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黄道婆有着“衣被天下”的美誉。她对棉纺织业进行的大胆革新,对当时及后世植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人物档案
姓名:黄道婆
生卒年:约1245年~约1306年
出生地:松江府乌泥泾镇(今属上海徐汇东湾村)
身份:元代棉纺织革新家
生平纪事
黄道婆出生于南宋末年(约1 2 4 5年),是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南宋末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江南地区的人民长期蒙受统治者的掠夺与压榨,而且每次遇到旱涝之年,人们都纷纷逃荒,生活十分困苦。
黄道婆十二三岁时,为生活所迫,曾嫁到当地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她难以忍受公婆、丈夫的虐待,便逃出家来,登上停靠在黄浦江边的一艘帆船,随船来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生活在海南岛的黎族人们自古就用棉花自纺、自织、自染成各种民族服装。三国时期,他们就已经能生产“无色斑布”,质量非常好。唐代,海南人民又生产出 “吉贝布”、“盘斑布”、“食单”(即桌布);宋代又有“棋盘布”、“青花布”等各种既实用又美观的棉布制品。黄道婆到海南岛以后,与当地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与交往中,努力学习和掌握当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黎族同胞对这位流落他乡的异族同胞充满了同情,他们待她如同亲生姐妹一样,不仅照顾她的起居、邀她一同劳作,而且将当地高超的纺织技术传授给她。黎族同胞的细心地传授,黄道婆自己虚心刻苦地学习,使她很快了解并熟悉了各道纺织工序。在实践中,黄道婆还融合吸收了家乡织布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有着精湛技术的纺织能手。
约在1295年至1297年间,黄道婆带着踏车、椎弓等纺织工具,踏上了北归的路途。黄道婆重返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是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她回乡后,见当地妇女仍然用手剥棉籽,男人依旧用小竹弓弹棉花,操作起来十分辛苦,生产效率又极低,而且织出来的布还像从前一样粗糙。于是黄道婆希望用自己所学改进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技术。她先改革了纺织工具,“乃教以做造捍弹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絮花,各有其法”,然后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生产经验与汉族纺织传统工艺结合起来,系统地改进了从轧籽、弹花到纺纱、织布的全部生产工序,并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把自己掌握的精湛织造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故乡人民,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她的纺织技术也迅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由于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做出的巨大贡献,劳动人民都非常热爱她。她死后,大家在镇上为其修建祠堂“先棉祠”,以后其他地方也都先后为她兴建祠堂,以表达对这位纺织先驱的感激和怀念。
科技贡献
中国是纺织业的发祥地。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一号坑出土了二百多件织工考究、色彩斑斓的丝麻织品,说明在两千年前人们就掌握了相当先进的纺织技术。宋朝时,纺织业在内地逐渐发达起来,海南岛在11世纪为满足人们日用之需,已经开始大面积植棉。当地的棉织物品种繁多,织工精细,质量、色彩均居全国之首,曾作为贡品进入都城临安。黄道婆在海南生活时,较全面地吸收了当地纺织业的先进技术,并对之进行革新,在故乡推广。
黄道婆首先从棉纺织的第一道工序 “轧棉去籽”着手,利用搅车进行去籽。搅车又名轧车,是由装置在机架上的两根辗轴组成,两轴靠摇臂摇动,向相反方向转动。将棉花送进两轴间的空隙辗轧,棉籽就被挤出来留在后方,棉纤维被带动到前方。应用搅车后,完全改变了当时用手剥籽或用铁杖擀去籽的落后状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当时棉纺织生产中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她又把原来弹棉花的小弓改成一米多长的大弓,用粗绳弦代替细绳弦,还用檀木做的椎子击弦弹棉。这样,既比以前用手指弹拨的小竹弓提高了效率,又使弹出的棉花均匀细致,不留杂质,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在纺纱这道工序上,黄道婆研制出一种三式(三个纺锭)的棉纺车,使纺织效率一下提高了三倍,操作也比原先方便省力。黄道婆又创造性地发明了三踏纺车,代替了沿袭几千年的摇纺车,是棉纺织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
另外,黄道婆还充分利用和改进了传统的丝绸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了整丝质量和织布工艺,使当地人民能用纱线织出各种色彩的棉布,其绚丽灿烂的程度能与丝绸相媲美。元初著名农学家王桢在《农书》中记载,当时已用拨车、线架等纺织工具来分络各色棉纱,还记载了织布机与丝绸机的相同之处。这是黄道婆与劳动人民一起,把丝织生产经验运用于棉纺织业,改进了原先所使用的投梭织布机。
影响评述
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创造出一整套 “擀、弹、纺、织”工具,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研制的三式棉纺车和三脚踏纺车由于效率高,操作方便,很快被人们接受与运用,在江南一带推广普及后,生产的棉布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为改观。这种纺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篇对这种纺车进行了详细的绘图说明,是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有力证明,同时也显示出黄道婆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国际民那里学来并掌握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向乌泥泾人民介绍并进行了推广。她总结了一套比较先进的 “错纱配色,丝线絮花”的织布技艺,运用后使当地棉纺织业形成了全新的格局,乌泥泾地区以棉织业为生的民户增至千余家。经过黄道婆的传授,乌泥泾人民能织出宽幅的被、褥、带等多种棉纺织品,上面织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桀然若写”的生动图案。“乌泥泾被”一时成为名闻全国的佳品,附近地区都竞相仿效。
黄道婆去世后不久,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历经百年之久而不衰。明朝正德年间 (1506年至1521年),当地的棉纺织业达到高峰,织出的棉布一天就有上万匹,且远销各地,甚至出口到欧美,深得各国人民的赞赏,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从此,内地的衣着用品逐渐以棉布代替了丝麻,棉织业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即使在今天的松江乌泥泾一带,百姓中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动听的歌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表达着当地人民对黄道婆的热爱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