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一边过着高加索丰富多彩、充满危险和奇遇的战斗生活,一边紧张地探索着施展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活力的场所。
他终于决定写小说了。
1851年11月12日,托尔斯泰在给塔季扬娜表姑的信里报告了他开始写作的情况。他说:“亲爱的姑妈,您有一次建议我写小说,还记得吗?告诉您,我接受您的劝告了。我过去信里对您提到过我所做的那件事,就是写作。我还不知道写的东西是否会问世,但我在从事的这件工作已经和我结下不解之缘,欲罢不能了。”
早在1851年1月18日他就萌生了写《童年》的念头。他在这天的日记里写道:“写我的童年故事。”
1851年夏他着手写。这时他的想法已具有小说的明确艺术轮廓,书名叫做《发展的四个时期》。1851年末,第一稿写到主人公的少年时期。
这时托尔斯泰决定小说分成三部。第一部就叫做《童年》。誊写手稿的工作把他累得疲惫不堪,他亲手抄了三遍,最后让一个誊写员誊清。
1852年7月3日,托尔斯泰把《童年》寄给了《现代人》杂志。署名是他的名字和父称的缩写:列·尼。他在给杂志主编涅克拉索夫的信里说:“我怀着焦急的心情等着您的评判,这一评判也许将鼓励我继续做我心爱的工作,也许将使我把已经写好的东西付之一炬。”
同年8月29日,托尔斯泰收到了涅克拉索夫的回信。回信通知他《童年》已被采用,并说:“我不知道续篇的情况,所以不敢武断,但我觉得作者是有才气的……请将续篇寄来。您的小说和才气都使我颇感兴趣。”
同年9月30日,托尔斯泰收到了涅克拉索夫第二封来信:“尊稿已经发排,将刊登在《现代人》第九期上。我仔细读了校样(而不是字迹不清的手稿),觉得这部小说要比我第一次读时好得多。我可以肯定作者是有才气的。我认为对您这样一个初学写作者来说,深信这一点,目前比什么都重要。”
不言而喻,这两封信使托尔斯泰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坚定了继续从事写作的信心和决心。他接着写出了《一个地主的早晨》、《袭击》和 《一个台球记分员札记》。
但美中不足的是,作品发表了,却不见寄稿费来——托尔斯泰由于生活放纵、赌博常输,手头总是缺钱。他在日记里写道:“只见赞扬,不见钱来。”涅克拉索夫10月30日来信解释,说照杂志规定,第一篇作品是不给稿费的,但以后所有作品若被杂志采用,则将按最高标准支付,即一印张三十银卢布。
《童年》发表后,在彼得堡文坛引起很大轰动。
《现代人》杂志编辑、作家巴纳耶夫在熟人中间到处朗诵《童年》片断。据屠格涅夫说,巴纳耶夫的熟人,即使在涅瓦大街上遇到他也要躲开,怕他在大街上就朗诵起《童年》来。
屠格涅夫自己也向邻居、托尔斯泰的妹妹玛丽亚推荐这篇作品(当时他并不知道作者是玛丽亚的哥哥),而且还写信给涅克拉索夫说:“这是一个大有希望的天才,请写信给他,敦促他写作。请告诉他,要是写作能引起他的兴趣的话,我向他表示祝贺,并向他表示敬意和欢迎。”
很多杂志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加以赞扬。《祖国纪事》杂志有一篇文章说:“如果这是尼·列先生的第一篇作品的话,那不能不祝贺俄罗斯文坛出现了一位新的杰出天才。”
从以往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我们至少可以指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他不甘心随波逐流,尽管周围环境使他沾染上许多恶习如赌博等,但他不断剖析自己,不断要从这污泥浊水中挣脱出来,不断追求道德的完美,总想做一番事业。他在1852年3月29日日记里写道:“平庸的生活使我痛苦……但是我毕竟还能藐视自己和唾弃自己的生活。在我身上有一种力量使我确信我来到人世并不是要做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我渴求的是能对人们的幸福和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他在这之前已阅读了大量哲学书籍和文学作品,托尔斯泰自己把1842—1848年即从十四岁到二十岁之间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的书编了一个目录,我们从这个目录里也不难看出他读书的情况。
书名印象深刻程圣经·马太福音极深刻斯特恩:《感伤旅行》很深刻卢梭:《忏侮录》极深刻 《爱弥儿》极深刻 《新爱洛绮思》很深刻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很深刻席勒:《强盗》很深刻果戈理:《外套》深刻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深刻 《涅瓦大街》深刻 《地鬼》极深刻 《死魂灵》很深刻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很深刻德鲁日宁:《波连卡·萨克斯》很深刻格里戈罗维奇:《苦命人安东》很深刻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极深刻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塔曼》很深刻普雷斯科特:《墨西哥征服史》深刻第三,他对作家使命和写作方法也做了充分思考。这我们从他的日记里不难看出。如他在一篇日记里说:“我这时躺在营帐外面。多么美丽的夜晚哪!月亮刚刚从山冈后面爬上来,照耀着两片薄薄的浮云;一只蟋蟀在我身后不停地悲鸣;远处群蛙鼓噪,村外时而传来鞑靼人的叫喊,时而传来狗吠,接着又万籁俱寂,只有那蟋蟀在悲鸣。一片轻盈透明的浮云掠过点点繁星。我寻思:去吧,去执笔把眼前的一切写出来。
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一切写出来呢?走到滴满墨水点的桌子前边坐定,拿过发灰的纸和墨水,铺纸蘸笔,在纸上写出字母。字母组成词,词联成句子。难道这能表达感情吗?能否用某种方式把自己对大自然的观感告诉别人也让他如同身临其境呢?光描写还不够。为什么诗歌与散文、幸运与不幸那么紧密相联呢?怎么办?是否应当努力将诗歌同散文结合在一起,或是只欣赏前者,随后再听任后者的支配而生活下去呢?
“在幻想中,有比幻想更美妙的方面。完满的幸福乃是两者的结合。”
“我觉得要描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只能描绘出他给我的印象。谈到某个人,通常说这人古怪、善良、聪明、愚蠢、通情达理,等等。这类字眼丝毫不能说明什么,说话的人却想以此描绘该人,结果常常使人不知所云。”
“一切作品,要想成为出色的作品,正如果戈理在其最后一篇小说里所说的(‘它是从我内心深处唱出来的’),它理应是作者的心声……”
这里特别应当指出,他长期养成的在日记里严格剖析自己的习惯对他在小说里深入刻画人物心理是有无法估量的作用的。伟大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谈到托尔斯泰时曾说过:“谁没有在自己身上研究过人,谁就永远不能深刻地了解人……假如我们说自我观察一定异常有效地磨砺了他的一般观察力,教会了他用洞察一切的眼力看人的话,那我们是不会错的。”
1853年7月20日,托尔斯泰在给二哥谢尔盖的信里说他已呈请退伍了。
他要离开军队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他在军队里不得意。他作战勇敢,但却没有得到格奥尔吉十字勋章。有两次是因为所有证件忘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耽误了。
有一次,他让给了一个老兵,还有一次因为没有执行放哨任务被罚禁闭,上司不同意发给他。应该提升为军官也没有提升。
另一个原因是受到创作成功的鼓舞,想要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从事文学创作。他也想念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了。
然而1853年6月,俄国出兵占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跟土耳其的战争一触即发。托尔斯泰的退伍申请因此未获批准。他便怀着爱国热情申请转到多瑙河的部队去了。
|
灵感记: |