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著名田园诗人,开创了诗歌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其不事权贵、避隐田园的隐士精神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
人物档案
姓名:陶潜
生卒年:365年~427年
出生地: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身份:东晋田园诗人
生平纪事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后世又称之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的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出仕。陶氏一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但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
393年,陶渊明29岁时第一次出仕,任州祭酒。由于社会动乱,其家境逐渐衰落。此次出仕也正是因他家贫,迫不得已而为之。由于不堪忍受做低级官吏的种种拘束,不久,他就解职回家了。
孝武帝死后,晋安帝即位。大将军桓玄此时总揽荆、江两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陶渊明出任桓玄的幕僚。但是,陶渊明在此期间的诗作中充满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对政治风云险恶的悲凉感触和对平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401年,陶渊明37岁时,因母丧再次辞职回家。
402年,桓玄领兵东下,攻下建安。第二年,桓玄称帝,将晋安帝迁到海阳。这期间,陶渊明的诗歌只字不提社会的重大变化,却款款道出田园生活的惬意:“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是他的首次躬耕生活,一种全新的感受使他内心轻松平静,非常愉快。同时,他也清楚地记得孔子的遗训。但他面对纷争的政治已感到失望,终于选择了孔子所不赞成的躬耕避世的道路。在隐居与入仕的问题上,陶渊明曾经过认真地思考。
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桓玄战败被杀。刘裕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军事。这一年,陶渊明入刘裕幕府任镇军参军。但他入幕府不久,就又萌发了返回乡居的打算。因为入仕后听命于人,行役在外,使他感到拘束。第二年,陶渊明又到江州刺史刘敬宣府中任参军,引退之意仍存。这一年8月,他任彭泽县令,12月便辞官拂袖而去,在任仅八十余日。
陶渊明的仕途生活至彭泽令后彻底结束。他曾经有“猛志逸四海”,要“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但他对“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官场政治已彻底失望,最终选择了重返田野清风之中。
陶渊明归隐后的第一篇作品就是直抒胸臆的《归去来兮辞》。诗人对乡居生活充满了浪漫情怀,使全文绘成一幅清新淡雅的桃源图景,体现了作者对乡居生活的热爱,而这热爱又正是基于对黑暗现实的痛心疾首。在归田后的1 2年间,陶渊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酒》诗 20首。这些作品不仅是名篇,而且具有文人个性特征。文人喝酒,是一贯的雅事,得意喝,不得意也喝。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咏,阮籍为躲避政治迫害,“但求长醉不醒”。但大量写饮酒诗的,陶渊明却是第一人。虽是写饮酒,其意在酒外;虽然醉于酒,却清醒于现实。
陶渊明隐居之初,家中尚有童仆,温饱还可保证。408年6月,他家遭了一场火灾,将老宅烧得荡然无存。火灾使他的家业蒙受很大的损失。410年,卢循的农民起义军与官军冲突日趋激烈,陶渊明的家乡恰是战场。诗人在战乱中,仍未停止耕作,虽然已感到劳作的辛苦,但他仍然平静乐观。
陶渊明的晚年生活相当贫困。收成较好的时候,他还能喝些酒;遇到天灾,有时几天饿着肚子,甚至到了要乞食的地步,时常靠朋友们接济。但无论境况怎样恶劣,他始终不愿再为了生存去求官求禄。427年秋天,陶渊明贫病交加。 9月间,他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 《自祭文》一篇。他仿照汉乐府里的挽歌诗体为自己写道:“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年 11月,陶渊明去世,年63岁。
生活剪影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性情中有着浪漫、洒脱、率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的骨子里却充满了傲岸不屈,愤世嫉俗。这些品质表现在他的诗作里,也体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爱酒的陶渊明
陶渊明特别爱喝酒,但因为贫穷,平时喝得极少。在彭泽县令任上,他有一百亩公田,田中收入全归自己。于是,他便令属下全部种秫(粘高粱),以便多多酿酒,还说:“我能常醉于酒中,满足了。”但他的夫人翟氏不同意,坚决要求种粳(即粳稻,稻的一种)。陶渊明不得已,便来了个折中,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不过,他在任只有八十多天,说不定秫、粳都没有得到。归隐后,他在家里备了一张琴,但琴上没有弦,他自己也不懂音律。每当酒喝得差不多了,他就拿出琴来抚弄,以示弹琴的意思。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不管谁到家里来,他都设酒招待。如果是他先喝醉了,就对客人说:“我醉了,要睡觉,您可自离去。”表现出十分真率的个性。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虽是一个性情平和的人,但在与当时社会的抗争中,却显得傲骨铮铮。据史书记载,他在任彭泽县令时,从不去巴结上司,打通关节,以求升迁。一次,郡里派督邮(郡守佐吏,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违法之事)来对他进行考核。他的办事员告诉他,按规矩必须穿上官服,系上带子才能去迎接上官。陶渊明很不耐烦,叹息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他就以为妹妹奔丧为由,辞职到武昌去了。在任只有八十多天。
拒受馈赠
426年,陶渊明62岁。年老久病的诗人遭受了灾荒,生活异常艰辛。有时,为了生活,不得不出门去乞借。但他是个有骨气、有操守的人,决不因穷困而求官追禄。恰恰就在陶渊明贫病愈发加剧的时候,江州刺史檀道济来他家问候。这时,陶渊明已饿了几天,连起床都困难。檀道济劝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现在您生活在这样清明的时代,为何把自己弄得如此悲苦。”但在陶渊明看来,檀道济所谓的 “清明之世”,不过是个残暴篡弑的社会。正是这个黑暗的社会使他的政治理想破灭,甚至使他在穷困的晚年想报答一下朋友的恩惠,也只能沉痛地表示 “只有死后当报了”。所以他回答檀道济说:“潜何德何能敢称‘贤人’呢?我的德行还达不到贤人的标准。”对檀道济带来的准备馈赠给他的“粱肉”(甘美膳食),他毫不犹豫地挥而拒之,表现出他的铮铮骨气,也表明他对权贵施舍的鄙视和耿介高洁、特立独行的气节。
