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革命在英国引起的反响 1789年,法国爆发了革命。这次革命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强烈的震动。
同样,在英国也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之中。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急遽分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激进主义者和保守派的斗争也在不断发展。法国革命使英国国内已存在的矛盾更加激化。一方面,激进主义者从法国大革命中受到很大鼓舞,他们对法国革命予以热烈支持,并更加积极地展开活动,而保守派人士则对法国革命的影响惶惶不安,为了保卫他们的既得利益免受革命浪潮的冲击,他们采取对策,在政治和宗教等问题上更加保守。
当法国革命的消息刚刚传入英国的时候,最初的反应是普遍的欢欣、快慰。除了乔治三世和爱德蒙·伯克等极少数人立刻对法国革命加以谴责外,大多数英国人都对法国所发生的事件抱着积极肯定的态度。虽然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热烈支持,有的感到轻松的快慰,也有的以一种幸灾乐祸的侥幸心情注视他们在欧洲的宿敌——法国的波旁王朝的崩溃。对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法国一向被看作欧洲大陆最强大的专制君主制国家之一,在政治上是和立宪君主制的英国不相容的,在国际关系上是英国在殖民扩张道路上的主要敌人。现在突如其来的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无疑使英国在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商业扩张的道路上,扫除了一个障碍,所以英国大多数人对这次革命既感到震惊,又感到快慰。有的人以为这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的崩溃可能标志着政治民主自由新时代的到来。约翰·卡特赖特宣称:“法国人并不是仅仅为了他们自己的权利,他们是在推进整个人类的普遍自由!”法国革命初期的立宪君主派领导人拉法叶特和米拉波成为英国许多人的崇拜对象。福克斯·斯坦霍普伯爵和贝德福公爵领导下的辉格党反对派对1789年法国发生的事件更抱着欣赏和支持的态度。激进主义者普莱斯欢呼:“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时代啊!我庆幸我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亲眼看到……人权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得到理解。”当大多数英国人对法国革命抱着肯定的态度,而一些保守分子还在观望的时候,有一个人却立刻把心中蕴蓄着的对法国革命的恐惧和对英国国内激进思想的忧虑表露了出来。这就是爱德蒙·伯克在1790年11月发表的《对法国革命的感想》,他把这篇著作作为对英国的警告,以防止英国走上法国革命的道路。
伯克的《对法国革命的感想》,最初是以同法国一个青年朋友通信讨论关于法国革命前景的形式出现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理查德·普莱斯及其他激进主义者要求议会改革的言论的谴责。伯克在攻击法国革命并谴责英国那些主张改革的人士的时候,他的目标主要针对三部分人,首先是对兰斯多恩侯爵周围的一批人,即所谓“包伍德集团”;其次是对伦敦“革命协会”
和“宪法知识协会”的成员;第三,是对那些所谓“新辉格”派人士,这些人把英国在18世纪的使命看成是追求改革和进步,而不是像以前辉格派人士那样认为应该保守持重。伯克宣称,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社会上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是正常现象。由于法国第三等级的无知和嫉妒,起而用暴力去破坏了正常的自然秩序,造成了混乱和无政府状态,这是一种不道德的邪恶的行为。现在英国国内也有人要求改革,如果不批判这些人的言论,那么英国的国家、教会、社会的和谐、正义都要受到破坏,并且这将鼓励穷人去劫掠别人的财富。伦敦“革命协会”和法国国民议会互致问候之举,使伯克更为不满。他认为这“明确地表露了要将法国的事件同英国联系起来的意图,想驱使我们[英国人]去仿效法国国民议会的行为。”他宣称英国的改革派人士和不奉国教的新教徒们把“人权”作为武器,想以废除上院和君主制来将“教会和国家”彻底摧毁,这些人的“冒充的人权”只是在抽象的玄学上才是真实的,而在“道德上和政治上”却是极其虚伪的。伯克的《对法国革命的感想》这本小册子,最初并无多大影响,听信他的人不多。但是随着法国革命的迅速发展,斗争越来越激烈,英国有产阶级人士的畏惧情绪逐日增长起来。与此同时,英国激进主义者的声势也与日俱增,更使那些保守人士惶惶不安,所以就有人渐渐走到伯克方面来,和伯克采取同样的政治立场。在议会中赞成改革的人数在减少,拥护政府的人数却在增加,即使比较温和的改革方案,支持的人也不多。到后来,支持改革的人数大约降低到只有50人左右。乔治三世为首的当权者,对伯克的小册子颇为欣赏。乔治三世要求每个人都应读一读。在一年之内,这本小册子曾一版再版。在法国,反动集团对伯克责骂革命的言论更是大加欢迎。
“革命协会”和“宪法知识协会”
