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法战争后期的英国和维也纳会

大陆封锁亚眠和约订立之后,英国实际上仍在不断加强自己的力量。1803年,阿丁顿政府为重建英国的海军舰队而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时期,英国军事建设的规模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英国共保留了13万正规军,其中有5万人驻扎在海外,8.1万人留守在英国本土。此外,英国还有5万民兵,并建造了许多要塞。这支庞大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拿破仑可能动用的、渡过英伦海峡进攻英国本土的军力。由于英法的基本矛盾并未消除,双方又都在继续备战,所以亚眠和约未能维持多久。第二年春,英、法之间的战争又起。英国资产阶级觉得只有小皮特才能有魄力去与拿破仑对抗。所以在1804年5月,小皮特又代替阿丁顿成为首相。他匆忙地组织了第三次反法联盟,参加者有英、俄、奥和那不勒斯。

拿破仑则把西班牙和荷兰拉到自己一边,并决定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接攻打英国。为此,他在布洛涅和其他沿海城市集结了大军。一俟天降大雾,即起锚渡海。拿破仑说:“只要有3天大雾,我就将是伦敦、英国议会和英格兰银行的主人。”但反法联盟中的俄国和奥地利的军队仍在大陆上展开广泛的战斗活动。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拿破仑不得不放弃渡海征英的计划,撤掉了布洛涅营,回师东指,去迎击俄国和奥地利的军队。他先击溃了奥军,10月间迫使奥军在乌尔姆要塞投降。在库图佐夫指挥下的俄国军队,不得不赶快撤退到多瑙河彼岸。

1805年11月13日,拿破仑率军进入了维也纳,12月2日,也就是拿破仑加冕一周年,在摩拉维亚的奥斯特里茨村附近发生了一次大战,俄、奥联军遭到彻底失败。至此,第三次反法联盟实际解体了。

对英国来说,拿破仑渡海登陆的危险已被消除,因为1805年10月21日在特拉法加发生了一次大海战,英国名将纳尔逊指挥的舰队彻底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在这次著名的海战中,纳尔逊要求英国舰队上的官兵“人人尽责”。大战结束时,法、西联合舰队只有9艘战舰回港,4398人阵亡,而英国仅阵亡449人。纳尔逊在这次战役中,也受了重伤,并因伤势过重而去世。这次战斗使法国海军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在海上与英国较量。

1806年1月,小皮特去世。这时,拿破仑在大陆上正所向披靡,不断取得胜利。英国统治阶级惶恐不安。为了更有效地同法国进行斗争,英国建立了以格伦维尔为首的托利党和辉格党的联合政府,由福克斯担任外交大臣。

福克斯一向以反对小皮特的政策而著称,他当了外交大臣后,立即派代表到巴黎与拿破仑进行和谈,但拿破仑不相信和谈能取得实质成果。他决定首先给普鲁士以狠狠的打击。为了巩固对德意志西部和一部分中部地区的统治,拿破仑建立了莱茵同盟,参加同盟的包括德意志西部和中部的一些小邦国。1806年7月12日,德意志各国君主根据拿破仑的命令签订了相应的条约,同时还“选举”拿破仑为同盟的保护人,这样存在了大约一千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再存在了。奥地利皇帝不得不接受拿破仑的建议,放弃这个历代奥地利皇帝所享有的、表示其对分裂的德意志各邦的最高权力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与此同时,拿破仑积极准备新战争。9月13日,英国唯一竭力主张同法国议和的外交大臣福克斯去世。在普鲁士,主张同拿破仑作斗争的势力抬了头。拿破仑在准备好之后,于1806年10月8日下令将军队开进普鲁士的盟国萨克森,继而攻入普鲁士。法军长驱直入,于10月27日进入柏林。11月 8日,普鲁士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投降。接着,拿破仑于11月21日在柏林发布了“大陆封锁令”,宣布对不列颠群岛实行封锁,禁止一切与不列颠群岛的贸易和联系。后来连邮政和其他方面与英国的联系都一律禁止。同时拿破仑还下令,逮捕各处的所有英国人,并没收他们的商品和财产。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其目的在于在经济上使英国陷于完全瘫痪状态,最后导致英国经济破产而不得不向法国屈服。他力图把大陆封锁转变为战争武器。实际上,只要拿破仑一天不掌握制海权,他就不能完全封锁英国。

