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天秤座)。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巨匠,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以其深邃的思想、犀利的战笔和仁爱的心无情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人物档案

姓名:周树人

生卒年: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出生地:浙江绍兴

身份:现代文学家

生平纪事

鲁迅,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城里一个旧式官僚家庭。13岁时,家庭遭受一场大变故,家道陷入了靠典当借贷度日的地步。这种衰败使年幼的鲁迅对社会人生感受特别深切。少年时代的鲁迅曾在绍兴三味书屋读过《四书》、《五经》一类的旧书,这为他的旧学知识打下了基础。鲁迅聪明好学,兴趣广泛,他对传统的优秀民间艺术,像绘画、戏剧等颇为喜爱。他常随母亲到外婆家小住,有机会接触、了解到江南水乡生活和风土人情,尤其对被他认为是“下等人”的广大贫苦农民的勤劳质朴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形成了他对下层社会的体察和亲切关怀。

1898年,17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几个月后,又转到江南陆师学堂的路矿学堂学习。在这里,鲁迅第一次学到了数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是鲁迅前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02年4月,鲁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路矿学堂,获得了官费留学日本的机会。到日本,他首先选择学医。但当时国内革命浪潮以及日本革命志士的行动,使鲁迅对学医产生怀疑,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的“幻灯片事件”更加刺痛了鲁迅,使他果断地弃医从文。在鲁迅的生活道路上,这影响了他的一生,也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格局和进程。鲁迅在日本的后几年,除写过一些自然科学论文外,还把收集、介绍外国进步文学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他想借此对国人进行思想启蒙。

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先后应邀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执教。应蔡元培之请,在教育部任职期间,鲁迅曾努力辑录和校勘古书,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促使他对中国几千年的旧社会和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白话小说第一篇成功的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一篇篇以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封建礼教吃人罪恶为主题的小说创作接二连三地问世,如《孔乙己》、《药》、 《一件小事》等等。1921年,小说《阿Q正传》问世,这是鲁迅小说创作中最具代表性、最为杰出的一篇作品,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1923年9月,鲁迅将《狂人日记》、《药》和《阿 Q正传》等14个短篇集为《呐喊》。三年后,又出版了小说集《彷徨》。

鲁迅不只搞小说创作,也写散文和散文诗,结集如《朝花夕拾》、《野草》。以杂文创作而论,他的5本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中,随处可以见其清醒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黑暗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的无情批判。而且作为一个学者,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撰写了极具见地和史料价值的《中国小说史略》。

在北京期间,鲁迅对“五四”以后新出现的文学团体和出版物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1927年10月,鲁迅先后主编了《语丝》、《奔流》和《朝花》等文艺刊物,并参加了创造社、太阳社成员挑起的“革命文学”论战,促使鲁迅有机会阅读并翻译介绍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1930年初,鲁迅先后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面对二十世纪30年代前期国民党对革命文化的疯狂“围剿”,鲁迅针锋相对而又巧妙地坚持了斗争。晚年的鲁迅健康日渐恶化,但他总想“赶快做”,想为后世多留下点什么。因为长期积劳成疾,1936年10月19日,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停止了呼吸。

文学成就

带着对中国社会的深刻体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长期深入的思考,鲁迅用一生进行新文学创作,成为一代文学巨擘。他不断创造中国现代文学的多种崭新样式,并逐渐使之臻于成熟。

鲁迅是以白话创作小说的第一人。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起,共创作小说25篇,绝大多数都是典范作品,《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他塑造的典型人物,诸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成为世界文学长廊的著名人物。《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 《阿Q正传》是鲁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通过阿Q这个人物,鲁迅生动而集中地描写了普遍存在中国这个病态社会、存在于各阶层民众精神上共通的致命弱点,写出了一个现代国人的灵魂,开启了国民精神反省的路程。

鲁迅的《故事新编》开中国传统演史小说的新生面,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全书收集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故事八则,《补天》《奔月》《铸剑》等,无论是塑造人物或是情节铺叙,基本是采用勾勒手法,并加以漫画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他还创造了中国新文学的另一种新形式:杂文。它是鲁迅文学成就的综合显示,为世界文坛所仅见。

在诗性散文方面,鲁迅的成就也是人所不及的。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散文创作传统,现代散文创作也相当繁荣。但是,在散文领域,能与散文诗的开创者波特莱尔等外国文学名家相颉颃的,却惟有鲁迅一人而已。时至今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在展示生命本真状态和个体精神世界方面的深度和表达力度

影响评述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文学领域。鲁迅第一个以他的文学创作充分地体现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在短篇小说、散文和杂文创作方面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他于1911年冬创作的一篇题为《怀旧》的文言小说,被捷克汉学家普实克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8年后创作的数十篇现代白话小说更是学界公认的新文学经典。2000年,在香港《亚洲周刊》推出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评选活动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高居榜首,成为世纪中文小说之冠,另一本小说集《彷徨》也被列为第十二名。这都表明鲁迅在中文小说创作方面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鲁迅始终是我们的一个参照系。尽管当今世界与鲁迅时代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那里汲取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因为我们和他一样,处在中国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这个历史长时段之中,处在各种思想激烈交锋的焦点之中,而从鲁迅身上,我们正可体认到一种活着的启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