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和艺术上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和戏剧]文学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兴起和发展。浪漫主义是和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文学艺术流派,它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赞赏人的个性、本能和感情,歌颂自然,反对崇拜理性。浪漫主义起源于英国和德国,紧接着出现于法国,可分为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

早期浪漫派,除斯达尔夫人属于积极浪漫主义之外,几乎都拥护波旁王朝,歌颂保王主义和天主教,其中有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等,均属于消极浪漫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的早期代表斯达尔夫人,曾寓居德国,受到同时代德国作家的影响,她在《论文学》和《论德意志》两部文艺理论著作中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早期浪漫派中的一些年青人经过徬徨徘徊后,认识消极浪漫主义虽然和他们一样反对现存的文学主流,但消极浪漫主义所企望的是历史倒转,恢复封建秩序。于是他们最终和消极浪漫主义决裂。1824年后,法国复辟王朝全面走向反动,而积极浪漫主义却不断发展,最终取代消极浪漫主义而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主流。

法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维克多·雨果(1802—1885),出生于贝藏松一个军宫的家庭。1827年,他出版了诗剧《克伦威尔》,在序言里,提出了浪漫主义的纲领。他从戏剧角度反对古典悲剧的形式法则,主张戏剧应师法莎士比亚,争取更大的自由与真实,他提出对照原则,认为艺术的任务要再现一切事物的对比,要描写“崇高文雅”的一面,也要描写“丑怪粗野”

的一面,强调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可成为艺术题材。《〈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标志着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之间的继续分化,确立了雨果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828年,他写了戏剧《玛丽蓉·德洛麦》遭到禁演。1829年,诗集《东方集》问世,诗集歌颂了希腊民族解放斗争,充满对自由的热烈向往。1830年,发表了他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爱尔那尼》,该剧颂扬了主人公爱尔那尼反抗社会,反抗封建暴君,追求纯真爱情的精神,艺术风格上打破了古典主义悲喜剧的界限,呈现出浪漫主义的丰富多彩。1831年,他又在小说方面创作了浪漫主义的标本作品《巴黎圣母院》,小说谴责了那个使表面丑陋而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和吉卜赛女子爱斯梅拉达遭受苦难的社会,感人至深。同年,雨果还写了诗集《秋叶集》。之后他又发表了一些诗集、戏剧和小说。1811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第二帝国时期,雨果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潮。

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小说家乔治·桑、诗人缪塞、诗人和歌手贝朗瑞及文学家大仲马。

乔治·桑(1804—1876)法国著名女作家,原名奥罗尔·杜邦,在她三十年代的小说中,主要涉及妇女问题,她从人道主义出发,主张妇女有不受婚姻习俗束缚的爱的权利。40年代,转而创作“社会问题小说”。1848年革命后,她放弃政治活动,隐居乡间,开始写作田园小说。一生写下105卷文艺作品,20卷回忆录及大量论文。著名的有《雷丽亚》(1833)、《木工小史》(1840)、《安吉堡的磨工》(1845)、《小法岱特》(1849)、《弃儿法朗莎》(1850)等。她的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但敢于触及社会问题,揭露出社会的黑暗与邪恶,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贝朗瑞(1780—1857)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当过旅馆雇员、排字工等。

直接从法国民歌中吸取营养,创作了大量歌谣,其诗歌具有强烈的反抗性,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情感。在拿破仑时代,他那抒情婉约的歌谣就引起反响。

拿破仑倒台后,他用诗歌抨击波旁复辟王朝,讥讽君主专制和反动教士。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明快、自然、形象,充满生活气息,并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贝朗瑞最有名的诗歌是《意弗托国王》、《穷人的上帝》、《头脑简单的查理的加冕礼》、《老奶奶》和《老军士》等。

大仲马(1802—1870)是法国19世纪多产的作家之一,他从戏剧创作开始文学生涯,后撰写历史小说。死后,留下近300部作品。但作品的文学价值是颇有争议的。他的早期创作和浪漫主义相联系,发表了《昂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拿破仑·波拿巴》(1831)等剧作。他的历史小说不注重史实,而是追求生动曲折的情节,充满浪漫传奇色彩。最主要的作品有《三个火枪手》(1844)和《基督山伯爵》(1844)。大仲马的后期创作商品化了,为了获取金钱,他以极高的速度进行粗制滥造。

[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批判现实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中叶,是从浪漫主义的阵营中脱颖而出的。一些作家不再满足于借历史题材、异国情调来隐喻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感情,来表达自己的追求。由于他们对现实的不满,转而要求真实反映现实,用批判的眼光观察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其主要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和巴尔扎克。

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利·贝尔,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作家之一,出身律师家庭。17岁参加拿破仑军队,把拿破仑当作英雄崇拜。复辟王朝建立后,司汤达侨居意大利,开始文学创作。20年代初回国后,参加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论战,发表了著名文学论著:《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他虽然站在浪漫主义立场上反对古典主义,但他的所谓 “浪漫主义”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他强调文学要反映现实,为现代人服务。