拿破仑没有充分估计到英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活力。他错误地认为,英国的经济主要是建立在信贷和出口之上的,只要断绝了它的海外贸易,这种经济结构就将瓦解,并将引起破产、失业,甚至革命,最终将导致英国屈膝投降。

实际上拿破仑战争期间战事主要在欧洲大陆进行,英国并未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商业上层人士的生活未受到很大影响。针对法国的“大陆封锁令”,英国于1807年1月发布了一些所谓的“内阁法令”,对法国及其盟国的所有港口实行反封锁。“敌人宣称要断绝英国的商业,我们的回答是,除非通过英国,我们的敌人(就其广义而言)的一切商业都将断绝。”法国的大陆封锁和英国的反封锁的实施,对英国的经济固然影响不小,但对法国的经济也是沉重的打击。从1807年起,法国的经济开始萎缩,到1811年2月时,在法国的1700个纺纱厂中,只有300个继续开工。由于大批工厂倒闭,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以农业歉收,粮价高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普鲁士被击溃之后,拿破仑又率军东进,向俄国边界尼门河进发,同时他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提议缔结和约。1807年7月,两个皇帝在梯尔西特尼门河一个木筏上临时盖起来的两个亭子里会晤,缔结了梯尔西特和约。

根据和约,俄国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第四次反法联盟解体。

第四次反法联盟的失败,在英国政府中引起了不满情绪。原来由托利党和辉格党共同组成的联合内阁倒台,改由托利党的波特兰公爵出任首相,外交大臣由年轻而干练的乔治·坎宁担任。坎宁在下院拥有巨大的势力,成了内阁中最强有力的人物。新内阁对法国采取强硬的政策,除了更加严格地对法国及其盟国的港口实行封锁之外,还派了军队到比利牛斯半岛去同法军作战,开始了所谓的“半岛战争”。

比利牛斯半岛战争比利牛斯半岛上的葡萄牙因和英国关系密切,所以当拿破仑宣布“大陆封锁令”后,拒绝参加,而葡萄牙的邻国西班牙却站在拿破仑的一边。于是拿破仑就通过西班牙对葡萄牙施加压力,但葡萄牙仍拒绝屈服。拿破仑即派军经由西班牙去进攻葡萄牙。1807年11月,法军占领了里斯本,然后又占领西班牙北部,进而占领整个西班牙,并将西班牙王室从马德里掳掠而去,使自己的哥哥约瑟夫当了西班牙国王。拿破仑本以为西班牙人在他的武力镇压之下,必然会俯首贴耳,任其宰割,何况西班牙军队不足,常备军总共不过8.6万人,而且没有骑兵,武器落后,数量也很少,所以只派了他的中等才能的将军率领少量军队前往,其中只有1/3是他的精锐部队。但西班牙人民为了反对法国的侵略和奴役,到处组织游击队,英勇奋战,给法国军队以沉重的打击。“游击战”这个名称,就是从这次战争中才出现的。在西班牙文中,所谓“游击战”(guerrilla),意为“小战争”。

1808年,在葡萄牙军的协助下,韦尔斯利将军,即后来的威灵顿公爵,指挥2万英军在葡萄牙登陆,当年8月将法军从葡萄牙赶走。不过,这只是局部的胜利,对整个战争的成败,不能起决定的作用。韦尔斯利将军对由下层人民组成的西班牙游击队抱着轻蔑的态度,不愿去帮助他们。与此同时,在欧洲的另一端比利时,英军也未取得明显的胜利,而拿破仑的势力却不断增长。当时,法兰西帝国的版图,除了法国原来的土地之外,还包括比利时,德意志西部和意大利的彼蒙特、热那亚,瑞士也处于拿破仑的控制之下。拿破仑的3个兄弟分别担任荷兰、那不勒斯、威斯特法利亚王国的统治者。巴伐利亚王国和华沙大公国则是拿破仑帝国驯服的附庸。翻开当时的欧洲地图,可以看到从欧洲北部的汉堡、不来梅、但泽向南直到欧洲南部海滨的爱奥尼亚群岛和亚德里亚海岸,都处于拿破仑的势力范围之内。到1811年时,仅法兰西帝国本土就包括了128个郡和大约4300万人口。面对蒸蒸日上的拿破仑帝国,英国国内有些人不免忧心忡忡。

