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杀少正卯的四大疑点

许多人对孔子杀少正卯之事却提出了怀疑。归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孔子是主张“仁”的,“仁”是他整个学说的核心。并且,他明确阐述过“仁”的含义是“爱人”。另一方面,孔子是反对为政杀人的,怎么会当了七天的鲁摄相就大开杀戒呢?二、如果孔子真的杀了少正卯,无论如何都是孔子一生中的大事。《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一部专门辑录孔子及门人言行的书,为什么对这件大事只字不提呢?三、据史书记载,鲁定公十四年,齐侯与鲁侯会于夹谷,当使上卿相礼。其时,孔子正做司寇。鲁国因他知礼,故使他越次而使之,称为摄相。摄相之相,绝非宰相之相,摄相乃是相礼。相礼就是两国交往的礼相,与国政无涉。这样,孔子的职位仅仅是个司寇,根本没有诛杀大夫之权,怎么能杀掉“鲁国闻人”少正卯呢?四、《史记》载:卫灵公“三十八年,孔子来,禄如鲁”。卫灵公三十八年就是鲁定公十三年,既然孔子已去卫国,俸禄却同在鲁国一样,怎么会在第二年去诛杀乱政的少正卯呢? 《史记》这种记载上的矛盾又如何解释呢?孔子是否杀过少正卯并非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这件事影响到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质疑者们提出的疑问,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从而使孔子是否杀过少正卯成为一件谜案。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个谜底一定会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