《拉辛和莎士比亚》实际上奠定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

司汤达的主要作品有两部:《红与黑》(1830)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

两部小说都是描写紧接着拿破仑垮台以后的时代。《红与黑》的场景在法国, 《帕尔马修道院》的场景在意大利,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但他们的理想,对外界的反应和一般的举止都是十分相似的。于连(《红与黑》的主人公)和法布里斯(《帕尔马修道院》主人公)都是司汤达想象中的自己,他们为了追求幸福不惜伪善欺世,一切服从自我中心和利己的原则,在他们身上反映出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观和幸福观。司汤达赞赏小说主人公的处世哲学,并不等于赞赏虚伪,恰恰相反,作者通过肯定他们只是想说明一个简单的现实:在现今社会,伪善已成为统治力量,每个希图飞黄腾达的人都不得不向它顶礼膜拜。从而批判了现实社会,这就是他的作品的价值所在。此外,司汤达的小说也反映出贵族和资产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教会和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右翼的情绪,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无可争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巴尔扎克(1799—1850)。生于图尔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以后随家迁往巴黎,曾在一家法律事务所当办事员,一度因文学创作来获成功投笔经商,做过出版商和印刷厂老板。到1828年因破产而欠债累累,遭警察局通缉和债主逼债,他只得隐姓埋名,继续创作。坎坷的经历为他写出反映当时社会全貌的小说打下了基础。1829年出版了第一部以真名发表的作品《朱安党人》,一举成名。1834年,他设想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要把他的全部小说,包括已经发表的和即将动笔的,合成一部巨作。

1840年他把这部巨作取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最后包括了巴尔扎克1829—1847年间写的长、中篇小说和随笔97部。

在《人间喜剧》中,他揭露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对处在不同阶级和阶层、不同活动场所的男男女女,总计约2000多个人物的活动进行了描述,为人们提供了一幅当时的社会风俗画和心理解剖图。在巴尔扎克时代以前,爱情是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主题,而巴尔扎克第一次把金钱放到作品的重要位置上,使人无时不感到金钱在当时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和某些弊病。巴尔扎克还描写了农民的贫困生活以及里昂织工的起义,对工农群众的悲惨命运寄以同情,这些创作方法和题材对于以后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家都有深刻的影响。《人间喜剧》至今仍不失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一本有价值的教科书。

但是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对农民的暴动和工人的起义,始终采取否定态度,把广大劳动者描写成群氓,对革命的暴力表示出恐惧,这反映出作者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造型艺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造型艺术十分繁荣,绘画大师众多,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各派。路易·大卫(1748—1825)是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他把艺术和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留下许多不朽名作,主要有《荷拉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的儿子布鲁斯特》、《网球场誓言》、 《马拉之死》、《加冕式》等,他画风严谨,技法精湛。在他的作品中,逼真地勾划出了法国大革命的悲壮情景。拿破仑称帝后,他成为宫廷画家。不同画派的新一代艺术家几乎都受过他的艺术薰陶。

在复辟王朝时期和七月王朝时期,大卫的画风被学院派所继承和改造,继续在画坛占有一席地位。学院派的代表人物是安格尔(1780—1867),是美术院院士,以后又任美术学院院长。他发扬古典主义典雅庄严的画风,留下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女裸作品,更有独到之处(《浴女》、 《泉》、《土耳其浴室》等)。

1819年,法国年轻画家吉里柯完成名作《梅杜萨之筏》,标志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兴起。

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著名代表是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早年师承学院派画家盖兰,却喜爱浪漫主义风格。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善长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最有代表性的却是现实题材的,如对土耳其人在希腊大屠杀表示极大愤慨的《希阿岛的屠杀》,反映1830年7月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在他的作品里,常常反映出对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苦难的同情,对革命的歌颂。

维克多·杜米埃(1808—1879年),是法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最优秀的革命画家。他从1830年起开始作讽刺画,用漫画的笔调攻击七月王朝,描绘当时商人、律师、医生、教授、小资产者等典型人物。他的石版画独居一格,其中尤以《特朗斯诺南街——1834年4月15日》最为出名,画中逼真地描绘出政府士兵镇压共和派起义时闯进街区、残暴杀害男女老幼的骇人情景。

杜米埃的艺术遗产,十分丰富,总计约有4000幅石版画、900幅木刻画及大量水彩画和油画。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出身农民,自幼爱好艺术,曾去巴黎学画,1849年开始定居巴黎市郊巴比松村,因此成为巴比松画派的著名领袖。他创作了以表现农民为主的大量农村的题材,富有强烈的农村气息,堪称“农民画家”。其中著名的作品有:《拾穗者》、 《播种者》、《牧羊女》和《晚钟》等。他在作品中以深刻的思想蕴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赢得了世界画坛的声誉。

浪漫主义也影响到雕塑,七月王朝时期出现了不少浪漫主义风格的雕塑作品。最著名的浪漫主义雕刻家是吕德(1784—1855年)。他摈弃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雕塑界流行的形式主义,提倡富于动态和激情的风格。

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凯旋门上的高浮雕《马赛曲》,重现1792年法国人民保卫共和国的历史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