、百姓莫不尊他为孔圣人。总之,孔子的影响难以言传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