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始人。作为一个王子,为了探寻解除人生痛苦的真谛,他毅然放弃奢侈、舒适的富贵生活,离家外出修行,并终生奉献于佛教事业。

人物档案

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生卒年:约公元前565年~前486年

出生地:兰毗尼

国籍:印度

身份:佛教创始人

时代背景

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代。当时的印度奴隶制正在进一步发展,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维护这种制度的婆罗门教已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阻力,要求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已成为当时的普遍思潮。整个印度异说纷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即有所谓的62种见解,96种外道。释迦牟尼正是在这种需要变革的时代,提出了救苦救难的佛学思想。

生平纪事

释迦牟尼,俗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为王族名,意为“能仁”;牟尼意为“寂寞”,合起来意为“能仁寂寞”,就是释迦族“寂寞贤人”的意思;成道后,又称为佛陀,简称佛,即觉悟者的意思。

释迦牟尼是南亚次大陆北部迦毗罗卫城(今在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属刹帝利种姓。释迦牟尼出世7天以后,母亲就去世了,由姨母将其抚养成人。

释迦牟尼出生不久,预言家阿斯陀仙人来到王宫给他占相,看到释迦牟尼先是惊喜,转而又悲伤地流下了泪水。净饭王问他为何又喜又悲,阿斯陀回答:“太子的面相庄严,人间找不出第二人来,如果继承王位,一定是位‘转轮王’(能统一四方天下的君主),因此我为国王高兴。但据我观察,太子必定要出家修道,并能得到最高成就,成为人间至尊的导师,拯救世人脱离苦海。可惜我已经老了,听不到太子的教诲了,所以我为自己悲哀。”

净饭王听了,也是又喜又忧,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从此千方百计地阻止释迦牟尼出家修道。释迦牟尼天资十分聪慧,7岁开始学习当时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到12岁时他已经掌握了印度当时最高学术——五明和四吠陀。

释迦牟尼少年时,世间许多现象都引起了他的感触和深思。在传统的“王耕节”时,国王要在这一天亲自耕种土地,净饭王领他来到田野。释迦牟尼看见农夫赤身裸背在烈日下吃力地劳作,耕牛被绳索鞭打得皮破血流;被犁翻出来的蚯蚓,又被鸟雀竞相啄食,鸟雀则被蛇鹰吞食。这一幅幅弱肉强食的情景使王子感到很痛苦。他无心游玩,就走到一棵阎浮树下静坐沉思。

净饭王发觉自己的儿子对人世间的苦难情景思虑太重,深怕他产生厌世出家的念头,就为他建造了三座豪华宫殿,安排上百名美丽少女为他歌舞。在他16岁时,又为他娶了邻国耶输陀罗公主为妻。虽然每天过着奢侈舒适的生活,但是这一切并未能引起王子的兴趣,反而使他感到很厌烦,更引起他深远的思考:人世间有数不尽的苦痛和忧虑都未能解决,一味地追求享乐就能解脱吗?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享乐又能到几时呢?

释迦牟尼喜欢幽静的环境,在对宫里的歌舞喧嚣感到烦躁时,他就叫车夫把他带到城外。他乘马车出城,刚来到京城的东门,就看见一个须发全白、弯腰驼背、行走艰难的老人。释迦牟尼想到:衰老是人人都逃避不了的命运啊!人在儿童时受父母宠爱,青年时英俊潇洒,壮年时精力充沛,到了晚年人就要在许多痛苦中度日了。他心情难过,就叫车夫调转马车回宫了。第二次出宫,他驱车向京城南门走来,出城不久,又见到一个满身生疮流血的病人,他边走边痛苦地呻吟着。释迦牟尼想:疾病也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人的一生要遭受多少次疾病所带来的痛苦,真是难以想象啊!于是,他又闷闷不乐回宫了。第三次,释迦牟尼又驱车来到京城西门,看见两个人抬着一个死人迎面走来,随行的亲属悲痛地嚎哭着。他叹息地自语:死亡是可怕的,人都难免一死,当死亡来临时,恐惧和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啊!留给亲友们的悲痛更是难以消除的。最后一次,他驱车来到了京城的北门,这次他看见一个云游乞食的修行者神态严肃安详。他想:出家人一定不会有俗人那么多的痛苦和烦恼。

