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在这几年里,马克·吐温在轮船上的工作十分繁忙,他几乎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所喜爱的领航员这门职业中,很少动笔写作。欧利恩·克里曼斯几次来信约稿,希望马克·吐温继续为他主编的报刊写些通讯之类的文章,马克·吐温都没有答应。 不过,他还是发表了一些幽默作品,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嘲讽塞勒斯的一篇小品文。 塞勒斯船长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年高德劭,才智超群。他年近 70岁,仍然红光满面,头发乌黑。早在1811年,当第一艘轮船在密西西比河上行驶时,他就当上了领航员,不愧为领航员们的老前辈。 年轻的领航员们在塞勒斯面前毕恭毕敬,但背地里却冷嘲热讽,认为这老头子倚老卖老,总喜欢教训他们。 其实,当时塞勒斯经常在报刊上发表知识性的短文,介绍密西西比河的改革和现状,包括他凭多年经验积累的水文气象资料。他在这些文章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的领航员要勤学好问,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而导致灾祸发生。 1859年5月7日,在《新奥尔良三角洲》杂志上,刊载了塞勒斯写的一篇文章,他郑重其事地预测,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在“明年6月1日以前”肯定会超过181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年轻的领航员们看了这篇文章后,不以为然,认为塞勒斯过于自信,甚至有些狂妄,他们流露出对老船长的反感情绪。 马克·吐温受到年轻的同行们的影响,他模仿塞勒斯的笔调,写了一篇讽刺小品。 马克·吐温写道,“为了新奥尔良全体公民的利益,我发表如下看法,“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将大涨特涨,到了一月份,史无前例的洪水将淹没全城的所有房屋”,接着,马克·吐温笔锋一转,以老领航员塞勒斯的口吻,介绍18世纪中期的所谓他的亲身经历,当然都是无稽之谈,但增加了这篇小品文的讽刺程度和幽默色彩。 马克·吐温把自己的这篇讽刺小品给年轻的领航员们看后,大家笑得前俯后仰,非常赞赏,便把它发表在《新奥尔良三角洲》杂志上。 过了十多年后,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一书里写道, “马克·吐温”这个笔名最先是塞勒斯使用的,到1863年这位老船长去世后,马克·吐温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也没有“征得塞勒斯的遗骸的同意”,就冒昧地沿用了老船长的这一笔名。 “马克·吐温”就是英文的“测标2寻”(Mark Twain)的意思。 这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们通常使用的行话。当测水员报告“测标2寻” 时,表示“水深12英尺”,那时最大型的轮船都可以安全通过。马克·吐温担任领航员,站在驾驶室里无数次听到过测量水位的这个专业术语。 不过,到了20世纪50年代,研究马克·吐温的美国文学专家学者,认真细致地查阅了新奥尔良历年的所有报刊杂志,都没有发现塞勒斯曾经使用过“马克·吐温”这一笔名。 据有些史料记载,老船长塞勒斯在世时经常自称为“法托姆” (Fathom),意思是“寻”。也许过了若干年后,当时“法托姆”这个名字,就在马克·吐温的印象中变成了“测标2寻”,于是他就误记为 “马克·吐温”是塞勒斯的笔名。 在研究马克·吐温的一些论著里,还提及到塞勒斯当时看到了模仿他的笔调写的这篇讽刺小品后,感到伤心,他从此没有写过文章,也没有使用过“马克·吐温”这个笔名。 看来,关于马克·吐温这位伟大的美国作家的笔名的考证,至今尚未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据说,当年马克·吐温在发表了这篇讽刺小品后,不久就对值得尊敬的领航员老前辈塞勒斯表示内疚,他没有料想到自己的即兴之作如此深深地刺痛了老船长的心。后来,他在自己的两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和《一个美国野心家》里,都把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取名为塞勒斯。 |
灵感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