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伐尔——法国绥靖政策的始作俑者〕1935年1月7日,赖伐尔首次访问罗马,访问期间与墨索里尼会谈四次。双方订立了法意协定,主要内容是:法国将法属领地乍得的114平方公里、索马里的800平方公里,其中有 22公里的海岸线以及突尼斯的一块不大的地方让与意大利,意大利则在突尼斯的意侨民国籍问题对法让步。从墨索里尼的侵略计划来看,这条海岸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协定为意大利在非洲的侵略活动开了方便之门。赖伐尔还允许墨索里尼在埃塞俄比亚有放手行动的自由,实际上等于怂恿意大利侵埃。
1935年6月至1936年1月,赖伐尔任总理。在整个意埃战争期间,赖伐尔采取了实质上亲意的“中立”立场。1935年12月,赖伐尔还伙同英外务大臣霍尔在巴黎秘密缔结了出卖埃塞俄比亚的协定,扮演了一个为虎作伥的角色。在萨尔归属投票问题上,赖伐尔竟然在投票前两天以一种局外人的口吻声称:法国对全民投票的结局不感兴趣。这种冷漠的态度无疑是在鼓舞希特勒德国。使他们的气焰更为嚣张,以至在该地区归并德国后,公开在纳粹报刊上要求收回根据《凡尔赛和约》让出的全部“德国地区”。
赖伐尔是引导法国步入绥靖主义歧路的始作俑者。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还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屈从于法西斯国家,在某些问题上还不得不继续奉行法国的传统政策,摆出对德强硬的姿态。如1935年8月德国宣布建立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立即提出抗议,并向国联控告德国,要求实行集体制裁。又如同年4月倡议建立“斯特莱沙阵线”,5月代表法国同苏联正式签署了酝酿已久的法苏互助条约,并亲访莫斯科。
〔莱茵区重新军事化〕1936年3月7日,德军悍然进占莱茵河左岸的非军事区,从而完成了毁约扩军的一个必经步骤。德军进驻莱茵震动了法国。
法国萨罗内阁在3月7日至9日连续开会,研究对策。一部分阁员强烈要求采取一次“警察行动”来回击德国另一部分阁员则顽固反对实行对德制裁。
内阁的决议最后是:在国联未作出决定之前,法国不采取任何行动。萨罗一面在广播演说中声称:我们不准备把斯特拉斯堡暴露在德国大炮炮口底下。
一面却叫人们“保持平静”。军方的态度也很暧昧。
当时,德国刚刚开始扩充军备,人数和装备都不如法国。法国不用英国援助,只靠自己的军队就能把德军赶出莱茵区。事实上,进入莱茵区的德军奉有密令,一遭法军采取敌对行动就立即撤回。希特勒后来自己也说:“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区,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一点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可是,法国却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只是将此诉诸国联,要求洛加诺公约各签字国磋商行动,并建议实行经济制裁。最后取得的不过是一纸口头“谴责”的空文。法国实际上已向希特勒的冒险挑战屈服。
法国在莱茵区重新军事化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软弱大大削弱了法国的军事防御地位,加速了其同盟体系的分崩离析,同时也大大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德国开始在西部边界修筑齐格菲防线,加紧扩军备战活动。莱茵区重新军事化后,法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开始日益唯英国马首是瞻,表现出越来越浓重的妥协和绥靖色彩。
〔勃鲁姆政府的“不干涉政策”〕勃鲁姆上台不久,西班牙内战爆发。7月19日夜,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总理吉拉尔给勃鲁姆发电求援。勃鲁姆在次日看到电报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长开会,决定援助西班牙政府。为了避免德意及国内右派利用此事兴风作浪,与会者商定尽量不让此事公开。7月22日,勃鲁姆偕外长德尔博斯前往伦敦参加法英比三国总理和外长会议。会议并未讨论西班牙问题,但这次伦敦之行却对勃鲁姆影响很大。英国当时执政的是鲍尔温保守党政府,他们对人民阵线原本就十分反感。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外,英国仗着有利的天然屏障,自忖只要保持海空优势就能确保平安,所以仍坐视德国重整军备,并图谋以此平衡法德势力,保证英国在欧洲的仲裁地位。因此,英国政府一开始就决定在西班牙内战中采取“中立”政策。
由于勃鲁姆把加强国联和集体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加强法英关系上,不愿为此同英国搞僵。所以,英国政府对勃鲁姆政府准备支持西班牙政府的决定的不合作,甚至是反对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勃鲁姆在西班牙问题上的决策。此外,勃鲁姆准备援助西班牙政府的行动在国内也遭到了右派舆论的猛烈攻击和竭立反对。更有甚者,议会和内阁里许多激进党人对此采取了强烈的反对态度,甚至以退出政府来要挟。
从7月25日开始,勃鲁姆内阁在3周内召开了三次内阁全体会议,开始一步步走向不干涉政策,并终于扮演了推行不干涉政策的带头羊的角色。8月2日,法国政府在与英国政府协商后,建议所有欧洲国家严格执行不干涉西班牙事务的政策。5月15日,法英互换照会,相互承担义务,不向西班牙或其属地输出武器和军用物资。到9月3日,共有25个国家接受了英法的建议,这样共有27个国家缔结了不干涉协议。为监督协议的执行,9月9日,各国又在伦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
不干涉政策是一种失败的政策。尽管德意加入了不干涉委员会,仍源源不断地向叛乱者输送武器。而西班牙合法政府却因为这一政策被剥夺在国际市场购买武器的合法权利。这一政策对法国也造成了严重后果。首先,在国内,不干涉政策引起了作为人民阵线三大支柱之一的共产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莫大愤慨,使人民阵线因此而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其次,法国与德意毗邻,处境原已十分艰险,不干涉政策导致在西班牙出现一个受德意支持和控制的独裁政权,更使法国处于三面受敌的困境,同时又面临着被切断本土与北非属地的联系的危险。再次,欧洲其他国家目睹法国听凭德意支持佛郎哥在西班牙篡权而不问,对法国早已有之的不信任感愈益加深,纷纷另寻出路,法国自一战结束以来苦心经营的同盟体系终于分崩离析。
〔达拉第与慕尼黑会议〕1937年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为德意法西斯在欧洲扩大侵略作好了准备。不久,德国吞并了奥地利,紧接着又把矛头直指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国,根据1925年法捷互助条约,法国有义务在捷受到德国进攻时立即提供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使法国外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当时法国政府内部四分五裂,以雷诺、曼代尔为代表的强硬派力主采取坚定立场,而以庞纳为代表的妥协派则坚持采取忍让态度。达拉第动摇于两派之间。危机初期的达拉第出于法国切身利益的考虑和法捷互助条约的约束,曾有过履约援捷的打算,也曾有过一些强硬的表示。
但在绥靖势力的压力下,终于在绥靖主义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9月危机中,达拉第紧急约见英驻法大使,要求张伯伦火速同希特勒谈判。9月15日,张伯伦屈尊与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会晤。18日,英法两国总理在伦敦举行会议,次日向贝奈斯政府发出建议捷满足希特勒要求的联合照会。21日,又警告贝奈斯政府说:如果因拒绝英法建议而导致德捷战争,英法将不给捷以任何援助。捷政府在同日下午照会英法政府,“以沉痛的心情接受英法两国的建议。”经过英法和德国之间反复的讨价还价,9月29— 30日,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开会并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慕尼黑会议是国际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幕丑剧,也是英法等国纵容纳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高潮,由于达拉第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极其可耻的角色,使他成为法国30年代绥靖政策的集大成者,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