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呢? 这部长篇小说的开头好像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篇。心地善良、悲天悯人的道格拉斯寡妇过于讲究规矩,并要哈克读书识字,这真叫哈克受不了,他感到在她家里实在呆不住。不知疲倦的汤姆着手拟订新的冒险计划。 在这本书的开头几章里,我们不难看出,作家那种惯有的善意的幽默和轻松的嘲讽,完全跟《汤姆·索亚历险记》里一样。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滑稽可笑地模拟冒险小说的笔调,并且运用对比手法,赞颂清醒的理智,揭露鞭挞枯燥乏味的伪君子的宗教偏见。 马克·吐温在谈到塑造汤姆的形象时,强调指出,汤姆的幻想主要来自于书本知识,这些话是颇有深意的。汤姆想象中的那些胆大妄为、凶残成性的强盗,跟周围的现实生活毫无联系,汤姆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他不假思索地就把在树林里游玩的孩子们想象成阿拉伯人的商队,还责备哈克不懂得书本上写的强盗们打仗时的有关规矩。 可是,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汤姆只是在开头几章里出现,全书的主人公是哈克。哈克精力充沛,活泼机灵,意志坚强,他的感情丰富深沉,哈克的理想正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种反映。他渴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束缚,不受折磨,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 小说的第五章叙述哈克的父亲回到镇上时的情景,周围的一切都笼罩着冷漠、愁闷的阴影。 主人公哈克见到父亲时的场面,没有丝毫强加的所谓浪漫色彩。老费恩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大发酒疯,跟这样一位父亲呆在一起,哈克时刻担惊受怕,深感苦恼。这个老醉鬼不仅是动辄殴打儿子,而且对黑人也极端仇视。 哈克像成年人那样深谋远虑,当机立断,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他终于逃跑出来,他跟黑奴吉姆弄到一只小划子,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游。可是到了夜晚,他俩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地乘坐小划子漂流过了俄亥俄河口,来到了南方棉花种植庄园,这是美国最残忍的蓄奴制地区。 马克·吐温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在美国宣布解放黑奴已经过了20年,可是,黑人在南方和其他有些地区仍然处于供人驱使、受剥削和受屈辱的“半奴隶”地位。马克·吐温对此深有感触,在这本书里反映黑奴生活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家的愤慨。 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里没有用大量篇幅描写黑奴们遭受的残酷迫害,不过,我们还是不时地读到这方面的叙述。作家主要是刻画黑奴纯洁美好的心灵,揭示他们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衬托出蓄奴制度的残酷性。 吉姆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吉姆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物,当哈克采取白人中间习以为常的方式,“欺骗愚弄老吉姆”时,吉姆受到的欺负使人格外同情。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马克·吐温没有直接发表任何议论,都是通过哈克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的,因为他既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又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 在书中哈克的内心世界被描写得相当丰富。他机智勇敢,比汤姆年长几岁,但显得老练,相形之下汤姆毕竟只是个小孩子。如果说,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身上体现了马克·吐温童年时代的某些性格特征,那么,哈克的原型就是汉尼巴尔镇上作家小时候的好伙伴流浪儿汤姆·堡兰肯希波。有趣的是他比马克·吐温也是年长四五岁。 显而易见,反映南北战争前的美国社会生活的这部长篇小说的批判倾向是十分鲜明的,马克·吐温正是通过对哈克、吉姆等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他对19世纪末期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 |
勇于开拓乐于助人 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可爱的哈克和吉姆 声援美国工人群众运动 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母亲去世 侨居欧洲和宣告破产 继续在国外漂泊 19世纪美国社会的缩影 |
灵感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