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达六百多年。
人物档案
姓名:朱熹
生卒年:1130年~1200年
出生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身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时代背景
南宋时期,封建统治日趋严密,是一个需要儒学而又要改造儒学的时代。宋仁宗时,周敦颐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道家思想,提倡“主静”、“无欲”,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的思想,成为宋代道学的开山祖师。神宗时,周敦颐和弟子程颢、程颐宣扬“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并且进一步吸收佛学唯心主义,提出了一个以“理”为主要范畴的哲学体系。宋朝统治阶级要为现实统治的“合理性”进行辩护,以“理”为主要范畴的道学唯心主义便应运发展了起来。这个任务就是由南宋的朱熹最后完成的。
生平纪事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所以,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朱熹刻苦读书,青少年时代就精心研读儒家主要著作,广泛涉猎各家学说和各种格致之学,学业猛进。
朱熹19岁登进士第,22岁授泉州同安县主簿,24岁时师从李侗,开始真正走上理学研究的道路。朱熹在读《论语》中,曾写了一本 《论语》注解,又在此基础上编纂成 《论语要义》后来成为《论语集注》的重要基础。这本书是朱熹早期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的总结,是他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一环。
1162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出兵抗金,下诏征求内外朝臣陈述政见。有心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朱熹立即上书陈事。次年,孝宗在垂拱殿召见朱熹,朱熹面奏三札:建议皇帝讲《大学》之道;罢和议,收复失地;修德业、正朝廷、立纪纲。结果,孝宗不予采纳,朱熹愤而辞职,绝意官场,退居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授徒讲学,潜心学术,致力于著书立说。自1162年至1177年的15年间,他的学术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体系,初步实现了集理学之大成的宿愿。
1179年3月,朱熹被任命为南康军。他到任之初就巡查民间疾苦,宣扬教化,鼓励教育,主持重修了宋朝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书院落成后,他亲自授课讲学,并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制订了《白鹿洞书院教规》,明确了教育目的,点明了修身之要、处事之要、待人接物之道、学习的方法及学习原则等。这是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的典型的教育纲领,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1181年,朱熹改任直秘阁修撰,后来又当过一些小官职。由于他直言敢谏,政绩彰明,学术上又名声显赫。所以,他所到之处,数百里学子云集。64岁高龄时,他仍坚决主张改革时弊,以图国富民强。后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给宁宗讲《大学》。可是刚讲46天,就因朝廷的激烈党争而被罢免。朱熹回到考亭(位于武夷山)重新聚徒讲学。1197年,朱熹等59人被编入“伪学逆党籍”,朱熹思想被视之为“伪学”,朱熹被定为“伪学之首”,史称“庆元党禁”。一些与朱熹有旧恨的人甚至还编造了他的所谓十大罪状。面对逆流,朱熹像当年被围困在陈的孔子一样,照常讲学论著。1120年,朱熹病逝,享年71岁。临死前还在修改《大学章句集注》。朱熹一生呕心沥血地致力于王朝的振兴,儒学的振兴,没想到晚年被打入“伪学逆党”,晚景如此凄凉。
思想成就
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朱熹学问渊博,在先秦诸子、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等多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及不小成就。更重要的是,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 “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朱熹又进一步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事的学说,认为一切事物中都有理,理虽无形迹,但却包含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朱熹发挥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对“格物”,朱熹认为,一是接触事物,二是研究物理,三是穷理至集注》、《中庸辑略》等三四十种。在这些著作中,影响最大是《四书集注》。自元朝中期后,此书即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解释,一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朱熹一生著述极丰,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中编录的有四十余种,未录入的还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
影响评述
由于朱熹门人众多,他的理学思想迅速传播,形成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这个学派以内圣之学为本,但却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既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又不愿随波逐流,于是形成一股在野清流的舆论力量,指责朝廷的政治得失,在学术教育文化阵地形成一个不与现实力量妥协的集团,给时局以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起到制衡作用。
朱熹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对后代书院的发展、自由讲学风气的提高、学术研究空气的浓厚都有影响,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学术思想。在哲学思想上,他集理学之大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在人性论上,他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以缓和社会矛盾。其原有内涵并非后世帝王所企望的存自家“天理”、灭他人之“人欲”,但被后世帝王歪曲改造为统治思想的基础。此外,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有很深影响,日本在德川时代,“朱子学”就颇流行。
朱熹一生刚正不阿,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是中国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是中国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著的书被元、明、清三朝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书;他的哲学观点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六百多年之久,迄今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先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