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民议会选举和共和阵线政府]富尔政府非但没有实行组阁时许诺的财政经济改革,反而扩大了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并为此追加军事预算,延长士兵服役期限。这一政策遭到了舆论的广泛谴责和左翼反对派的强烈反对。内阁也在11月29日的议会信任投票中以318票反对,218票赞成被推翻。由于宪法规定在不到18个月的时间若出现两次由议会绝对多数造成的内阁危机,政府有权解散议会。12月2日,富尔政府下令解散国民议会,并决定提前于1956年1月2日举行第三届国民议会选举。选举过程中,各派政治力量重新组合成两大选举联盟。一是政府联盟,即右翼中间派联盟;一是共和阵线联盟,即左翼中间派联盟。法共在选举中提出彻底改革国家政策的建议,并向共和阵线联盟提议团结民主力量共同行动,但遭到拒绝。此外,极右派的布热德分子也参加了竞选,他们反对代议制,鼓吹建立法西斯的专政。
选举揭晓,法共在国民议会中获得150席,再次成为第一大党,社会党获95席,人民共和党获73席,形形色色的右翼党派惨遭失败,只有极右派的“布热德运动”意外地获得了52席。这次选举表现公众的情绪再次明显地倾向左翼。选举结束后,法共向社会党和激进党提议建立人民阵线政府,遭到了两党的拒绝和右翼集团的阻挠。于是共和国总统科蒂选择社会党人出面组阁。1956年1月31日,以社会党总书记居伊·摩勒为首的共和阵线政府宣布成立。
[摩勒政府的内外政策]摩勒政府是第四共和国执政时期最长的政府。新政府上台伊始,在社会经济领域积极推行工业现代化计划,并为了反对“社会不公平现象”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措施,如建立全国互助基金会、增加养老金、将带薪休假时间由2周延长到3周。此外还积极反对法郎贬值。
在外交政策上,摩勒政府主张和平解决北非问题。1956年2月摩勒在赴阿尔及利亚视察时表示要恢复阿尔及利亚的和平。3月,承认突尼斯和摩洛哥的独立。摩勒政府还注意寻求东西方接近的新途径,5月,摩勒在外长陪同下访问苏联,并声称必须考虑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摩勒政府因此而一度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但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力下,摩勒政府的政策日渐向右转,这在阿尔及利亚及苏伊士运河问题上表现最为突出。政府扩大了在阿尔及利亚的军事行动,将在阿的法国殖民军增加到40多万人,并多次采用卑鄙手段破坏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争取友好国家帮助的活动。1956年10月22日,本·贝拉等5位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领袖从摩洛哥飞往突尼斯,法国政府指示本·贝拉等乘坐的飞机上的法国机组人员在中途着陆,并拘捕了这5位领导人。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摩勒政府伙同英国政府经过3个月的策划和准备,利用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侵埃战争遭到埃及军民的英勇抵抗,美国又趁机要挟英法,11月6日,法英被迫宣布停火。侵埃战争的失败使摩勒政府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政府越来越不得人心,终于在1957年5月被迫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