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以前英国农牧业生产的全面变革和城乡手工业的发展,是在供求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因此,考察工业革命的起因,需要考察英国国内外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国内市场体系的形成在国内贸易发展过程中,英国各地普遍形成了专门的市场城市。据当时人记载,172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市场城市758个,1741年增加到786个,平均每郡有16个。随着市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市场的数目不断增加。一般的市场城市都有一个以上的市场。在笛福时代,伦敦有大约40个市场。在市场较多的城市里,往往有好几种专业化的市场。到1740年,伦敦有专门的鱼市场10多个,还有专门的蔬菜市场、水果市场、干草市场、皮货市场、谷物市场和呢绒市场。各种市场不仅日益专门化,而且在一定的地区相对集中起来。如小麦市场主要集中于伊普斯维奇、法纳姆、贝辛斯托克等地,绒线和布料市场则主要集中于东盎格利亚、约克郡和东南部的若干城市。在市场城市广泛分布的基础上,地区性贸易中心逐步形成:西部的布里斯托尔,中部的伯明翰和诺丁汉,东部的诺里奇、金斯莱和赫尔,西北部的利物浦和卡莱尔,北部的约克和纽卡斯尔。
随着市场的增多和扩大,投放市场的商品种类也日益增多。尽管由于缺乏具体资料而无法确定各种商品的比重,但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其一,煤炭、木材、谷物、牲畜、羊毛、盐、呢绒等无疑是国内贸易的重要商品。其二,进入流通领域的这些产品,不仅仅是消费资料,其中绝大部分又作为工业原料或燃料进入生产过程。由此可见,英国的国内市场体系既包括了生活资料市场,也包括了生产资料市场。商品的地区流向反映各地区之间的产销关系。各种产品均以伦敦为集散中心。至17世纪早期,伦敦谷物市场的货源扩大到东北沿海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的康沃尔及威尔士。与此同时,伦敦乳制品的货源也由东南部扩大到东北沿海地区的林肯郡、约克郡、达勒姆及诺森伯兰郡,进入18世纪以后,又进一步向米德兰地区和西部地区延伸。至于伦敦的肉食供应更是以全国为基础的。东北沿海地区的煤炭主要是通过沿海贸易运入伦敦,其中一部分又通过伦敦转运内地。运入伦敦的小麦、大麦和牲畜,大部分又加工成面粉、肉制品、皮制品和饮料等运往各地。正如当时人所言,英格兰的每个郡都或多或少地为伦敦提供货物,不仅有制造业产品,也有农产品,,整个英格兰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都普遍地依赖于伦敦。此外,各种产品也在农业地区与工业地区之间,农耕地区与畜牧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流通。例如,林肯郡、莱斯特郡和北安普顿郡的羊毛向西南运往赛伦塞斯特和西乡的其它呢绒业城镇;兰开郡中部和东部混合农业区的谷物大量地供给以畜牧业为主的沿海平原牧区和高地牧区;乳制品生产基地每年将大量乳制品提供给工业城市及其它人口中心。可见,各种产品的流通已经超出了不同地区余缺调济的界限,构成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资料市场。
总之,在大机器工业产生之前的若干世纪当中,英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全国性贸易中心—地区性贸易中心—地方市场镇三位一体的、连接不同经济区的国内市场体系。这个体系是一种生活资料市场与生产资料市场共存的统一体。它将英国大部分地区纳入产销联系的运动之中,使不同经济区相互连接,从而使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依据经济运行的需要而自由地流动。因此,英国的国内市场更多地具有经济实体的性质。
国外贸易的发展伴随着国内市场体系的形成,英国也建立起日益广泛的海外市场。说到英国海外市场的建立,人们往往把它同殖民扩张联系起来。这虽然不无道理,但仅以西欧历史上普遍有过的殖民扩张现象来解释英国海外市场的确立,显然是不充分的。因此,考察英国海外贸易,还必须考察英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特点。
16世纪末以来,英国商人的活动渗入地中海和波罗的海更远的地区,并且进入东印度,穿过大西洋,建立起一系列的海外贸易公司。海外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带来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海外贸易价值净增2倍。然而,外贸总增长只反映英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一般进程,而外贸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才反映其特殊性。
首先,在市场范围扩大的过程中,传统市场与新市场之间的相对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欧洲大陆市场(或曰传统市场)的相对重要性日益减弱,而加勒比、北美、西非和远东市场的相对重要性则日益增强。在进出口贸易价值总额中,前者的比重日渐降低,后者的比重则日益上升。第二,新旧市场在类型上的变化更值得注意。欧洲大陆市场作为英国工业原料和生活资料的进口市场及再出口市场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作为英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则日益丧失其重要性。18世纪初,英国再出口贸易的77%进入欧洲,而国内制造业产品进入欧洲的比重则日益降低。与此同时,非欧洲市场作为英国的工业原料、生活资料及再出口商品的进口市场和英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则日渐重要起来。1660年—1700年,除呢绒以外的制造业产品对殖民地市场的出口增长200%以上。1752年—1754年,美洲吸收了英国所有国内制造业产品出口的25%,除呢绒之外的所有其它制造业产品出口的50%。17世纪末,烟草、蔗糖和白布构成从非欧洲市场进口货物的2/3,而且大部分又用于再出口贸易。第三,市场类型及地域分布伴随着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就国内产品的出口构成来看,毛纺织品的比重显著下降,而其它制造业产品的比重则显著上升。在进口货物中,纺织业及其它制造业产品的比重日益下降,而纺织业原料和其它工业原料以及再出口品的比重则日益上升。毛纺织品主要出口到新开拓的市场。
上述三点集中反映了英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特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经济关系呈这样的发展趋势:以传统的毛纺织品及再出口品换取它所必需的工业原料及其它生活资料。而与非欧洲市场的经济关系则表现为:以本国生产的制造业产品及再出口制造业品交换它所需要的工业原料、生活资料及再出口商品。可见,新市场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开发新产品、更新产业结构和提高自身生产能力的结果。在这一点上,连传统的毛纺织业也不例外。
到1640年,“新布”出口的比重已接近“旧布”,而且大约2/3是运往西班牙、非洲和地中海各港口的。需要指出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市场需求,对任何一国来说,只是一种潜在的需求。它能否成为一国的有效市场,并不单纯取决于市场本身,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能否以自己的生产能力来达成足以占领这些市场的贸易成交额。由于英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不断地更新产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到18世纪中期,它已在海外市场上牢固地确立起优势地位,并且将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连成一体。这样,英国不仅通过国内市场体系加强了国内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通过海外市场使它的对外经济关系日益超出一般的商业关系,将生产、交换的总进程延伸到海外,通过供求矛盾运动将自身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总而言之,由英国国内外市场体系所反映出来的国内外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西欧其它国家所无法相比的。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建立起比其它任何国家都更为成熟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因而更具有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内在动力和条件。因此,国民经济自我运行机制的形成,无疑是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