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金牛座)。他的画作浓墨重彩,创泼墨、泼彩新貌,别具一格,堪称中国画革新大家。他为发现和保护敦煌壁画所做的工作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人物档案
姓名:张大千
生卒年: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
出生地:四川省内江县
身份:近代画家
生平纪事
张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由于家学渊源,张大千的母亲和兄长都擅长绘画。张大千受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熏陶,自幼开始学习绘画。 13岁时进入内江华美初等小学读书,16岁考入重庆求精中学。
张大千19岁时,曾赴日本留学,在京都学习印染和绘画。回国后,拜著名书画家曾熙、李瑞清为师。除临摹历代名迹外,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张大千还一度痴迷于佛学,曾想去宁波天童寺出家。据说,由于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拜别了师父弘筏大师,没有皈依佛门。1925年,张大千在宁波举办首次个人画展,一鸣惊人。1929年他被选为赴日参加国际画展的代表,他的作品《荷花》被美、苏、英、法等国博物馆重价收藏。1932年,张大千举家移居苏州网师园,潜心作画。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数次在国外举办画展,为抗日捐款。同年,因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张大千被软禁,后回到四川青城山。1940年后,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位于我国甘肃省的敦煌洞窟壁画逐个整理编号,并进行临摹,丰富、提高了其绘画技法。1948年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美国等国,1978年定居台湾。1983年4月,张大千病逝于台湾,享年84岁。他生前在台湾居住的“摩耶精舍”,现在被改建为张大千纪念馆。
生活剪影
张大千不仅艺术成就斐然,而且性格开朗,颇具智慧。他与很多同时期的艺术家交往时,总是妙语连珠,令人忍俊不禁,又由衷地佩服他的智慧幽默。
张大千的幽默
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和赵望云都擅长画马,但徐悲鸿的名气更大,赵望云有时很不服气。一天,他问张大千:“有很多人说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如何评断?”“当然是他的好。”张大千直言道。赵望云听了大失所望,追问道:“为什么?”张大千巧妙地回答说:“他画的马是赛马,你画的马是耕马,所以立见高下。”
某次,一些朋友在席间以张大千的长胡子为由,连连消遣他。张大千并不生气,不慌不忙地说:“我为诸位讲个故事:关羽、张飞亡故后,刘备兴师伐吴。关羽之子关兴与张飞之子张苞争做先锋。为公平起见,刘备说:‘你们分别讲述父亲的战功,谁讲得多,谁就当先锋。’张苞说:‘先父喝断长坂桥,夜战马超,智取瓦口,义释严颜。’关兴道: ‘先父须长数尺,献帝当面称为美髯公。’这时,关羽立于云端不禁骂道:‘不孝子,为父当年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这些战绩你都不讲,光讲老子的一口胡子又有何用?’”张大千讲完故事,众人哑口无言,再也不乱说胡子的事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千要返回四川老家,很多朋友为他饯行,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也被邀请。宴会开始后,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 “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众宾客也莫名其妙。张大千含笑解释道:“你是君子 —只唱戏‘动口’;我是小人—要‘动手’作画啊。”一句话引得满堂大笑不已。
艺术成就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可分为三个时期:古典作风期、转变期和高峰期。60岁前,张大千集精力于临摹,由石涛、朱耷到徐渭、陈淳及宋元诸家,直至敦煌壁画。其画风由近似石涛、朱耷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60岁到70岁之间,张大千历经十年探索,融泼彩于泼墨、勾皴法,创造了雄奇壮丽的画风。以70岁时所作的《长江万里图》为标志,他迈入了创作的高峰期,泼彩成为最富个性的画法。他先以墨笔略勾大形,然后托裱一层纸,再泼墨泼彩;之后用手牵动画纸或画板,使墨彩漫然自流,以形成某种偶然效果,再凭感觉注水或加浓颜色,或用笔添补房屋、山脚、枝干或人物,造成半抽象的、墨彩交辉的境界与情调。
他以“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等古人言论解释这些作品,认为它们是符合传统美学原则的。事实上,张大千的这一变化不仅把他的绘画艺术从古典引向了现代,也把他推入了中国画革新大家的行列。张大千毕生的创作,达到了“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的境界。他集文人画与作家画、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为一炉,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工笔、写意,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其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其题画诗工七绝,诗风真率豪放。早年多自刻印,清隽灵秀,与画风相一致。
影响评述
在20世纪中叶,张大千与齐白石齐名,有“南张北齐”之称。张大千晚年的绘画创作,在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取现代抽象艺术因素,创泼墨、泼彩新貌,对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传世作品颇多,有《泼墨荷花图》、《黄山文笔峰图》、《庐山图》、《溪桥行舟图》等,印有《张大千画辑》、《张大千画集》、 《大风堂名迹》等。
张大千不仅在绘画领域享誉国内外,他对中国敦煌壁画的临摹与保护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重要的财富。 1941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奉命西行视察时,曾专程来到敦煌莫高窟,与正在敦煌进行临摹工作的张大千交谈。于右任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对艺术颇有研究,也十分重视艺术事业。张大千向他谈及莫高窟的价值以及敦煌文物失散严重的情况,得到了于右任的赞同和支持,表示要为保护莫高窟多做工作。在于右任的努力下,1943年3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敦煌莫高窟有了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这其中,张大千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