文学成就
魏晋时期,虚浮华艳之风弥漫文坛,许多文人崇尚骈俪之文,刻意追求形式,而陶渊明的诗歌却超然尘外,独辟一家,形成了淳厚朴素、清新自然而又隐约委婉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歌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他隐居躬耕的生活,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等诗句,将田园生活中的怡然自得的心境写得淋漓尽致。他在诗中描绘了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歌唱了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感受,也歌咏广与友人饮酒弹琴、读书赋诗的亲密交往。凡此种种,都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安宁闲静生活的追求,展示了一种随遇而安、清淡平和以及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
他写过一些四言诗,如《劝农》、《停云》、《荣木》等,但是写得最多的是五言诗,主要成就也表现在这些作品中。 《归园田居五首》是他的代表作。他在诗中写他离开官场,隐居田园,就像笼中的鸟飞回树林,池中的鱼游回渊潭一样,感到愉快和自由。“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可爱,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憎恶和鄙弃。他还抒写亲自参加劳动的感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然早出晚归,有些辛苦,但他心里充满了愉快感,因为这符合他归耕田园的本来夙愿。在朴实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幻想着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食其力、大家和平相处的美好生活。他的这种幻想在他的散文诗《桃花源记》中表达的尤为充分。
除田园诗外,陶渊明还写过一些咏史诗,如《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等,都有所寄托,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特别是《咏荆轲》一首,他热情地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英勇事迹,表现了对强暴者的愤恨和强烈的反抗精神。鲁迅先生赞誉它是一首“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陶渊明的散文,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写得清新而有情致,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五柳先生传》是仿史传体而写的一篇人物传记。传中的五柳先生,“娴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喜饮酒,家贫,但安之若素。”这正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只三百多字,就鲜明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这篇散文文笔优美,语言精练,想象丰富,是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陶渊明还写过一些辞赋,清新朴实,感情真挚自然,艺术上很成熟,没有汉赋中那种堆砌辞藻、典故的现象,读来流畅自然,声情并茂。如《归去来兮辞》,是他辞去彭泽县令后所作。全篇文辞精美,一往情深,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抒情小赋。
陶渊明的诗,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致在感觉上并不明显。陶渊明写事写景,情寓其中。超然物外的散淡使其诗在质朴中见深厚,绝不同于谢灵运山水诗的精雕细琢,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却全从自然中得出,毫无斧凿之痕。诗的意境总是从整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或某个片段吸引人。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且很不易达到的。
影响评述
陶渊明的作品现在仅存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可是,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对中国诗歌史,对中国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是无人能与之相比的。
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发出大量对农村景色和村居生活的歌咏,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拓展出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为艺术宝库增添了一个珍品—田园诗。陶渊明以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了唐代,就已经形成山水田园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已是数不胜数了。因而,陶渊明被后世尊称为“田园诗之父”。
陶渊明的诗歌不仅是他的全部生活和他对现实态度的反映,也是他复杂精神世界的具体表现。他避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就充分展现了他的高尚人格,他对黑暗社会的反抗,以及他所不懈追求的理想抱负。在晋代,不少人虽然声称隐居山林,向往着“高逸”的名声,但并不放弃朝廷的优厚待遇,时隐时出,过着悠哉的名士派生活。而陶渊明却果断的扛起锄头,与名禄截然分开,在辛勤的劳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初衷不改,做一个真正的人。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社会里,又作为名门之后,陶渊明的这一举动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而这种隐士精神也正是后人企仰不止之处。宋以后,许多知识分子都喜爱陶渊明,学习其人其诗。就连鲁迅也深深敬佩陶渊明的为人和诗歌,他在《魏晋文风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隐士》等文中多次高度赞扬、评价了陶渊明,其深受影响从中可窥见一斑。总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从陶渊明身上和他的诗中汲取了无尽的营养,也完全确立了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流诗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