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工业革命劳动力的来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认为在以机器大工业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准备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是 “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它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成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对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原始积累全过程的基础。”英国史学界的传统观点也认为,圈地剥夺了小农的土地,把他们抛向城市,从而形成工业革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例如,斯莱特在《英格兰农民与公田的圈围》一书中认为,圈地导致了土地的集中,引起了农民阶级的消失和无地雇工的增加。同时代的人留下了许多关于圈地使小农减少的记录。但是后来,有些人对上述论点提出异议,特别是在现代,反对上述观点的人越来越多。H.L.格雷教授详细考察了牛津郡的记录后得出结论,圈地与自耕农的消失没有必然联系。明格认为,圈地并不是产生无地的无产阶级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农村劳工因圈地陷入贫困而到城市求职的现象并不普遍。有的人更加明确地指出:“轮种制和圈地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严重地限制了农业为其它经济部门提供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长的城市工业劳动力,不是来源于圈地运动驱赶出来的农村劳工,而是来自人口的自然增长。”另外一些人对前述两种观点予以修正,提出了折衷的观点。他们承认农村劳工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但又认为,不是通过圈地赶去的,而是被城市里的高工资吸引去的。事实上,工业革命劳动力的来源涉及到城乡人口的增长情况、农业的发展变革以及工业的发展诸方面,任何简单化的研究都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前述英国史学界的三种观点都有商榷的必要。首先,认为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显然有悖于历史实际。众所周知,直到工业革命前夕,英国人口中仍以农村人口居多。工业革命开始后,城乡人口相对比重发生了变化,至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已大大超过农村人口。与此同时,工业在业人口比重也超过农业在业人口比重。如果说工业劳动力的增长主要来自人口自然增长,那么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必须大大高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然而,根据人口史专家们的研究,在工业化初期,城市人口死亡率普遍比农村高,而出生率又不比农村高。可见,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高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因此,只靠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显然不能保证城市人口比重的显著上升和工业革命的大规模开展。第二,认为农业技术改革和圈地运动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因而农村不可能为城市提供劳动力的说法,同样是不能成立的。农业技术改革和圈地运动确实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但是,农业人口的增长远远低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于工业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大为下降,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增长远低于产量的增长。这些公认的事实说明,农村为城市工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第三,认为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充当工业劳动力是被城市里较高的工资吸引而去的说法是片面的。工厂工人收入高于家庭手工业者的事实是存在的,但工厂主并不是毫无困难就能将他们变成工厂工人。如本章第一节所述,家庭手工业者向工厂工人的转变,既取决农业的变革,也取决于工业的发展。第四,把农村劳动力转变为工厂工人的现象仅仅归因于圈地也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小农的衰落是个复杂的经济淘汰过程。它既与圈地运动有关,又与土地市场有关,还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有关。总之,工业革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不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由农业变革和工业发展所造成的农村过剩人口的转移。否认这一点,实际上否认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的变革,否认了英国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