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 世纪初的英国经济

农业在17世纪革命之前,英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占最大的比重。全国人口中,大多数都居住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来源也依赖于农业。各地区的居民基本上还过着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其日常生活用品大多也是本地生产的。一般的农村居民穿用兽皮、麻布或粗帆布制的简陋衣服,穿着打了平头钉的鞋子,用木制的盘子进餐,主要的食品是黑面包。与欧洲大陆一些国家不同,英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农业很早就与市场发生了联系。早在13、14世纪时,英国的农村已成为佛兰德尔和佛罗伦萨发达的呢绒业的原料,即羊毛的供给者。后来,英国本国的呢绒业也日趋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羊毛的价格也随之上升。到了 15世纪末,英国越来越多的贵族将原来的耕地改为牧场,饲养羊群,收剪羊毛投入市场以赢利,农村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

当时英国人养羊业之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6世纪末(1598年),一个到英国旅游的外国人对此写道:“英国的居民宁愿养羊而不愿耕种,将近 1/3的土地被停止耕种而用于养羊。在英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养出来的羊的羊毛,其柔软和洁白程度超过任何别的国家。”到了17世纪初,英国全国人口中,虽然大多数人仍然住在农村,但农业生产已与市场有了紧密的联系。农民已不再仅仅为了本地居民的消费而生产,而是越来越多地把农产品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出卖。许多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农业中商品生产的发展,从下面的例子中也可看出一斑:在17世纪初,为了便于把各地区的粮食运送到伦敦等中心城市去买卖,制造出了许多复杂的运送粮食的工具,这些工具供远至达拉姆及其它郡的农民使用。据1608年格罗斯特郡的人口职业调查,当时该郡的人口中只有1/2还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其余的人都从事其它职业,如丝织业、制革业和饮食加工业等。即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农闲时也从事手工业或其它行业,而手工业者也以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

自从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美洲之后,随着欧、美之间的交往日益发展,美洲的大量白银不断输入欧洲,加上当时英国当地的人口迅速增长,市场需求量增加,因而引起物价高涨,货币贬值,发生了“价格革命”。据统计,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1540—1640),英国的物价上涨了6倍,在 16世纪中叶(1540年)以后上涨速度更快,到了17世纪60年代末达到了最高点。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靠固定的货币收入为生的人,经济状况趋于恶化,特别是那些收取传统的固定货币地租的贵族。由于货币贬值,收入相对减少。而那些采取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人,其收入却不断增长。16世纪末,将土地出租给租地农业家而收取资本主义地租的农业家,每亩租税为1先令,到了17世纪初,每亩的租税上涨至5—6先令。而那些按照古老的方式从事经营的地主,他们从公簿持有农那里收取的传统地租却照旧不变。于是许多贵族就改变经营方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其主要方式之一是圈地,就是把土地圈占起来,以从事新的经营方式,或者将土地出租给租地农业家,以收取资本主义地租。

圈地所谓“圈地”,就是把农村中从很早时候起就已普遍存在的“敞田”用栅栏圈围起来,成为整片地段,在这片地段上养羊或从事其他耕作,如种植新的农作物。“敞田”是一种古老的土地制度,它将土地分割为许多条条块块,按土地肥力、水源状况等不同条件,平均分配给许多不同的农民。当耕种时,各人耕种属于自己的地段。但这些地段不仅互相交叉,而且每个农民的地段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区,耕种起来非常不便。当这些地段上的农作物收获以后,各地段的疆界将“敞开”,以供所有农户放牧牛羊或收割柴草,因而,“敞田”制虽有它的有利的一面(秋收以后,贫苦农户可在“敞田”

