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说形成于周秦之际,起源于五方帝、五色帝之祠。甲骨文中的“方帝”、“帝方”指的就是五方帝之祀。但五帝的组合,自古以来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五帝即太皋、炎帝、黄帝、少皋和颛顼;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和尧、舜。东汉的郑玄还提出“五帝为六人”之说。但哪种说法最有根据呢?黄帝在早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立下了丰功伟绩,而炎帝对古老的农业生产也做出了贡献。又因习惯上所谓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所以炎、黄并列为五帝看是来不成问题。至于颛顼,号高阳氏,司马迁说他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他最大的贡献是扩大了民族活动范围,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木。至于帝喾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其伯祖父颛顼在位时被立为族子。说到帝舜,人们不禁想到他对盲父和后母的“笃谨”孝道,这对中国的伦理道德起到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五帝之中,最复杂的是太皋和少皋,传说他们均为东夷。一般认为少皋为太皋后。近人根据《世本》“少皋昊,黄帝之子,名契”,认为少皋即契,而契亦传为帝喾之子,因此认为太皋即帝喾,二人均为殷人祖先。根据上面的分析考证,他们都有资格列入五帝,然而,由于名额的限制,又不能一一都列入五帝之位,到底五帝是哪五位,目前还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