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黏性的液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
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决定于油料所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油料籽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程度和油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品质正常的油脂应该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油脂中含有磷脂、固体脂肪、蜡质或含量过多以及含水量较大时,就会出现混浊,使透明度降低。
大豆油质量识别标准
优质大豆油:呈黄色至橙黄色,完全清晰透明。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大豆油固有的滋味,无异味。
次质大豆油:油色呈棕色至棕褐色,稍混浊,有少量悬浮物。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平淡,微有异味,如青草等味。
劣质大豆油 :油液混浊,有大量悬浮物和沉淀物。有霉味、焦味、哈喇味等不良气味,还有苦味、酸味、辣味及其他刺激味气或不良滋味。
大豆油质量识别方法
油脂是一种疏水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不易和水混合。但是油脂中常含有少量的磷脂、固醇和其他杂质,能吸收水分而形成胶体物质并悬浮于油脂中。所以油脂中仍有少量水分,而这部分水分一般是在加工过程中混入的。同时还混淆入一些杂质,会促进油脂水解和酸败,影响油脂贮存时的稳定性。
进行大豆油水分的感官识别时,可取干燥洁净的玻璃扦油管,斜插入装油容器内至底部,吸取油脂进行观察;如油脂清晰透明,则水分杂质含量在0.3%以下;如果出现了混浊,则水分杂质在0.4%以上;如油脂出现明显混浊并有悬浮物,则水分杂质在0.5%以上。把扦油管的油放回原容器,观察扦油管内壁油迹,若有乳浊现象、观察模糊,则油中水分在0.3%~0.4%之间。优质大豆油水分不超过 0.2%,次质大豆油水分则超过了0.2%。
油脂在加工过程中会混入机械性杂质(泥砂、料坯粉末、纤维等)和磷脂、蛋白、脂肪酸、黏液、树脂、固醇等非油脂性物质。这些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沉入油脂的下层或悬浮于油脂中。
进行大豆油脂杂质和沉淀物的感官识别时,可以用洁净的玻璃扦油管,插入到盛油容器的底部,吸取油脂,直接观察有无沉淀物,还有悬浮物及其量的多少。或取油样于钢精勺内加热(不超过160℃),拨去油沫,观察油的颜色:若油色变深,则杂质约在0.49%左右;如勺底有沉淀,则说明杂质多,约在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