英军在反法斗争中的迟疑不决,引起英国国内一部分人士的不满。在英国政府内也发生了分歧。外交大臣坎宁不满陆军大臣卡斯尔雷优柔寡断的态度,结果内阁辞职,由托利党人帕西瓦尔组成新内阁。

拿破仑为了准备进攻俄国,在1811年把派往西班牙的一部分军队抽调出来。这时,英军在西班牙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1812年8月12日,英军与西班牙人组成的队伍进入了马德里,法军虽然反攻,但未能得逞,不得不撤退到葡萄牙。

1812年拿破仑在俄国的惨重失败,使他的整个战争计划受到重大挫折。

整个欧洲的形势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英军趁机巩固自己在西班牙的地位。

1813年把法军赶出西班牙,并帮助西班牙的保守势力在那里恢复封建秩序。

英美战争英国同拿破仑的斗争也影响了它同美国的关系。因为1806年拿破仑在柏林宣布“大陆封锁令”后,英国也对法国实行了反封锁。这时,英国的商品无法进入欧洲其他国家的市场,就大量向美洲出口。但美国所生产的商品却因为受到法、英封锁和反封锁政策的影响而无法运往欧洲各国,特别是英国利用它强大的海军,严格搜查一切与法国及其盟国进行贸易的船只,并且封锁了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包括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港。由于拿破仑已在 1803年把路易斯安那卖给了美国,所以美国对英国这一举动非常不满。1807年6月,英国军舰“豹子”号欲对一艘美国巡洋舰“切萨皮克”号进行搜查,遭到拒绝,英舰竟对之开火,使美国人更为愤慨。为了对英、法进行报复,并对他们施加压力,以迫使他们改变对美国贸易的政策,美国政府也在1807年12月公布禁运法案,禁止同任何交战国进行贸易。然而这影响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引起美国资产阶级的不满。于是美国政府又决定,英、法两国中任何一国如果废除对美国贸易的限制,那么美国就一方面同它贸易,另一方面则停止同它的敌国的贸易。法国政府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宣布废除对美国贸易的一切限制。接着美国在1811年宣布停止同英国和英国的所有领地的贸易往来。这一措施大大影响了英国的出口贸易,使之在一年中下降了1/3。

英国鉴于情况严重,准备采取措施,改变原来限制美国贸易的政策。但恰好这时,首相帕西瓦尔去世,由于忙于组织新政府,问题被拖延了下来。

等利物浦伯爵领导的新政府于1812年6月26日宣布废除对美贸易的一切限制时,为时已晚,因为美国已于6月18日向英国宣战。美国统治集团所以向英国宣战,除了受到贸易限制的原因外,还想趁英法激烈斗争之际夺取加拿大。从表面上看,美国向英国宣战是因为英国人从美国的船上抓走了英籍水手并强迫他们服劳役;英国对美国实行贸易封锁;英国禁止美国人同法国控制的港口进行贸易等。但历史学者在研究了有关资料后指出,美国所以向英国宣战,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海上贸易,因为东部沿海新英格兰地方的美国人虽然最关心海外贸易,但他们竭力主张和平,反对同英国交战。相反,坚决主张进行战争的是美国西部的一些有势力的集团。这些集团在西进运动中抢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和林地。他们对邻近的英属加拿大的大片土地垂涎欲滴。他们编造一种说法,即印第安人对他们的抵抗,是靠了加拿大人在背后支持,所以必须击败英属加拿大人,把加拿大人的广大土地从大英帝国的统治下夺取过来。这派人是美国政治上的“鹰派”,是他们鼓动了对英国的战争。同时,独立战争以来,美国立国的指导思想和法国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都是植根于“人权宣言”所宣布的主权在民的原则,自然对法国抱有同情心。

虽然美国在反法战争时期并未与法国结成同盟,但美国人民中却普遍抱着亲法仇英的态度。1812至1814年的英美战争,事实上是美国和法国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即英国。英美战争开始后,英军虽然在1813年曾一度失利,并在海上战斗中受到一些挫折,但在整个战争进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1814年8月,英军占领了美国首都华盛顿,把华盛顿的一些建筑物付之一炬。由于美国人民奋起反抗,誓死保卫这个新获独立的国家,才阻止了英军夺取巴尔的摩和纽约的企图。1814年12月,双方在佛兰德尔的根特签订和约,战争结束。双方同意恢复战前状态。美国通过这次战争,进一步巩固了刚获得不久的独立地位,英国则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同拿破仑法国进行斗争。

