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陆军元帅,杰出的军事家。人称“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他在二战中出色的领军作战表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档案
姓名: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生卒年:1887年~1976年
出生地:伦敦肯宁顿
国籍:英国
身份:元帅
时代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英国一直处于一种理性、有序的政府管理体制下,是战争破坏了英国这一相对平和的氛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作为协约国之一,与以德、意、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展开军事激战,作为军人的蒙哥马利奔赴战场,开始了他的征战岁月。而在随后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中的一员,又毫无例外地参战。这次战争让蒙哥马利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一代帅才由此诞生。
生平纪事
蒙哥马利出生于伦敦肯宁顿的一个牧师家庭。不满两岁时,随其父亨利·蒙哥马利主教前往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1902年一回到英国,就被送入圣保罗学校就读。1907年1月,考入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次年离开学校,加入英国在印度的驻军行列,任上尉排长,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哥马利所在团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部分开赴法国前线。10月,蒙哥马利参加了对德战役。在一次战斗中,他的胸部和腿部中弹负伤,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伤愈后被任命为旅参谋长,又随部队再次奔赴法国前线。到一战结束时,蒙哥马利30岁,军衔已升至中校。
战争使蒙哥马利迅速成熟起来。 1920年1月,他获准入坎伯利参谋学院深造,在这里他开始形成了自己关于军事、战争以及军事家品格的思想。同年 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步兵第17旅,任旅部少校参谋,参加了爱尔兰战争。 1926年1月,他被调回这所参谋学院任教官,在这里执教3年。1934年,他被任命为奎达参谋学院的首席教官,又执教3年。前后6年的教官生涯,对蒙哥马利最终由职业军人转变为军事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期间,他发表了《步兵训练教范》等军事著述,较系统地叙述了他的军事思想,其中特别提出重视坦克的进攻威力。1938年10月,蒙哥马利因出色的工作和军事才能被提升为少将,奉命负责巴勒斯坦北部地区军事指挥,并组建第8师。1939年8月,接任驻英格兰地区的第3师师长。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领第3师开始向克鲁干地区集结,进行了一系列的演习活动。同时,该师被编入第2军,作为英国远征军的组成部分。
1940年5月10日,德国向西线发动进攻。蒙哥马利指挥第3师进入比利时占领了卢万地区。在德军强大的攻势下,英军被迫退至临近法国里尔的设防区。5月28日,比利时军队向德军投降,英军开始向英吉利海峡撤退。5月30日,第2军军长布鲁克回国后,蒙哥马利接替他指挥该军。次日傍晚,第2军准备从海滩一带撤回英国,但因德军猛烈的炮火轰击导致临时码头坍塌,不得已蒙哥马利只得同士兵一起沿海岸步行五六英里至敦刻尔克,从那儿登舰,于6月 1日前在多佛尔上岸。蒙哥马利回国后,先后任第5军军长、第12军军长及东南守备区司令等职。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 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至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8月,在英军濒临崩溃之际,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为英驻中东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上任后,着手建立一支具有完善装甲武器的后备军和一支装甲军。他果断地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军官,调进一批年富力强的干将,充实了部队的人员和装备,使第8集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
1942年10月,经过充分准备后,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向隆美尔的德、意部队发起代号为“轻步”的进攻。由于英军在人员和装备上都占较大优势,隆美尔的非洲军在遭受重创后不得不撤出埃及。随后,蒙哥马利又挥师乘胜追击,协同美军将德、意军队围歼于突尼斯。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英国在北非的危机。蒙哥马利因功被提升为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他也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
1943年7月,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与美国的巴顿将军协同作战,在西西里岛登陆,一道进攻意大利。9月8日,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3年12月底,蒙哥马利调任盟军第21集团军司令英国女王亲临被炸地区视察。兼地面部队司令,并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进攻,蒙哥马利负责全盘指挥地面战斗。盟军以强大的海空军力量猛轰德军设防薄弱的滩头阵地,陆军则迅猛地在诺曼底东北部滩头登陆。到傍晚时分,登陆的盟军已在诺曼底建立了牢固的阵地。深夜,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已上岸,后续部队仍源源而来。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连结成了一条阵线。8月 19日,盟军消灭了陷于莫坦东面的残敌,诺曼底战役最终取得了全面而具有决定性的胜利。随后蒙哥马利转战西北欧,参与指挥了沙纳姆战役和阿登战役。
1944年9月1日,蒙哥马利被英国王室晋升为元帅。1945年3月,蒙哥马利率英美联军强渡莱茵河,之后便日夜兼程,向波罗的海进发。5月,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
欧洲战事结束后,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国代表。1946年1月,蒙哥马利升任英军总参谋长。1948年10月,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最高司令部司令,蒙哥马利任最高副司令。
1958年9月,蒙哥马利从北约退休,但他继续参加国际、国内政治活动。他经常出国访问,就国际关系发展见解,会见过斯大林、赫鲁晓夫、铁托、毛泽东、周恩来、尼赫鲁等许多著名政治家。他还著书立传,先后写了《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为将之道》、《从阿拉曼到桑格罗河》、《从诺曼底到波罗的海》等书。1976年3月24日,蒙哥马利于奥尔顿去世,终年89岁。
生活剪影
