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提出“知行合一”观,倡导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强调“言行一致”、“笃实躬行”的重要性,确立了中国古代心学理论体系。

人物档案

姓名:王守仁

生卒年:1472年~1528年

出生地:浙江余姚

身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时代背景

王守仁所生活的明朝中后期,是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转入危机、衰败的转折期。社会矛盾已经日益明显和尖锐激化,统治阶级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整个社会危机四伏。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趋于僵化,成为一种仅是应付科举的章句之学,社会发展需要新的学说作为思想指引,这都为王守仁学说的兴起提供了社会环境。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南宋陆九渊“心即理”的哲学思想,从而创立了“存天理,去人欲”的阳明学说。且当时书院兴盛,授课内容带有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的性质,思想界比较开放。随着王守仁到醴陵、长沙等各地书院讲学,阳明学说迅速传播,风靡一时,对当时及后世思想都产生重大影响。

生平纪事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在阳明洞书院读书、讲学,自称阳明子,后世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王守仁出身于官僚世家,28岁时中进士,曾任职刑部、兵部主事。 1506年,遭受宦官刘瑾陷害,被贬至贵州龙场驿(在今贵州修文)任驿丞。五年后,刘瑾被杀,王守仁迁任为庐陵 (今江西吉安)知县,后任考功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安)、赣、汀、漳诸州巡抚等职。在此期间,他镇压了当地农民起义和西南少数民族起义。1522年,王守仁50岁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兼巡抚,镇压了大藤峡起义。

王守仁非常重视教育,曾主持兴建书院和学校,对明代书院的发展和讲学活动的昌盛起到积极作用。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认为教学是引导学生自学,强调独立思考。他反对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和压抑其成长,主张顺应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亲自制定了训蒙教约,规定学习内容,提出读书的具体要求。在哲学方面,他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认为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王守仁晚年集中精力于聚众讲学,并把他的思想归结为“四句教”,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虽然这种思想引起王门后学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论,但他的思想流行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形成阳明学派,在明代影响极大。阳明心学虽然起过某种冲击盲目崇拜圣贤偶像行为的积极作用,但空谈心性之风流行,也影响了明中叶以后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王守仁还著有《传习录》、 《大学问》、《阳明先生文录》等,后人整理集结为《王文成公全书》38卷传世。

思想成就

王守仁的思想成就主要包括“心学”思想和“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理论两方面。

在哲学上,他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而用一种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取代了朱熹沉溺辞章、务外遗内、支离决裂的格物致知说。在伦理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致良知,认为 “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满街皆圣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着良知去做。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同意把知行分开,将之看成先后关系,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知行合一”说,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道德实践,要言行一致。但他混淆了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界限,甚至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在社会伦理思想方面,他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把封建道德说成是人心固有的“良知”,要求以去掉欲望、反求内心的道德修养为途径,从而达到“天理”。他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此心存守天理,而无人欲之杂。”

在道德教育上,他极力反对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强调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等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所谓“静处体悟”,就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去除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董仲舒“内视反听”与陆九渊“自存本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受到了佛教禅宗“明心见性”思想的影响。“事上磨炼”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主张道德休养要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省察克治”强调在修养过程中时刻警醒自我、不断用“天理”克“人欲”,才能终有所成。

影响评述

王守仁确立了心学理论体系,提出“知行合一”观,倡导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强调“言行一致”, “笃实躬行”的重要性。这对破除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强调实践有巨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阳明哲学远播海内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体系虽是针对自己的学说而定,并不完全适合后人效仿,但其的确有许多值得后世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他特别提示要注意时常“改过”自己。而“责善”即劝别人改过,包括“谏师之道”,提倡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共同交流。此外,他还主张学生应具有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强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与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方针的制定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