经过这几次出宫见到的景象,他感到人生“皆苦”,于是想通过“修行”找出一个解除痛苦的方法。

释迦牟尼29岁时,他的第一个孩子降生,然而此时他却决定放弃奢华的生活,将毕生献给对真理的追求。他离开王宫,抛弃财产,告别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开始了身无分文的流浪生活。他受业于当时的几位圣人。时隔不久,他感到他们所提出的解决人类问题的办法,并不是最佳方案。当时,一种广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出家苦练修行是获取真理的唯一通路。释迦牟尼决心成为一名苦行僧,为此,他进行了各种极端严峻的苦练修行近6年。然而,他最终却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即修行苦了筋骨,却丝毫不能使他获得真理。于是他开始改变生活,重新进食。

孤独中,他突然间发现自己找到了人生真谛。一天傍晚,他坐在菩提树下沉思,当黎明到来时,他确信自己彻悟成“佛”,成为“觉悟者”。那一年,他35岁。此后,他在印度北部传教近45年。截至公元前486年去世时,他已有弟子数千人。他的言论在当时并没有文字记载,他的学说是由其弟子世代口授流传下来的。

 传奇故事

与其他宗教教祖一样,释迦牟尼也有着许多神话传说。相传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从自己右肋进入身体。妊娠的喜悦、惊奇和恐惧带来的反应,使这个王后产生的幻觉与释迦牟尼本身的伟大相符,于是便有了千古圣人。此外,还有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参禅悟道和坐化涅的故事也常为世人所称颂。

菩提树下参禅悟道

释迦牟尼终于放弃了已坚持6年的苦练修行。一天,他来到了菩提伽耶这个地方,在一棵毕波罗树下静坐,静心凝神,一动不动,很快陷入了沉思。他下定决心,如果悟不出真理的话,他就一直坐在这个地方。他自问,人们为什么会忧愁,为什么要受苦受难,为什么会有衰老、疾病甚至死亡?突然之间,在他的脑中出现了生与死不断延续的幻想,每一个死亡都被一个人的新生所代替,而新的欲望、新的忧伤、新的失望则被每一个平静与喜乐所平衡。就这样,在经过了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之后,他终于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修成了正果。在这七天七夜的苦苦思索中,他总结了这3 5年来对人生的理解,豁然开朗,终于“功行圆满”,得道成佛。而菩提伽耶的毕波罗树(后人称为菩提树),作为释迦牟尼顿悟成佛的象征,被佛门中人视为佛教圣树。

坐化涅槃

释迦牟尼 80岁时,率领众僧从王舍城出发,向北方作最后一次旅行。在波伐,他们在信徒金匠纯陀的园中休息,并在他家中用餐。席上有种食物叫苏迦罗·摩达伐(可能是猪肉)。释迦牟尼吃后不久就感觉恶心欲吐,腹部剧痛,但他继续前进。傍晚到达拘尸那迦茅城(现名卡西亚),在末罗族人的优婆多纳园内,两株娑罗树之间一卧榻上,释迦牟尼向右而卧,神态安详。最后,释迦牟尼对众弟子说:“只有按照八正道修行才可以修成正果,千万不要放纵自己。”释迦牟尼说完这些话后,就进入了涅。这时候,娑罗树变成白色,一轮皓月被乌云所遮,风从四面吹进,山川震撼,群鸟乱鸣,百兽狂奔,人击鼓打锣悲叹传报,弟子们顿足哀号,都在为尊师释迦牟尼的涅致哀。