蒙哥马利性格坚毅,个性倔强,争强好胜,精力充沛,喜欢争辩。他能在同辈人中出类拔萃,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别人无法同他相比的敬业精神。从他在圣保罗学校选择“陆军”班那一天起,他就把军事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无论是在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学习,还是在印度服役;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在坎伯利和奎达参谋学院;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当连排长,还是任帝国参谋总长,他一心想着的事只有训练、作战和胜利。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爱交际,不好女色,除了军事以外,他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正因为如此战争岁月才将他锻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
大难不死
1914年10月13日,在法国境内的一次追击德军的战役中,蒙哥马利经历了惊险的一幕。那天,他率领全排士兵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一举夺占了敌人阵地。为了继续向村庄发动进攻,以肃清屋里的敌人,他布置好防御阵地后,跑到前面去回头观察布防情况,以了解从敌军的角度观测到的阵地情形。他刚从雨中站起来,就被守在屋里的德军狙击手一枪击中,子弹从他背后射入,从前胸穿出,穿透了右肺。他倒在地上,血流如注。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注意,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名士兵跑过来替他包扎伤口,结果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倒在蒙哥马利身上。德国狙击手继续向他俩射击,蒙哥马利的左膝又被击中一枪。但倒卧在他身上的那位士兵挡住了其余的子弹。排里的士兵都以为他俩死了。
蒙哥马利在泥泞里躲了三四个小时,直到天黑以后,排里的士兵才去救他。因为他们没有担架,只好用一件大衣把他抬到路上,恰巧碰上团急救站的担架兵,于是把他抬到皇家陆军卫生部队的前方急救站。医生认为他不行了,又因急救站要转移,就给他挖了一个坟墓。但是到转移时,他还活着,于是被抬上救护车,送往火车站。一路上汽车颠簸,他还勉强没有昏迷过去。但一上火车,他便完全失去了知觉。等到第二天完全清醒过来时,他已经躺在英国伍尔维奇的赫伯特医院里了。蒙哥马利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不久他就再次投入到新的任务工作中去了。
挑战自我
1968年,蒙哥马利将军81岁了。这一年,将军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要求:一定要佩戴帝国剑参加国会开幕典礼。
帝国剑是英国政府给予功勋卓著的军官的一种崇高而特殊的荣誉,但按礼宾规定,戴国剑有一套严格的要求。国剑很长而且非常笨重,佩剑人员必须举着它从皇家画廊走到上议院,在女王讲话时,佩剑人也要将它举起并不能有丝毫的摇晃。要完成这一整套的仪式,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也感到非常吃力。
将军周围的人都劝他放弃这个想法,但蒙哥马利拒绝了。他说,他没有老,他要试一下自己的体力。将军佩剑出场。他手中举着的是一柄剑,但在他自己的心中和别人的眼里,这柄剑却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一个军人对荣誉的尊敬和对自己的军人本色的骄傲。
英雄和美人一样,都是有敌人的:两者的敌人都是岁月。将军毕竟老了, 81年的时间足以将沧海变为桑田。英雄或许可以抗拒一切,但他唯一战胜不了的敌人就是时间。
在女王讲话的时候,蒙哥马利手中的剑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接下来,晃动的不仅是将军的剑,而且还有将军本人。女王停止了自己的讲话,将军被人扶到椅子上坐了下来—国会开幕典礼继续进行,而蒙哥马利却从会场上消失了。
没有人注意到将军的离去,人们只知道那个白发老者直到耄耄之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军人本色——挑战自己并且不怕失败。
军事成就
蒙哥马利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在他看来,作战计划要慎而又慎,遇险时要及时化夷,胜利时注意节制,这是一个指挥员的指挥要旨。他良好的职业修养以及镇静自若、潇洒果断的指挥风格令他在二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反法西斯战役的胜利。
蒙哥马利制定作战计划时考虑周密,预测比较准确。隆美尔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对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留有很大余地。蒙哥马利则正好相反,总是针对情况,周密判断,对每种可能性和每一种方案都要预先进行周密慎重的分析,在制定出最终计划时,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通常都能考虑到。周密的计划本身就包含着比较准确的预测。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按计划在战役的第12天就迫使隆美尔败退了,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蒙哥马利进行战争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均衡”。“均衡”原则强调,绝不能被打得措手不及,绝不能没有预备队就实施攻击,绝不能因补给不足而影响部队战斗和机动的自由。这些要诀往往能迫使敌人失去平衡,而使己方保持常态。蒙哥马利长期大力宣扬自己的这一原则,坚持在每次出击之前必须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以致引起许多人的嘲笑。然而,他的许多部属从将军到营长,都感到在蒙哥马利的指挥下大家有一种愉快的安全感。在他指挥的几个集团军里,官兵们总是满怀信心地面向前线,而很少有后顾之忧。对于战争来说,他的这种“均衡”论可能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使他从未打输过一个重要战役,从而保证了他在部下中的声威。
蒙哥马利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作为一个部队训练者的才能。无论是在参谋学院任教,还是在担任师长或后来担任更高职务期间,他都表现出一种卓越的训练才能。他能鼓舞自己所领导的官兵对战争产生兴趣。他不仅给部属灌输战斗精神,而且灌输事业心,使他们愿意掌握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他不仅能使那些厌烦战争的士兵愿意去打仗,而且还能鼓舞他们把仗打好。他带领的部队都训练有素,士气很高,战斗力很强。
影响评述
在英国人心目中,蒙哥马利至今仍是一位让人引以为荣的传奇式人物。他率领的第8集团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取得了辉煌胜利,扭转了盟国反法西斯战争在北非战场的危机局势,这一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成功指挥诺曼底登陆,使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全面胜利起了关键作用。世界战争史册将永远记载蒙哥马利杰出的军事领导艺术与指挥才能,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将永远铭记蒙哥马利为反法西斯战争和世界和平做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