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在印象派方兴未艾之时,内部就逐渐出现两种偏离印象派现实主义的倾向,一种是依据科学原理来取得预期效果的新印象主义,另一种是更强调个性表现力的后期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以画家修拉和西涅克为代表,他们根据色彩学的某些原理,采用点彩的表现手法,更强烈地表现瞬息即逝的光和色,所以也有人称之为 “点彩派”。这种机械地把科学原理搬到艺术创作上来的方法,伤害了艺术的本身规律,使绘画象机器制造的产品一样千篇一律。这就注定其不会长久,到90年代即告消失。
后期印象派,一般是指以塞尚、梵高和高更为代表的画派。他们的艺术更强烈地表现出画家个人的主观感受,加强了线条的表现力,色调的运用更单纯强烈而带装饰性。1886年才来到巴黎的荷兰画家梵高,善于表现在强烈阳光下的物体(如《向日葵》、《盛开的桃花》等),他常用鲜明的色块和跃动的线条来表达自己激动和狂热的情绪。高更早期受印象派影响,1891年,离开法国去法国殖民地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他的许多作品是以塔希提岛的风情为题材的。高更的风格是兼用象征和装饰手法,有些画还带有神秘色彩,也有人称之为“象征主义”画家。塞尚原是印象派的成员,善于运用欢快的色彩,但和印象派不同,他注重自然形体的内在结构,表现上更具夸张性和装饰性,这种倾向影响了20世纪初的两大艺术运动立体主义和野兽派。
[野兽派和立体派]1905年,在巴黎一年一度的秋季沙龙中展出了马蒂斯、弗拉曼克、杜飞、德兰等人的画,这些画家的作品放荡不羁,形式自由,有一位批评家就把这些画的展厅称为“野兽之笼”,野兽派因此得名。野兽派盛行时间不长,二、三年后即失去影响。
1907年,继野兽派之后,出现了立体派艺术。这一年,画家毕加索完成了作品《亚威农的少女》。1908年,画家布拉克创作了《在艾斯塔克的房子》,被批评家讥讽为用立方体组成的,立体派由此得名。在一次大战以前,是立体派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为“分析的立体主义”。
[雕刻]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法国的雕塑可以称为罗丹时代。
罗丹(1840—1917)出生于巴黎平民家庭,从小喜爱美术,但因生活所迫,曾从事过首饰匠、泥水匠、木匠等工作。1877年创作了成名作《青铜时代》,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通过人物表情和姿态的塑造,刻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在雕塑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了西方雕刻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被誉为现代的米开朗基罗。他的主要作品有《加莱义民》、《思想者》、《吻》、《巴尔扎克像》等。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他150件雕刻和素描,从而赢得了国际声誉。
这一时期另一重要的雕刻家是马约尔(1861—1944),他曾在罗丹工作室学习过,并当过罗丹的助手,但他并不模仿罗丹的样式。和罗丹富有情感的作品相反,他的作品构图清楚,表现出平静与和谐,力图保持古典希腊的雕刻传统,人物形象大多为成熟的女性。主要作品有《夜》、《地中海》、 《站立的浴女》等。
[音乐]这时法国的音乐有了空前发展。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流行的还是轻歌剧和喜剧音乐,并大多受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的影响。普法战争以后,法国作曲家扭转了盲目崇拜德国音乐的心理。他们继承法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1875年,比才根据梅里美小说写成了歌剧《卡门》,以他的现实主义风格打动了观众。圣桑在这一时期首创了交响诗,并创作了歌剧《参孙与达丽拉》(1877年)。1886年,他还为小型管弦乐队写了《动物狂欢节》,这是一首诙谐的幻想曲,一直为年青人所喜爱。
当时最杰出的音乐家是德彪西(1862—1918)。他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早年受瓦格纳影响,在音乐中力求体现象征主义诗人和印象派画家的主张。1894年,他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创作了交响诗《牧神午后序曲》。1902年上演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由象征主义诗人梅特林克作词,由他谱曲的。1905年,他受英国画家特纳和法国画家莫奈构思的启发,创作了交响音画《大海》。这些作品被公认为音乐印象主义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