释迦牟尼的佛身被众弟子火化后结成白、黑、红三色的舍利。多年后释迦牟尼的舍利被分成数千份,送给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迄今为止,他的舍利仍被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建塔供奉着。

佛教经典

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教义的教理内容包含在《阿含经》中,“阿含”有“集结教说的经典”之义,主要是论述四谛、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

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四圣谛”,谛即是真谛、真理的意思:(一)苦谛。即“一切皆苦”:人间一切莫不为苦,生、老、病、死,与亲爱的人别离,同怨恨的人会面,有祈求而不得等都是苦。(二)集谛。佛以集谛说明苦的原因。人生的苦产生于人们的欲爱,有欲爱而达不到目的就感到苦。有欲爱就会有思念和行动,有思念和行动就会造成后果,这就是所谓的“造业”,而造了业就不免生死轮回,永堕苦海。(三)灭谛。这是佛教追求的目的,就是彻悟产生苦的原因,并达到一种“涅”的境地。“涅”的意思是“寂灭”。佛教用这个词来表示所谓的“不生不灭”的境界。(四)道谛。佛教认为要达到“涅”,就要修道。“道谛”是讲佛教的修道途径。他认为人们通过修行、断惑、涅,成为阿罗汉(意为“不生”),而不再堕入轮回。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四谛的宗旨。

在四谛的学说里,根本的一条是 “苦”。佛教把现实和人生都看成是各种各样无休无止的痛苦。为了消灭痛苦,求得解脱,释迦牟尼提出了8种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一)正见(正确的见解);(二)正思维 (正确的思考);(三)正语(正确的言论); (四)正业(正确的行为);(五)正命(正确的生活);(六)正精进(正确地努力);(七)正念(正确的意念);(八)正定(正确的精神专注)。八正道以道谛为中心展开,既反对享乐,也反对苦行,而行“中道”,所以叫“正道”。八正道要求人们对宇宙和人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在生活上遵循 “正确”的原则。

佛教中还有十二因素,即十二层因果关系: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无明和行是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生、老死是未来果。“因缘论”被认为是佛教教义的精髓,是佛陀观察宇宙,断悟人生的独特方法,是佛教的世界观,又叫“缘起法”。“缘起”,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死看作是一种相依、相缘、相资的关系,即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或过程。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事物或现象不过是“此彼”连锁关系的表现和反映而已。释迦牟尼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内因外缘凑合而成的,一旦“因缘”分散就会消失,这样生生灭灭,相继无穷,因而都是虚幻的。

影响评述

释迦牟尼为拯救众生,而创立佛教,并穷其一生,竭力讲道,要人们致力于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以达完满境界。这对于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佛教在释迦牟尼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传播很慢。公元前3世纪,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的统一帝国的君王—孔雀王朝的皇帝阿育王,皈依佛教。他不仅在帝国境内很多地方开凿岩壁、树立石柱、召集佛教僧侣整理佛教经典,还不断派僧侣到周边国家宣扬佛教,佛教的影响因此在这一时期得以迅速扩大。它首先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然后由此向东进入缅甸,进而传播到东南亚国家;它向北进入中国西藏,再向东北进入阿富汗及中亚地区。佛教传入中国后,拥有很多信徒,通过他们,佛教继而进入日本和朝鲜。

在印度境内,自公元500年以后,佛教的影响力开始下降。1200年,佛教在印度几近绝迹。然而,在中国和日本,佛教一直是最主要的宗教;在西藏和东南亚,几个世纪里,它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佛学作为一种哲学,也是世界思想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的传播,对众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方面的生活影响重大,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唐三藏西行印度取经之举便为一极好例证。在世界宗教哲学之林中,佛学独树一帜,2000年来经久不衰,它的信徒无处不在。

释迦牟尼虽然去世已有2 0 0 0多年,但是佛教在世界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它的信徒已超过2亿。佛教在历史上曾对印度、中国、日本、南亚、东南亚等亚洲各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佛教在亚洲仍然是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