英国社会里的中等阶层和工业资产阶级对法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反映在左翼辉格派人士的言论上和他们所建立的一些团体的活动中。在这批人看来,法国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口号和推翻君主专制的行动,都是值得欢欣庆祝的。而法国革命中越来越多的激烈的行为,则使他们得出了不同于伯克等极端保守派的结论。他们认为,要防止像法国革命那样的暴力和破坏等过激行为,就要进行改革。这批人在1788年11月4日,为纪念1688年“光荣革命”100周年成立了一个“革命协会”。而在此之前于1780年成立的“宪法知识协会”,本来已经趋于萎靡不振,并于1784年后已停止了活动,现在也恢复了生机。
“革命协会”在1788年通过的决议中说:“所有行政的和政治的权威都来源于人民;”“个人发表意见的权利,信仰自由,按照法律程序受审,出版自由和选择自由,应该永远成为神圣的和不可侵犯的。”协会成员认为, 1688年—1689年“光荣革命”的根本原则,实际上比一般人原来所理解的更激进一些;同时他们以美国独立战争为例说明,只要给人民以适当的代表权,内战和无政府状态就不一定会发生;只要按照人民的意志建立政府,就可以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美利坚合众国的例子还说明,政治平等和保卫财产以及一个阶级分化不太剧烈的社会是可以互相调和一致的。在以激进主义的观点去解释“光荣革命”的时候,这个协会的成员宣称,1688年“光荣革命”
的原则并不是妥协,而是人民主权的思想。1789年11月4日,即这个协会成立一周年,普莱斯在协会举行的一次著名的演说中指出,“光荣革命”已经宣布了自由的人具有下列一些最重要的天赋权利:良知即信仰自由的权利;反抗暴政的权利,特别是挑选他们自己的统治者的权利;拒绝执行统治者的错误言行和组织他们自己的政府的权利。不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
将这些权利宣布以后,未能将它们保持住,所以现在是争取这些权利的时候了。对刚刚在法国发生的攻陷巴士底狱的事件,“革命协会”感到高兴。福克斯说,攻占巴士底狱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在1789年11月4日这天的会议上,他们向法国的国民会议表示祝贺。
“宪法知识协会”也积极展开活动。这个协会本来是1780年4月在约翰·卡特赖特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创办者都是一些富有财产的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该协会包括14个议会议员4个郡长、7个医生、14个贵族和骑士。协会的目的是在全国传播关于宪法的知识,以唤起群众要求议会改革的意识。卡特莱特在讲到议会成立的宗旨时说:它要“尽可能提供那些已被毁掉(我国古老宪法)的记录,并在我们的同胞,广大的人民大众的思想中,重新复活他们对失去的权利的了解……从而使他们可以在那由代表而产生并应对他们负责的立法部门中恢复自由和独立。”“宪法知识协会”在英国散发了宪法知识的资料,将这些资料散发到每一个乡村、农庄,甚至茅舍农的简陋住区中。”但由于财政短缺,经费拮据,再加上它将注意力转移到废除奴隶买卖、监狱改革及为不奉国教的新教徒争取公民权等斗争上,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它的成员数目减少。1783年时协会会员最多,后来参加协会会议的人锐减,1784年以后,实际上未再召开。几年以后,在改革和激进思想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它的领导人丹尼尔·亚当斯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会员,其中包括少数下层人民,如补鞋匠、雕刻匠等。协会除了在各地散发它的出版物外,还在英格兰、威尔士进行关于选举制度的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在奥德菲尔德1792年出版的《选区历史》中。此书对当时的选举制度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揭露。协会的另一个主要成员亨利·弗劳德也竭力主张进行选举制度的改革,宣称法国革命发生后的事态发展表明,在英国实行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政府只有对中产阶级让步,才可以防止类似法国那样的过激事件。不过,弗劳德在议会中得不到多数支持。1790年他曾在议会提出过一个改革选举制的议案,虽然这个议案很温和,对保守派作了一些让步,但仍不能平息保守派议员对它的不满。弗劳德只得将议案撤回,未提交表决。
其他一些左翼辉格派人士也抱着类似的政治态度,他们同情法国革命,但是只限于同情而已,不敢把法国革命作为英国应该效法的榜样。相反,他们所以主张在英国进行改革,就是因为要避免使英国走上像法国那样破坏性的革命暴力的道路。
1792年4月,一批左翼辉格派人士如格雷、贝德福公爵等组成了“人民之友社”,发表了一个“告英国人民书”,宣称要避免发生像法国革命那样的悲惨事件,就必须进行温和的改革。它的一个成员指出,当时英国的选举制度有各种弊端:选区既不固定,也不合理,而且贿赂成风,营私舞弊的行为处处都是。在当时英国的行政制度下,君主和上院的权力太大,民主因素太弱,不能维持平衡。在议会选举时,11,095个选民选举出议会中257个议员,而且这1万多个选民实际上是受200个大地主控制的。所以选举制度必须改革。不过,他们所要求的改革,并不打算改变英国现存的宪法,而是在宪法的精神基础上进行调整。他们要求实行政治平等,改革议会选举制度,实行普选权,但是坚决反对改变财产关系,认为财产关系的不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当时成立的许多要求政治改革的组织中,“人民之友社”
是最温和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