上收割柴草以谋生计),但它对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圈地的现象很早就在英国发生了,不过,到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速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最初,圈地主要是为了养羊,后来随着市场上对粮食和原料作物需要的增长,圈地渐渐地被用以发展农业。从地区上看,圈地首先是从与市场联系较紧密的东南地区开始的,而在圈地运动中最积极的是那些在“价格革命”中受影响最大的中小贵族,即乡绅。被圈占的土地,先是公地和荒地,后来连农民的份地也被圈占。大批农民被从圈占的土地上赶走,他们丧失生产资料,到处流浪或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圈地虽然并非地主单方面以暴力进行的掠夺,有时也是农民与地主订立协议的结果,在17世纪这样的协议曾在大法官庭登记,但圈地所引起的农民悲惨的境遇和造成的社会上的灾难性的后果,却是无可否认的。关于圈地运动所造成的祸害,早就有人不断提出抱怨,并且引起英国政府的严重关注。早在1488年亨利七世时,在一项法令中即已指出,怀特岛上的人口减少,是由于将耕地变为牧场的结果。随后又颁布了一项“防止破坏村庄法”,进一步指出圈地是引起一些严重社会灾害的根源。为了保持农业的稳定,防止将可耕地变为牧场并将农舍破坏,英国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禁止圈地的法令,并在1517年成立了以沃尔西为首的“圈地委员会”。然而这个委员会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它的成立,不过是表明以前的许多反圈地的法令大部分都被漠然置之罢了。从16世纪初到16世纪中叶,英国接连颁布了一些类似的反圈地的法令。

当时的人如牧师拉蒂默等对圈地运动所造成的人烟荒芜、农民流离失所等悲惨状况,都发出了凄厉的呼声。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关于“羊吃人”的悲叹更是人所共知: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以后,这些不幸的人在各种逼迫之下非离开家园不可,……离开他们所熟悉的唯一的家乡,却找不到安身的去处。圈地运动不仅使农村残破,而且有些城市也受到影响,工商凋蔽,田庐为墟。16世纪中叶,布里斯托尔的一份陈情书上说,该城有900所房屋荒废而无人居住。农民对圈地运动不断反抗。1549年,有好几个郡都发生了因圈地而引起的农民起义。约有3500个起义参加者被打死,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凯特被处绞刑。1607年,米德兰又爆发了起义。1640年革命前夕,在英国许多地区都爆发了农民反圈地的事件,被圈占的土地上的栅栏也被拆毁。

圈地运动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首先,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农业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它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并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等条件。

其次,圈地运动导致了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农民与生产资料土地的分离,大批丧失土地的农民成了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在圈地运动中,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式贵族,有的是原来的封建贵族,亲自参加资本主义经营,有的是将土地租给租地农业家,坐收资本主义地租。这些新式的贵族和资产阶级有共同的利益,他们站在同一立场上,与阻碍他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封建势力作斗争。

改进农业的新措施由于粮食市场的迅速扩大,再加上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应付这种需求,当时的人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如:采用新的农作物和新的耕作方法和耕作技术,扩大耕地面积,改良肥料等。此时,欧洲的低地国家荷兰等地的农业比较先进,它成了英国效法的榜样。英国的农学家写文章介绍低地国家的农业成就,并将荷兰等国的先进农业方法应用到英国农业中。

在耕作方法上,在16—17世纪,英国的农业多采用轮耕制,即在一段时期(约7—12年)将土地作为牧场,另外再用一段时期(约2—5年)用作农田耕种农作物,用这种方法来保持土地肥力,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许多农民还耕种新的农业作物,特别是新的饲料作物,如油菜和芜菁。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大大缓解了饲料不足的问题,对养羊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本来,养羊业在英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羊毛不但可作为呢绒业的原料,而且羊粪也是当时英国农业中的重要肥料来源。耕地常常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肥料而无法提高产量,要提高产量,就必须饲养更多的羊(19世纪中叶化肥发明之前,英国农业中所用的肥料主要是畜肥)。当时英国人养羊,首先是为了收取羊毛,其次是为了用羊粪作肥料,然后才是将羊肉用来食用。

但是由于饲料问题未解决,到了冬季草枯叶黄,羊无饲料,不得不大批宰杀。

如此,由于饲料不足,就引起了一连串消极的连锁反应。

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新的饲料作物从低地国家传入英国,首先是油菜,然后是芜菁。油菜的菜籽可以榨油,供食用或点灯,它的副产品可用作饲料,在冬天可用来喂羊。芜菁也是从低地国家传入的,在17世纪初已在萨福克郡种植了。以后别的饲料作物也相继传入。到17世纪中叶,在诺福克和萨福克等采用新的饲料作物的地区,羊的数量大大增加,不但羊毛增产,而且大大缓和了肥料的困难,也增加了土地的肥力。这一地带种植的大麦产量增加,作为提供给伦敦的粮食和酿酒的原料。

不过,在当时由于气候和土质的不同,英国有的地区采用了新的饲料作物,有的地区则不适于新的饲料作物的栽培。一般来说,在东盎格里亚和英格兰西部的砂质地带种植新的饲料作物的较多,而在米德兰各地,那里板结的土质则不适于种植新的饲料作物。

