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8千年左右,冰川在西欧逐渐消失,冰期结束。这时,欧洲大陆的自然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大地回暖,气温逐渐升高,出现类似今日的气候。动物群和植被也发生变化。猛犸、野牛、野马等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动物,要么随之北移,要么最终绝灭。大地上树木繁殖,苔原变成森林地带,西欧和中欧普遍出现以橡树为主的阔叶林,适合温暖气候的林间动物,如赤鹿、麂鹿和鸟类等大批繁殖。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原始人的经济生活从旧石器时代猎取草原大动物群,转变为在林间猎取单个的小动物。生产工具相应有了改进,出现弓矢和细石器。这是中石器时代的标志。

中石器时代是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在法国,以阿齐尔文化和塔登诺文化为代表。阿齐尔文化因南部的阿齐尔洞穴得名,时代约为公元前 8千年至公元前6千年。阿齐尔文化人既在高地洞穴中生活,也在低地营造木构茅棚作季节性居留。他们的石器以几何形细石器为主,用作箭头或嵌入骨、木工具的凹槽中作刃口。还有石刀、石斧、鱼叉等。经济生活以狩猎鹿类为主,渔猎和采集也占有重要地位。塔登诺文化以北部的塔登诺遗址命名,约存在于公元前6千年代至5千年代。石器与阿齐尔文化的相似,但尺寸更为细小,形状更合乎几何形。塔登诺文化人多居于滨海或大河旁,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阿齐尔和塔登诺文化的遗址中都发现彩绘砾石,大多为红线组成的几何图样,也有图案化的人类和兽类形象。根据民族学的材料,这种图案与当时人的灵魂崇拜观念有关。

巴黎盆地以北地区,大约自1.3万年前冰川消失后才有人类作长期居住。在中石器时代属北欧马格尔莫斯文化范围。当地居民广泛使用木材建屋、制造弓矢。从事狩猎、采集软体动物和贝类、捕捉鱼禽。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和畜牧]约公元前9000年起,西亚出现了最早的农耕和畜牧,开始了从旧石器时代食物采集转变为新石器时代食物生产的过程,即发生所谓新石器革命,或曰农业革命。传统的观点认为,欧洲农业起源于西亚,是西亚的农耕者在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浪潮中,把农耕和畜牧的技术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表明,有些作物和牲畜的驯养是在欧洲独立地发展的。早在公元前7千年,希腊的铁撒利亚已开始驯养牛。

法国南部沙托纳夫·莱·莫蒂盖洞穴内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发现比野生绵羊体型为小的绵羊骨。全新世初,法国南部还出现豆科作物。欧洲中石器时代居民,于原先半定居的狩猎、采集经济基础上,在利用传统食物资源的同时,吸收新的生产技术,接受了新的食物资源,从而逐渐完成向农耕、畜牧经济的变化。法国南部是西欧最早的农耕畜牧地区之一。约公元前6千年,法国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出现新石器时代文化,但狩猎、采集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到公元前5千年以后,当地居民已懂得栽培红小麦、野生小麦、斯佩尔特小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猪。狩猎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降低,他们还能用粗陶土捏制陶器或以贝壳压印后烧成圆形陶器。逐渐从原先的洞穴岩棚或贝丘迁往露天营地或住进圆形的和狭窄的茅屋。公元前5千年后巴黎盆地以北地区受中欧新石器时代线陶文化的影响。这一文化以带有线条图案(曲线、斑马线、波形线)的刻纹陶为特点。在法国南部,约公元前4千年以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却塞文化取代了早期的印纹陶文化。它以圆形底座的深色磨光陶器为特征。公元前3千年,这一文化逐渐扩展至法国中部和北部。

[巨石建筑]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中期,西欧、北欧出现以巨大石料构成的建筑物。考古学界称之为巨石建筑。巨石建筑是史前时代重要的文化遗迹,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但尤以西、北欧沿海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法国新石器时代居民在大西洋沿岸地区,特别是布列塔尼半岛,建造了大量巨石崇拜物。这些巨石建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立石和列石。立石为单独的整块巨石,尖端插入地中竖立,一般不作雕琢加工。列石则是由许多较小石块排成一列、数列,或排列成环状。一般认为立石和列石都是宗教崇拜物。

莫尔比昂省的埃尔德旺列石由1129块石头组成,分成10行,长达2105米。

大西洋沿岸卡尔纳克平原上的列石分3群,共有2700多块,长达3公里。另一类是石棚①,大多用作坟墓。简单的为数块大石立地,上面覆盖一块大石板,石壁上刻有花纹或人物。较复杂的石棚又有通道墓和长墓两种。通道墓由一巨石墓室和长而窄的入口通道两部分构成。墓室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通道由两列并行的竖直立石块组成,上面铺以平坦的石板,通道顶端即为墓室。墓室内琢有几何图案。长墓无通道与墓室之分。巨石墓室内所葬个体,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

传统的观点认为,巨石建筑起源于西亚,经地中海传播至西欧。近年研究证实,欧洲的巨石建筑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布列塔尼地区的巨石通道墓,早在公元前4500年就已竖立于大西洋之滨,比西亚和埃及的石头建筑还要古老,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巨石建筑。

[青铜时代与原始凯尔特人]约公元前3千年至1千年,法国进入了青铜时代。人们把铜和少量锡混合起来炼成青铜,制成各种工具和饰物。在青铜时代欧亚大陆曾出现几次部落群团迁徙的浪潮。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俄罗斯南部到东欧一带的原始印欧语系人①,这时开始了一波接一波持续的迁徙过程。

其中尤以公元前8千年代末和2千年代末的2次迁徙浪潮规模为最大。有的往西进入中、西欧,有的向东进入亚洲。欧亚大陆诸部落群团大迁徙促使各地居民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接触、交流和新民族的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中,法国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局面。新石器时代末和铜石并用时代已出现的各考古文化,有的为青铜文化所取代,有的继续存在,有的受新出现的西欧青铜时代文化影响或与之相结合,形成一些新的地区性文化。西欧和中欧早期青铜时代的代表文化是钟杯战斧文化,它以钟形杯状陶器和用于战斗的穿孔石斧为特征。罗纳河流域处于这一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在巴黎盆地,新石器时代末的珀—里卡德文化仍继续存在。在东部,受中欧乌涅提茨文化的影响较大。地中海地区则受意大利北部青铜时代文化影响。这一时期,原始农业经济逐渐发展为农牧混合经济,居民流动性较大,留下的村落遗址较以前为少。墓葬中发现的大量金属武器和装饰品表明,氏族、部落的首领已拥有特权地位,社会分化已较明显。青铜时代中期,法国大部分地区属古墓文化的范围。至青铜时代晚期,大约公元前2千年,起源于多瑙河流域的骨灰瓮文化诸部落,经莱茵河进入法国内地,后又抵达大西洋沿岸。骨灰瓮文化的居民住在村落或山堡中。山堡是四周围用墙垣或栅栏圈围起来的设防居民点,大多建立在山丘或沟崖顶上。这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山堡。骨灰瓮文化居民在父系氏族制度下生活,经济以农耕为主。他们与青铜时代中期的古墓文化诸部落以及其他部落混合,形成新的居民群团——原始凯尔特人,即后来铁器时代凯尔特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