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艺术的发展

战后和平生活的开始,20年代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在部分人们,特别是青年中出现了一种追求享乐的发疯似的风尚习俗,这种生活方式到30年代危机爆发才基本中止,因此,史称“疯狂年代”。“疯狂年代”的思想精神生活,无不在法国艺术中得到反映。

[戏剧与电影]20年代是法国戏剧繁荣的年代。巴黎的剧场座无虚席,喜剧家爱德华·布尔代、萨夏·吉特里、马塞尔·阿夏尔和让·吉罗杜等人的剧作,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喜剧题材广泛,有风俗喜剧、社会或政治讽刺喜剧,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导演家热米埃建立了国家人民剧院,兼任经理。他认为剧院应该具有宣传真正的“社会平等”的使命,使人民能掌握“他的命运的意识”。著名导演科波在他创办的“老鸽舍剧院”演出民主主义戏剧,对抗一些“商业性”剧院的活动。这两位导演家还培养了一批戏剧导演新秀,如迪兰、儒韦、巴蒂和皮托耶夫,他们在1927年组成象征性的“四人联盟”,努力发展戏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传统。

电影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从1895年发明电影起,电影事业发展很快。可是,2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电影的竞争,一度出现衰落的景象。有声电影的放映,为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法国一些剧作家、导演、电影创作者为挽救电影业的衰落,进行大量工作。他们创作一批现实主义的影片,组织各种鉴赏讨论的团体。1924年,他们组织“先锋队”,一些影院也统称为“先锋剧场”、“先锋影院”。于是,“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不断扩大。

1930年,雷内·克莱尔摄制了《在巴黎屋檐下》,这部反映法国城市生活的杰作,使电影业有新的发展。

[音乐与芭蕾]20年代初,法国有影响的老一辈作曲家如德彪西、萨蒂、富尔等人相继去世。但他们培养了一代新的作曲家。其中,鲁塞尔在法国有显著地位。在萨蒂的构成主义创作方法影响下,一批年轻的作曲家开始活动,如米约、奥内热尔、奥里克、普朗克、迪列、塔耶费尔等以“六人团”著称于法国。他们反对浪漫派和印象派的音乐创作方法,以自己的节奏感、轻巧的风格和深刻的讽刺,创作了许多交响曲、钢琴曲以及接近民间曲调的浪漫曲。奥内热尔的清唱剧《达维德国王》、米约的芭蕾剧《世界的创造》,很受人们欢迎。

在“疯狂年代”里,如醉如痴舞蹈的盛行,对国外一切艺术潮流的开放,以及录音技术的发展,使爵士音乐在法国广泛流传。

芭蕾的兴盛是法国戏剧、舞蹈艺术发展的结果。早在1909年,俄国芭蕾舞剧团的演出就轰动了整个巴黎。后来,俄国有才华的芭蕾舞大师季亚吉列夫留在巴黎,他与法国音乐界、舞蹈界著名人士一起,设计了适应时代的大的舞蹈动作,使舞蹈自由地表现现代日常生活的素材和姿态,更能吸引民众。

法国的音乐家、剧作家都为芭蕾配曲,或创作新的芭蕾舞剧。著名的芭蕾是让·科克托创作的《屋顶上的牛》与《艾菲尔铁塔的新娘》,深受民众欢迎。

[绘画艺术]20年代的法国绘画艺术,以立体派的艺术流派占主要地位。

立体派把体和面作为艺术表现的重点,在表现物象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主张构图以球体、锥体、圆球体为基础,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使他们相互重叠,或在画面上同时出现无数的面,在平面上显示出长度、宽度、高度、深度以至视力看不到的结构。立体派画家从主观感觉出发,求助于几何的形式,把有机联系的自然客体表现为支离破碎的东西。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有毕加索、莱热、布拉克。毕加索原籍西班牙,出身于图画教师家庭,求读于马德里高等美术学校。1900年定居巴黎,研究印象派绘画。1906年,他开始画立体派风景画,1907年发表油画《达维诺的贵妇人》。20年代,他和布拉克一起,在欧洲画坛大兴立体派画风,代表作有《三个戴假面具的音乐家》等。他在后期转向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