16—17世纪,英国的农业和土地耕作方式已呈现出多样性,各地已逐渐有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有的学者把当时的英国划分为40个不同的农业经济区 ,也有的学者将之划分为10个,每个区中又分为若干不同的农业地区。但为了简明,我们可以把革命前的英国划分为两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区。这两个地区大致的划分界限是:从西南部沿海的卫默思到东北部的梯斯默思,在这条线以北和以西的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高地;在这条线的东方和南方,以低地和可耕地为主,并以混合农作物为特征。为应付粮食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通常的办法是扩大耕地面积。英国的耕地面积,从中世纪以来时增时减,这是由于人口的增减变动而造成的。13世纪和14世纪初,英国的耕地面积曾大大扩大,但后来由于黑死病肆虐,人口锐减,耕地面积也随之减少。16世纪末、17世纪初,许多人移居到坎伯兰、西莫尔兰以及英国西南部其他地区,特别是萨克斯和肯特的旷野。与此同时,在英格兰的格罗斯特郡、威尔特郡、北安普顿郡等地还发生了农民从原居的村庄向公有地和荒地迁徙开荒的运动。总的来看,由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新的农业品种、新的饲料作物以及增施肥料等措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据粗略地估计, 15世纪末,每亩土地的产量为8蒲土耳(1蒲士耳= 36.368升),到 1 2 17世纪中叶增加到每亩11蒲士耳。工业发展从16世纪到17世纪前半期,英国的工业迅速增长。不但老的工业部门如采矿业、炼铁业、羊毛加工业、造船业等不断发展,而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包括棉纺织业、玻璃制造业、肥皂业及丝织业等。其中发展最快的是采煤业,根据达勒姆、诺桑伯兰等10余个地区的资料,1551年—1560年,煤的年产量为21万吨,到1681年—1690年,年产量已增长至298.2万吨。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600年—1660年,从地区上看增长最快的是东北部。

这一带煤矿的发展,甚至使诗人约翰·克里夫兰诗兴大发,他在诗中写道:英国是个完完全会的世界,无所不有,它甚至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财富,你应该校正一下你的地图:纽卡斯尔应是秘鲁!他把以纽卡斯尔地区所盛产的黑煤比之于南美的白银!

当时英国的煤产量比欧洲其他国家煤产量的总和还要多3倍。采煤工业的发展,为一些老的工业部门如炼铁业及新的工业部门如造纸、制糖等工业采用新技术并大规模地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大规模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像采矿业和金属冶炼业。这些工业部门需要大量资金和劳动力,当时开采一个煤层,至少需要上千镑资金,这是一个普通工人许多年才能挣到的钱。同时大规模的工业还需要众多的劳动力,纽卡斯尔的煤矿约有工人500—1000人。像这样大规模的工业企业,独立的手工工匠已无从问津,这只能由握有大量资金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雇佣大批工人去从事经营。

铁的产量也有所增长。不过,由于它的起点低,绝对产量并不高。年产量16世纪50年代为5000吨,到17世纪50年代增至2.3万—2.4万吨。而且铁的质量也不如某些外国的好,有时还需要从瑞典进口大量质量较好的生铁,其价格比英国的还低。以前有人认为,由于木材砍伐过多,燃料缺乏,所以铁的产量降低了。但这个说法,已为新的研究所否定。虽然在英国的个别地区,木材短缺,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并未出现燃料短缺现象。这个时期,生产铁的中心从萨赛克斯、肯特转移到了米德兰西部和约克郡南部等地,这并非由于前者缺少木材,而是因为它的铁矿石质量不好。同时,这时的冶铁方法也有了改进,16世纪时用的是土法吹炼,现在则为水力鼓风炉所代替,效率提高了5—10倍。不过,不能过分夸大16—17世纪前半期的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因为在 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发生之前,英国的工业从整体来说,仍然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英国经济学家奈夫把这个时期英国工业的发展形容为发生了一次工业革命,其意义仅次于18世纪末的那次更大规模的工业革命”。这一说法,未免过甚其词。事实上,直到17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并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羊毛加工业更是如此。这些分散的手工工场,大多由商人提供给农村的农户以羊毛等原料,由农民和农家妇女在家内进行加工。另有集中的手工工场,它们大都存在于采矿、冶金、玻璃和造纸等工业部门中。即使在这些集中的手工工场中,大规模的企业也属少数,除了少数大规模企业之外,一般也只是雇佣少数工人进行生产。工人中,还有一些是利用农闲到工场去作临时工的农民。

