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群鸦_梵高作品赏析
通常的解释是,这幅画是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种途径,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画家写道,他曾在三幅画里画过瓦兹河畔奥维尔大片的麦田与多事之秋的天空。很常见的错误认为,这是梵高的最后一幅画,甚至说,他在绘制该画时饮弹自杀。其原因是在《情欲终身》这部影片中是这么描写的。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个观点,胡尔斯克博士的梵高年表中,有七幅画晚于该画。当然,梵高的确是自杀,是在画这幅画的同一个月里。人们普遍认为,他1890年7月27日的晚上去田野散步,用左轮手枪朝自己开枪后回家。他躺在床上两天后死去,当时他的弟弟提奥在他的身边。
这幅画运用了大量的短线条,并主要用了蓝、黄、红、绿四种颜色来描绘景物。用深蓝色和黑色来表现天空,与一群从远处飞来的乌鸦相衬,给人压抑的感觉,并有不祥之兆。天空下麦田的黄色与蓝色形成对比,田间的小路也以红色与绿色形成对比,有强烈的矛盾冲突的感觉。大量短线条表现出了躁乱激烈的内心。作者在这幅作品中倾注了大量感情,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了自己挣扎的内心世界。
『这幅画充满着恐怖、不祥的感觉,梵高似乎已经超越了灵魂上的生死境界,置身于异世界的试炼,并试图将此世界置于笔下。其信写道:"我的生活,从根基上被破坏,我的脚只能颠跛着走。"这正说明当时他画下这幅悲惨的画的心境。"我担心,我是否变成你们沉重负担……那时候——回到这里再开始工作——画笔几乎从手中滑落下来……可是,从那时起我画了三张大的作品。"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习扑过来……。』
在瓦兹河上奥维尔周围的乡下,农田一望无边,起伏不平,每逢收获时节,便诱来大群乌鸦。这片农田迷住了梵高,他的精神状况尽管日益恶化,可是他仍然奋不顾身地工作,描绘宽旷的田野景色。
他已不再是那个勤奋的艺术家,精心描摹草堆、茅草屋、树木,精心刻画前景至地平线的每个细节。在梵高的作品中造型已十分简化,画面上只流动着色彩和韵律。
似乎是要突出表现奥维尔得天独厚的富饶的自然条件,这些横长形画面上的构图一般都是侧边敞开并且延伸的余地。除了多比尼家花园那个隐蔽处,其他作品的的场景基本上都没有围栏之类的东西。田野是自然的存在——它们不属于任何人,大地看起来广袤无垠。
本幅画的构图由三条岔路展开宽广的麦田。画中几乎没有中心视点,而分散的乌鸦,使画面更显辽阔。梵高使用三原色和绿色来呈现单纯而简明的意象。他试图表达所谓的"悲伤与极度的寂寞",所以这幅画被视为梵高自杀的预告。
梵高在绘制风格奔放的作品时,不再使用画笔设色,而是用刮刀上色,从而使形象更加粗犷,奔放不驯。这里,他的刮刀横扫画布,绘出乌云翻卷的天空和一任狂风撼动的麦田,看上去就像一块发红的疮疤,急促而苍劲的黑色线条,画出在波浪起伏的麦田上低掠而过的乌鸦。
这幅作品充满了剧烈的运动。麦田里空旷无物,三条小路穿越在颠簸中的麦田,最后没入地平线,消失画外。天空中,两片乌云翻卷涌动,似乎在暴风雨的到来。一群乌鸦低掠着斜飞过画面,仓皇逃离这骚动不安的土地。空无一人的田野骚动不安,天地之间,如同旋风骤起,波浪汹涌。画面上没有一丝安宁,确切地表露了他的精神状态。梵高完成这幅作品后,感到的只是疲倦和极度空虚。绝望吞噬了他。数星期后,他走进他描绘的这片麦田,开枪打伤了自己,虽然没有立即死去,但他受了致使重创。他挣扎着回到住所,两天后,告别了人世。
"不安的天空下面大片延伸的麦田,我不需要故意表达器量与极端孤独的心情。我希望你能马上看到这些画——我认为这些画会把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话告诉你,把我在乡下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告诉你。"(梵高)
"在观者面前是一片不平静的景象,无垠的地平线使人疑惑,面前三条路的任何一条都无法到达地平线,三条路隐没在画中或通向画外。梵高的无常在此体现为运动的无常和方向的无常"。
《麦田群鸦》是梵高临死前的几幅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乡下麦田的情景。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也许这幅画是作者在极力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压抑,就如画面上的麦田别乌鸦压住的感觉,金黄色的麦田表现出勃勃的生机,亦如作者内心生的欲望。看到这幅画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达着一种思想,也在宣泄着这种悲剧的情感。
如果冷静观看梵高的绘画,我们会发现,或许我们过分夸张了梵高激情的一面。我们承认梵高非常富于激情,但是还应该看到,这位天才同样有着非常理性的一面。尽管或者说这种理性极其短暂而且不那么稳定。
这幅绘画是梵高于1890年画的。这幅绘画有着梵高一贯的特色,强烈的色彩对比,线条造型的手法等。但是,这位天才在色彩上的处理极为理性:画面中心处是黄色的麦田与红色的土地的对比,而绿色的加入增强了这种对比从而构成画面的中心;对于天空的处理也是非常讲究,近乎黑色的天空暗示了近处,加了白色的湖蓝色则表达了远处的天空,如我们注意一下其色彩变化以及天空和地平线的边缘线的交代的话,我们会发现画家是很用心的;再让我们关注一下天空上两块白云的处理,看似随意的两块白色,其大小不一,明度不一,其原因明显是因为一块处于近处和画面中心,另一块则是远处之故;同时,添加这两块白色,不仅使画面平增了许多生动,也减弱了由于过分利用对比色带来的冲突,使画面趋向和谐;另外,画面中乌鸦的处理,群鸦连结了上下画面,如我们了解一点构成原理的话,我们知道在两块颜色中加入相同色彩是取得和谐的一种方式。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梵高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笔触。描绘天空的笔触是从左上向右下,而土地上的笔触则是从左下向右上,二者从横向看都是从左向右,这保证了画面的统一,而从上下看则是相反,这是为了形成画面的中心;而在前景中,左下的绿色植物是从左上向右下行与天空笔触方向一致的,而当其走到底部时,其笔触转而向上,看到这里我们会明白,左边的笔触与下部土地总的方向的不一致,实质是为了在形状上与中心形成对比,可谓煞费苦心。或许有人会说,梵高在此画中对中部土地的笔触十分不讲究,因为中间的笔触细小且琐碎,而前景笔触却长而整体。实际上,我们只要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是画家刻意为之。因为这幅绘画的中心就在画布中心,梵高本来的意图就是让我们注意远处,所以,他利用中间细小的笔触再一次强调了画面中心;如我们注意一下画面中乌鸦飞行的方向与画面中心的小路消失的方向,就会更加明白,艺术家在画这张画时是在一种理性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样的麦田,不一样的心境《麦田云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