维也纳会议中的英国拿破仑1812年在俄国失败后,欧洲各国反拿破仑的气氛又高涨起来。

1813年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参加的有英、俄、普鲁士、奥地利、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反法联盟各国的军队在莱比锡与拿破仑的军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民族之战”,结果拿破仑遭到失败。

1814年初,联军攻入法国。1814年3月31日,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首的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下诏退位。盟国把他遣送到意大利近旁的厄尔巴小岛,让他作这个小岛的全权统治者,并保持皇帝称号。

但反法同盟各国对法国以后应建立什么样制度的问题意见不一。英国认为恢复原来正统的波旁王朝是防止拿破仑东山再起的最好办法,这一意见得到俄国沙皇的赞同。1814年5月3日,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在钟声和礼炮声中回到了巴黎。

1814年10月,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举行会议,讨论战后问题。会上围绕着波兰问题和萨克逊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原想拉拢各战胜国建立一个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的同盟,但由于各国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而未果。经过一段周旋之后,卡斯尔雷觉得“俄国可能会通过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建立起它在各个方面和每个问题上的优势地位。”这是英国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卡斯尔雷就转过头来拉拢法国和奥地利反对俄国和普鲁士。1815年1月3日,英国与法、奥缔结了反对俄国和普鲁士的秘密条约。

拿破仑利用英、俄等国的矛盾,于1815年2月26日偷偷离开厄尔巴岛,在法国南部登陆。一路未遇任何抵抗,于3月20日抵达巴黎,又当了大约 100天的皇帝,即所谓拿破仑的“百日”。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各国代表闻讯,不得不赶快达成协议,并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联军在英国的威灵顿指挥下,于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彻底击败了拿破仑的军队。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下诏退位,被流放到了大西洋上遥远的圣赫勒那岛。1821年,拿破仑在那里去世。

在长达20余年的战争中,欧洲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的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死亡人数达100万人。但有些人并没有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以致以后继续发生更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拿破仑,还在一些人编造的“神话”中被吹捧为“英雄”、“天才”。难怪有的史学家把这些人比作是被逼迫去建造金字塔的奴隶,反而去歌颂强迫他们从事奴隶劳动的帝王;被凌辱的青楼妇女,反而去赞美那些鞭打、折磨她们的人。滑铁卢战役前几天,即6月9日,维也纳会议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最后文件”,包括121条条款和17条附款。根据这个文件,英国得到了非洲南部的开普敦、亚洲的锡兰岛、西印度的特立尼达。另外,英国保持了对马耳他岛的占领权,还夺取了塞舌耳群岛和马达加斯加海岸边的毛里求斯岛,并从丹麦手中夺取了北海的重要据点赫尔戈兰岛(这个岛后来在1890年时归还法国)。爱奥尼亚群岛也置于英国保护之下(1863年后成为希腊的领土)。

英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得到的许多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重要地区,使它进一步确立了在世界上作为第一号殖民强国的地位。这样,自17世纪末以来同法国争夺殖民地的长期斗争,就以英国的胜利而结束了。以后英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作用不断加强。而欧洲其他国家除了俄国由于它的落后而相对稳定之外,法国经过革命和战争的长期动荡已精疲力竭,德意志和意大利仍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中。相比之下,英国政治比较安定,经济蒸蒸日上,在国际上地位更加突出。

维也纳会议之后,俄、奥、普三国君主于同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了建立“神圣同盟”的条约,目的在于保证已划定的国家疆界的不可改变性,并协同一致地镇压在各国可能发生的反封建的革命民主运动。三国君主签约后,又邀请其他国家相继参加。英国虽然由于立宪制度的制约未正式参加同盟,但英国政府表示,它完全同意同盟的基本原则。但是经过法国革命爆发以来20多年的地动山摇的大震动之后,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的旧制度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了。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俄国和土耳其以西、斯堪的那维亚以南的任何欧洲大陆国家,都未能摆脱法国革命和战争的影响。20年代以后,包括沙皇俄国在内的欧洲许多地区,重新燃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烽火。在英国,民主、改革的潮流也以新的力量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