直到17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农业和土地。英国的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和土地这种当时人所说的英国的“自然财富”有联系,如:铁矿、铅矿、锡矿、谷物、皮革、蜂蜡等。这些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制造出来的产品主要也是用于居民的直接生活消费。同时,制造这些产品的劳动力大都是农民。工场产品的原料基本上都经由农民之手。而工场中的工人,不论固定的或临时性的也大都来自农民。农民关心他们的原料的销售,也关心他们到工场后的工资待遇,即使是冶铁业、采矿业等部门的生产,也与农民和土地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当时的铁制品许多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钉、铁锤、刀子、斧头等。

直到17世纪革命前,纺织工业仍是最主要的工业部门。15世纪5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英国纺织品出口价值大约增长了15—16倍,如把物价增长也计算在内,则增长5—6倍。到17世纪,呢绒仍占英国出口价值总额的 3/4。不过,纺织业的生产技术并无多大改进,只发明了一种织袜机。由于价格昂贵,很少有人买得起。

商业贸易革命开始前的100多年,英国的商品经济在迅速增长。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英国正处于从欧洲到美洲的通道上,这使英国的海外贸易受益匪浅。不过,这时的海上贸易的霸权地位,先后操纵在西班牙、荷兰之手,英国不得不与之进行斗争。

16世纪末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开始向海上迅速扩张,英国的商人跟随海员和海盗之后,走向了海外世界。当德雷克率领的海盗在西印度群岛一带横行之时,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也活跃在离英国越来越远的地区。

16世纪前后英国出口的商品已不再是以原料如羊毛等为主,而是越来越多地出口制成品。特别是呢绒成了出口商品的大宗。而伦敦又是呢绒出口的最重要的中心。15世纪中叶,伦敦出口的呢绒占全国呢绒出口价值的1/2强,到了16世纪中叶,伦敦已把90%的呢绒出口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时伦敦出口的呢绒约10.5万匹,大部分出口到德意志和荷兰,其余则出口到波罗的海、近东各国以及法、俄、意等国。这时,欧洲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大约在1490年— 1520年,安特卫普进入鼎盛时期,英国的大部分呢绒都是运往安特卫普的。

同时,由于伦敦的繁荣也造成了伦敦附近地区的财源发达、人文荟萃,成为英国最富庶的地区。其余地区,特别是西北部的一些港口如波斯顿、布里斯托尔、桑普顿等,则逐渐衰落。布里斯托尔的呢绒年出口量一度曾达到3355匹,而在16世纪50年代时,年出口量只有2312匹,跌落了31%。从伦敦到安特卫普的呢绒贸易原来由汉萨同盟的商人控制。到了17世纪末,英国的商人冒险公司将汉萨同盟排挤了出去。1597年,汉萨同盟设在伦敦的商栈被关闭,商人冒险公司控制了从伦敦到北欧各国的呢绒贸易,当时它占整个英国呢绒出口贸易额的1/2。

到了16世纪70和80年代,安特卫普由于战争、粮食匮乏、饥荒和移民等原因而急剧衰落。由于安特卫普属于同英国敌对的西班牙,为了摆脱在对外贸易上依赖安特卫普的地位,为了克服“一条商路、一种贸易、一个商业公司”的状况,英国商人冒险公司于1564年离开了安特卫普,到波罗的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各国以及东方去寻找新的贸易基地。16世纪末,在英国出口的总数为10.5万匹呢绒中,7.5万匹出口到德意志和荷兰,1.2万匹出口到波罗的海沿岸各国,6500匹出口到近东,6500匹出口到法国,其余的出口到俄国、意大利等国。为了发展对外贸易,英国成立了许多股份贸易公司。最初这是一些商人自愿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他们装备长途航行的船只以进行海外贸易,后发展成为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状,获得特权和专卖权的公司。这时成立的重要公司有:莫斯科公司(1553年)、商人冒险公司(1564年)、西班牙公司(1577年)、东陆公司(1579年,从事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利凡特公司(1581年,从事近东贸易)、东印度公司(1600年)、弗吉尼亚公司(1606年)、法国公司(1611年)、百慕大公司(1612年)、马萨诸塞公司(1628年)等。这些公司的贸易范围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地中海沿岸各国、美洲殖民地、东方的印度及“香料群岛”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