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提出“王道”、“民本”主张,倡导“性善”论,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最具影响力的儒学宗师。
人物档案
姓名:孟轲
生卒年: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
出生地:邹国(今山东邹县)
身份: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时代背景
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代,以新的地主阶级为统治的社会制度已经在各国确立。但如何巩固自己的政权,如何继续向前发展,各国都缺乏较明确的理论指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开门教徒,游说诸侯,互相辩难,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主张,思想界一时热闹非凡。在这种形势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提出”王道“思想,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倡导“性善论”,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对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封建统治阶级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在今天,孟子学说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使得人们不断地对其思想进行更深入地探究与挖掘。
生平纪事
大约在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于邹国,名轲,字子舆。孟子的祖先是鲁国大夫孟孙氏,父亲叫孟激,母亲仉氏。孟子3岁时,父亲去世,对孟子的教养就落在母亲仉氏一人的肩上。孟母对儿子竭尽心力地进行教育,曾经择居、断机、三迁,使儿子有个读书的好环境。大约在孟子15岁时,他离开邹国去鲁国曲阜,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孟子十分崇拜孔子,他对人们说:“孔子好比是走兽中的麒麟,飞鸟中的凤凰,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圣人。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学孔子。”
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孟子成了一位精通儒家经典的儒学大师,对 《诗》、《书》、《春秋》三部著作更有独到研究。虽然他没有直接受业于子思,但他的思想学说确属孔门嫡传,对儒家精义把握得准确无遗。30岁左右,孟子便仿效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孟子先后招收弟子几百人,著名的有公孙丑、万章、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
公元前329年,孟子44岁,开始了他的列国之游,带着弟子来到齐国。当时,齐威王以任用贤才、赏罚分明、善于纳谏闻名诸侯。孟子慕名而来。然而,齐威王一心想争霸中原,用武力统一天下,这恰与孟子所主张的“以德服人、实行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孟子只好离开齐国。
公元前326年,孟子来到宋国。可是宋王恒年轻好色,左右贤人不多,似乎也不是推行仁政的场所。第二年,孟子就回到邹国。
孟子回到故乡,正逢邹鲁两国交战。邹穆公的官吏在作战中死了33人,老百姓却无人愿为国难而死,穆公就问孟子用什么法子对付这些老百姓。不料孟子反而责怪他不该聚敛财宝、残害百姓。邹穆公一怒之下,停止了对孟子师生的馈赠,孟子等生活无着落,再次离开邹国。
孟子再次来到宋国,和滕国的太子交上了朋友。在他们的两次会面中,孟子大谈尧舜之道,人性本善的道理,滕国太子连连称是。这位太子当上了国君(即滕文公),就派人将孟子接到滕,待为上宾。来到滕国,孟子便把仁政、王道、井田制等理论毫无保留地端出来。孟子告诉滕文公,要想治理国家,必须“制民恒产”。所谓“恒产”,即定产。只有让百姓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才能安定社会秩序。具体的办法就是实行井田制,以一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共九百亩。八家农民各有“私田”一百亩,中间的“公田”一百亩由八家共同耕种。但这些在当时根本行不通,只能成为一种空想。孟子在滕国时,还提出了著名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著名论断。这一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理论根据,也被儒家的士大夫作为轻视劳动、不事生产的依据。
孟子53岁时,带着弟子来到魏国。魏国在战国初期曾经繁盛一时,可是到了梁惠王中期以后,实力大减。对于孟子的到来,惠王自然是十分欢迎的。孟子当即劝梁惠王要讲仁义,要减刑罚、轻赋税、施仁政,并且为魏国设计了一幅使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王道乐土”蓝图。但梁惠王一心想着如何以战争成就霸业。一年后,惠王死,梁襄王即位。孟子见襄王毫无威严所在,遂离开魏国。
公元前318年,孟子再次来到齐国,向齐宣王宣扬“仁政”、“仁、义、礼、智”等性善论观点,反对暴政,但依然无结果。
公元前311年,孟子回到故乡邹国,结束了十几年的周游生活。这时他已经 62岁。从此他不再远游,除了讲学外,便著书立说,同他的弟子一起把自己的言论编成《孟子》六篇。
晚年的孟子一心教书育人。他深受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影响,要求为人师者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主张用善言善道去教育学生,让学生自己不懈地、自觉地、广博精深地学习。他教导学生要明人伦,正浩然之正气,舍生取义。公元前 289年,孟子离开了人间,享年84岁。
生活剪影
孟子幼年丧父,其成长教育完全赖于母亲。而孟母的教育方式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贯穿在生活的细节中,这对孟子产生很大影响。若干年后,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使各国国君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主张,孟子寓言论于生活、行动中,这不能不说得益于其母。
孟母三迁
孟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抚养教育就由母亲仉氏独立承担起来。孟母非常重视对小孟子的教育。最初孟家居住的附近有一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小孟子对送葬的仪式非常好奇,就经常模仿吹鼓手和妇女哭啼的样子,还不时和邻居家的孩子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不利于他读书,便果断地决定把家迁到城里。
到了城里,孟母原以为会有个更好的环境让儿子读书,希望他能早日成材,振兴孟家。可是他家处闹市中,打铁声、杀猪声、叫卖声终日不断,小孟子便常和邻居家的孩子玩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儿子读书,便再次决定搬家,这次孟母选择了学宫对面居住。学宫那里的环境很好,书声琅琅,孟子很快地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回到家里就模仿起来。开始的时候孟母对小孟子的行为很不理解,以为他又在学些粗俗的东西。当得知他在演习周礼,孟母逐渐高兴起来,后来又把孟子送进了学宫,学习《诗经》、《尚书》。
巧谏齐宣王
孟子的善辩是出了名的,他往往设好圈套等人钻进来,等对方发现时早已晚了。有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 “如果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去楚国游玩。当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您说对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进一步问:“假若管理刑罚的长官不能约束他的下级,那又该如何是好? ”宣王一想,这还不好办 “撤了他。”孟子接着就说:“假如一个国家的政治搞得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宣王一不小心上了孟子的“贼船”,只好转移话题。
孟子装“病”
孟子认为,理想的人格是面对君主决不卑躬屈膝,低人一等。在现实生活中,孟子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格理论,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有一次,孟子准备去见齐宣王,齐宣王派人传话说他不巧生病了,不能来。如果孟子肯来朝见,他可在临朝办公的时候见孟子。孟子不高兴了,说他也生病了,不能上朝。可第二天他就到别人家吊丧去了。齐宣王派人来问孟子的病情,弟子很是着急,生怕齐宣王得知真相,降罪于孟子,只好借口说孟子的病刚好一点,上朝去了,但不知赶到没有。另一边则派人到孟子回家的路上拦住他,让他无论如何先去上朝。这位老先生很是不愿意,最后躲到别人家借宿。弟子们很不理解孟子的做法。孟子解释说:“齐宣王有富、有爵,我有仁、有义,并不比他低到哪儿去。齐宣王只有爵,而我有齿有德,齐宣王不能凭借其爵位而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如果齐宣王真的要有所作为,应该像汤对伊尹、桓公对管仲那样对我,怎么能随便摆架子呢?”
