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注释
竞逐:竞争。释氏: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简称。法缠:法即一切法,禅语,指一切事物和道理。缠是指束缚,困扰。空缠:为虚无之理所困扰。空指虚无之理。
译文
任凭别人追名逐利与己无关,却不因为别人醉心于名利而去疏远他;保持恬静淡泊的心境,却不夸耀自己的清高。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不被物欲蒙蔽,也不被虚幻所迷惑,身心俱逍遥自在”。
评析
“世人皆醉唯我独醒”,虽是一种可贵的品格,但仅靠一人的力量,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义士,因不堪现实的黑暗而以死相争,一如屈原自投罗江,却终未阻止秦并六国的步伐。所以,较之孔老夫子的“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的壮士情怀,佛家的“权巧方便”,显得更洒脱,更有效。
咀嚼菜根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轲《孟子·尽心上》
智者不以一能求众善;不以一过掩众美。
——袁准《袁儿经·论兵》
故人虽时有自失者,犹无以易恭节。自失不足以难,以严驵则可。
——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应》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其款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李耳《老子》
菜根典故
清朝同治年间,燕京有一位乞丐,人称“糊涂叟”。他沿街乞讨,得钱便买爆竹燃放。无论冬冷夏热,“糊涂叟”都是那一身衣衫,不带帽子,不穿袜子,若痴若狂。他行乞时,随身带一只葫芦,食用之物皆放入葫芦中,因此又向人自称为“葫芦叟”。传说他原是山东某地人,少有才名,后屡试不第。他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什么才名,况且有德才者不能遇上好的机遇本是常事,没必要为此而激愤。”有人问他为什么得钱即买爆竹燃放?他回答说:“惊他人的梦。”问他住在哪里,他说:“随处是家。”问他带的葫芦有多重?他回答说:“这是个秘密,不可使你们知道。”当时朝政日渐混乱,“糊涂叟”十分愤慨,断言:“天下将乱了,此处不可久留”不久,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再也见不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