思想成就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形成自己的理论,对中国历代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传统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提倡“王道”,反对霸道。他所说的王道,指“仁义”;霸道,指为争私利而采取的恶劣手段,主要指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孟子看到春秋以来的连年争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感叹“春秋无义战”。他指出,国君只有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结束兼并战争,保护百姓,使其安居乐业,才能巩固自己的王位。孟子曾经告诫齐宣王说,如果要继承齐桓公的霸业,扩张国土,与别国结仇,使人民受害,那就好比是爬到树上去捉鱼,徒劳无功。孟子反对兼并战争,并不是反对天下统一,他赞同“不嗜杀人者”统一天下。这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孟子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教训后,提出一个脍炙人口的学说— “民贵君轻”,即“民本”思想,这是他学说中最光辉的论点。他认为,得民者,得天下;失民者,失天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他认为杀死商纣王这样的国君,等于杀死一个独夫,不算什么“弑君”。谈到国君用人时,他认为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孟子从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谏君”的先河,指出国君也会有错误,历史上凡有作为的君主,大都注意纳谏,明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忧国忧民的名臣大都敢于“谏君”。他这种道德观与孔子的 “忠君”思想是有区别的。可见,孟子对孔子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
孟子认为要行仁政,必须发善心 —同情心。孔子强调仁,说“仁者爱人”,孟子却强调义。在孟子看来,“舍生取义”是人的最高行动准则。但孟子这里讲的“义”,却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他所谓的爱与恨、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是,地主阶级当中的一些有见识的仁人志士,为了维护他们的正义事业,连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就这一点精神来说,却是可以使我们引以为鉴的。
孟子很重视人才的选择和培养。孟子说过一句名言:“心之官则思。”他用这句话来开导学生,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孟子也十分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导学生对待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反对急于求成。有一次,他在回答学生徐辟提出的”孔子为什么那样赞叹水“的问题时,开导学生说:“孔子赞叹水,因为它有源头啊有源头的水滚滚流来,汇成大河,昼夜不停,直奔大海。怎能不叫人感慨呢?假如水没有源头,在七八月间雨水多时,大小河渠都满了,但是当大雨过后,不是很快就又干枯了吗?”孟子对人才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的。
孟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治国平天下的人物,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过程,即进行自我修养。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从唯心主义天命观出发,把艰苦的自我修养看成是天意所然,当然是不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凡能干出大事业的人都必须经过艰苦的自我修养,就是正确的了。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是人先天的内在具有的本质。在他看来,每个人生下来便具备了一种善良的道德品质,好人坏人之分,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影响。他把人比做山木。他说,山上的树木本来是茂美的,但因为它接近都市,人们不断对它砍伐,牛羊践踏不已,于是就长得不成样子了,能说这些树木原来是不美的吗?人也是这样,本有善性,但不断被摧残,得不到发扬,最后变得同禽兽差不多,能说人的本性原来就是这样的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性善论对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及心理影响极其深远。
影响评述
孟子提出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存生计为本,对人仁爱的思想无疑是一种进步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是值得现代社会去大力提倡的。且孟子的仁爱为怀不仅体现在对民众的普遍的心理仁爱上,更体现在对具体行动、具体人的具体仁爱上,甚至体现在对一切生命的爱上。且这种仁爱为怀不仅要推己及人,也要推人及物,是对人的普遍尊重。孟子这种善待人、善待生命、善待万物的人生精神是值得现代人去深刻地反思的。
孟子提倡修心养性,自善其身。主张人的一生一方面要身任天下,广有作为;另一方面又要修心养性,自善其身,从而在人生功名上和心性修养上都取得圆满。这一思想是孟子自承先贤、身任天下思想的重要补充。而修心养性、自善其身和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合在一起,恰恰就是儒家学说“内圣外王”的思想内核和精神理念。
孟子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是对上至《周易》、下至孔子等商周时代中国所具有的优秀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思想是先秦中国古典文明孕育的绚丽结果,也是秦汉以后中国人生精神和民族性格发展的重要泉源,它同先秦、秦汉、秦汉以后其他思想学派的人文精神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之民族精神赖以建构和发展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